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城鎮圖美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東南部,共有6個村民小組,255戶1179人,全村山地面積4321畝,耕地面積700畝,主要產業有大棚蔬菜種植、水產養殖及高優水果種植。
近年來,全村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繪就了圖美村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生動畫卷,讓這座具有濃厚閩南文化氣息的鄉村,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繪生態宜居圖,盡顯環境美
圖美村自然風光優美、資源豐富,一村一水伴群山,九龍江支流黃井溪懷抱村落,不僅成為天然的自然景觀,還為農業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近兩年,圖美村積極引入“好厝邊”生態農業理念,鼓勵當地種植大戶或在外的經濟能人將傳統蔬菜種植轉型為無公害生態種植,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有效利用生態優勢形成了有機產業鏈條。
此外,圖美村以黃井溪流域和村內2處景觀塘的生態水系保護開發為主線,投入136萬元建設盤山湖生態公園,修建生態步道、涼亭、健身設施等,打造周邊群眾休閑鍛煉的好去處。還以PPP污水處理工程為依托,新建1個污水處理站,建立污水管網,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探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模式,健全衛生保潔長效體系,集中收集轉運生活垃圾,實現垃圾日產日清,大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持續進行村莊清潔、房屋立面整治、村貌整體綠化等,目前污水、垃圾有效處理率達100%。村居環境整治的“新熱潮”繪就了一幅生態宜居的環境美圖。
謀產業興旺圖,力促經濟美
圖美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謀劃“1+N”產業發展布局,以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依托,大力發展黑水虻養殖、大棚蔬菜、淡水養殖等特色產業項目,近年來逐漸形成生態循環輻射帶動、農旅結合的產業態勢。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20年的1.2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2.5萬元,產業興旺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通過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采摘園等模式,圖美村形成產業發展機制,培育綠色有機蔬菜。一位村民表示:“村里有了農業專業合作社,我們家庭農場種植的蔬菜品GAaZB7RP+Kqiorkz2gw3LIkJIpNY6IbBDkoUJ/h7nBo=質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今年,我準備擴大種植規模,繼續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種植業。”
通過加強土地流轉制度,圖美村對現有分散的700畝可耕作土地進行整合,對農產品種植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形成連片開發,種植高優蔬菜,建成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并依托特色小吃“圖美熏鴨面”地標產品的品牌優勢,借力使力,擴影響、幫傳播、增效益。
圖美村還扶持村內大學生回鄉創業,創立了南靖縣圖美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出產的豬肉、肉干、肉丸、肉醬等產品利用網上直播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促進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目前,該eRfbsT6PP8/8Y0kQA1LWGs7uQa+R2NpguTaKG4vTQYY=公司吸納務工村民40人以上,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此外,圖美村引入了全國最大的黑水虻工廠化養殖基地,以“種養加”模式打造了“一心五區”發展模式,以黑水虻養殖為核心,包括淡水養殖區、肉雞養殖區、蛋雞養殖區、鵪鶉養殖區和休閑農業體驗區,可實現固體糞污資源化利用,驅動高質量發展,預計年產值680萬元,年利潤300萬元。
揚鄉風文明圖,彰顯人文美
圖美村是一個明清時期便基本發展成型的百年村落,村內閩南建筑風格的古厝眾多,民風淳樸,崇尚教育。潁川陳氏作為該村的主要姓氏族群,明清時期出過總兵和武舉人各一人,現代以來本科以上大學生120多人,具有百年傳承的優良家風傳統。
為發揚圖美百年家風,該村立足宗祠文化,投入26萬元建設了獨具圖美特色的家風家訓館和文化長廊。將克勤克儉等192字家訓、事親必孝等196字家風、愛國愛家愛家鄉等154 字“新時代民風民約”等作為家族文化內涵,還配套建設了文化廣場、民俗文化館、農家書屋、幸福院等,日常組織村民學習家風、宣傳重要民俗活動等,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效營造了文明鄉風,為基層社會穩定奠定了精神文明基礎。
村民們紛紛表示:“家風學習和民俗活動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也讓孩子們更了解咱們村里的宗祠文化和各種民俗,村里的文化氛圍越來越好了。”
未來,圖美村將繼續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實現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和特色,走出一條符合圖美鄉村實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圖美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