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靠鄱陽湖內湖的優質水資源,自2015年起,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大力推動以稻蝦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發展無環溝稻蝦連作模式,大力節約前期稻田改造成本,通過清水灌田生態種養,出產的小龍蝦肉質鮮美、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青睞和市場歡迎。
“‘稻蝦連作’就是種一季稻谷后養一茬小龍蝦。”徐繪高是當地第一批稻蝦養殖戶,他介紹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每畝田還能額外增80b31e8b4c68e81856453a589fdfa427797512e608c1bfcbd18df0deace98f09收兩三千元。
稻蝦綜合種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據統計,永修縣單季水稻產量穩定在500公斤以上,畝產小龍蝦120公斤以上,畝均收入達3500元以上。
為讓小龍蝦產業實現更大發展,當地政府多次前往湖南、安徽等小龍蝦產業集聚地,引入重點農業種養企業,開展大面積連片養殖。
此外,永修縣還引進了“中國·稻蝦鄉里”產業基地項目,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實現產業突破,成功獲得“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中國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示范縣”稱號,產業覆蓋養殖、銷售、倉儲、物流、加工、餐飲、農旅等全鏈條。
2024年,永修縣有連片萬畝以上稻蝦養殖基地5個,千畝以上稻蝦養殖基地30余個,全縣稻蝦養殖總面積達26萬畝;涉漁省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全縣涉蝦專業合作社400余個,自主種養農戶超2700戶7500余人,直接受益農民15萬人,農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
“中國·稻蝦鄉里”三產融合示范園區的投入使用,打造出了“稻蝦種養—龍蝦交易—精深加工”的產業鏈。其中,江西最大的小龍蝦交易中心借助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的品牌東風,物流線路已開通至東南沿海省份12條線路、400多個城市,旺季日均交易量達40萬斤以上,生態小龍蝦已成為永修富民大產業。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