



漫山紅葉開,藥香撲鼻來。清幽的草藥味順著山風,縈繞在遠方來客的身旁,提神醒腦。
連日來,在河南嵩縣德亭鎮龍王廟村里仁花海,黃澄澄的柿子、紅彤彤的山茱萸、金燦燦的野菊花、火辣辣的紅辣椒、綠油油的綠豆、黑油油的九制黃精、白亮亮的秀珍菇……它們或盛在笸籮里,或掛在樹枝下、竹竿頭,或堆放在土坡上。中草藥、山貨、秋糧等,排隊“曬秋”,接受陽光的檢閱、山風的洗禮。
“曬秋”是當地農民的傳統習慣,如今這個景象搭乘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高鐵”,成為鄉村游獨特一景。
游客徜徉在山間美景中,女中音穿透至耳蝸深處。“好暖,守護綠色空間,周末放松無極限,這里擁抱自然……”洛陽嵩縣原創歌曲《愛從湖城來》飄蕩在山谷,洛陽市文學藝術研究會舉辦的第三屆嵩洛紅葉詩歌朗誦音樂會正在黃櫨樹下舉行。
如果說山間的“曬秋”和表演能滿足游客的感官體驗,那么農家飯店或民宿準備的“藥食同源”山珍宴,將會滋潤胃和心靈。
里仁jXag/U85zIfQE6GsH06yrA==花海所在的德亭鎮因柴胡中“總皂苷”豐富而聞名遐邇。進門,先來一杯柴胡疏肝茶,驅散體表的寒意;接著紅參、山茱萸、甘草、枸杞等中藥材熬制的補中益氣湯讓游客精神飽滿;再盛上一碗丹參燉土雞湯,溫暖失落的胃;最后,夾上一塊黃精烤牛肉,腦門冒汗,心中激蕩油然而生。“鹿茸菇、羊肚菌、草雞蛋、野韭菜,配上這里的草藥和牛羊肉,不僅美味,還養生,回味無窮。”來自洛陽市區的游客李先生說。
食客們連連稱贊飯店老板“藥食同源”的妙手烹飪,而老板娘則笑而不語。其實,這些道地食材的創意做法,已在前幾日舉行的第二屆洛陽“嵩州藥膳宴”大賽上亮相,被敏銳的村民們瞬間“偷師”。
嵩縣素有“天然藥庫”之稱。在這里,烹飪“藥食同源”食材的傳統古已有之,民間源遠流長,唐代孟詵更在此撰寫《食療本草》。目前,嵩縣已查明本土生長藥材多達1310種,中藥材種植面積70萬畝。
據了解,中國藥食同源(中原藥谷)產業創新大會也將在10月25日舉行,一系列“利好”因素疊加,有力助推相關產業在嵩縣的發展。
“我們要把中藥的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通過創新的產品和符合消費者定位的服務,轉化為‘風口’產業發展的動力,促進醫藥、健康、文旅等產業興旺發展,讓百姓的‘口袋’鼓起來?!?嵩縣縣委書記辛俊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