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部分高中排球選項教學將硬式排球一貫而終,受個體差異影響學生對硬式排球不適應,課堂教學中,學生排球運動水平出現一定的分化現象。筆者通過實踐研究,嘗試在排球選項教學中使用混合器材,首先按照“先氣排球再軟式排球最后硬式排球”的順序依次開展教學,其次在學練過程中根據不同球性特點穿插使用不同類型的排球,最后在課內實行排球選“材”教學,收到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氣排球;軟式排球;硬式排球;混合器材;選項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10-0048-02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選擇參與排球運動的比例相對較少,作為三大球之一,排球項目有逐漸被邊緣化的趨勢。高中排球選項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技術水平比較薄弱,無法開展教學比賽,只能長期重復進行枯燥的基本技術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筆者觀察發現,大部分學校在排球選項教學中從始至終單一的使用硬式排球作為器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器材的觸感、速度、重量等因素影響,會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教學效果不理想。通過實踐研究,筆者嘗試在高中排球選項教學中混合使用氣排球、軟式排球、硬式排球,合理利用不同類型排球的特點開展教學,收到一定的效果。現將混合器材教學實施方法表述如下,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按照先“氣”后“軟”最后“硬”的順序開展排球教學
(一)氣排球:在游戲情境中學習動作方法
氣排球比賽規則和小時候玩的“吹氣球”游戲相似,學生比較熟悉。氣排球體積大、材質輕、飛行速度慢,對參與者的技能和體能要求比較低,娛樂性強,容易開展。排球選項教學初期用氣排球作為器材,先不教專業技術,而是講“游戲”規則,讓學生先“玩”起來。規則的介紹可以在游戲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不需要一次性講細講全。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嘗試各種各樣的擊球動作,教師可以在游戲的間隙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糾正,賽中有針對性地加練,練完再賽。例如,氣排球技術中的捧(抱)球技術和生活中常用動作很接近,有的學生在第一次比賽過程中就會很自然的使用了,但是捧(抱)球時,學生手指容易緊張繃直,用掌心擊球,這樣擊球面積小,方向不好控制。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五指自然張開,用指根觸球,如此腕、指都能靈活發力,更容易控制擊球方向。
教師針對學生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其學習排球專業技術。如對于落點超過頭頂的來球,學生往往會將雙手合并,直臂向前“拍打”擊球。教師可以對此動作進行糾正,介紹專業的傳球技術,指導學生將直臂向前“拍打”改成屈臂向前上方“推送”,雙手為了更好地包住球,形成一個“勺”形,指、腕像彈簧一樣將球彈出去。學生學習單個技術是為了解決游戲情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技術不是單獨存在的,活學活用才會事半功倍。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技術動作時,往往會想發力、發大力,但技術動作學習的初期過分發力易導致動作變形。氣排球由于材質輕、彈力大,需要控制擊球力量,適合初學者關注動作方法。
(二)軟式排球:在組合練習中學習如何“發力”
軟式排球一般由海綿內膽制成,表面包裹一層薄皮,具有柔軟、彈性小、飛行速度慢等特點。如果說氣排球需要學生學會減力,那么軟式排球則需要學生學會如何發力。經過氣排球的學習,學生對排球技術有了初步了解,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排球技術的發力方法是達成擊球效果的重要因素。軟式排球由于彈性相對較小,對于較大的發力具有緩沖作用,不易失控或偏出,成功率比較高,練習成就感較強,有利于學生大膽做動作,可以重點改進傳、墊球從下到上的發力順序和發力大小,發球的揮臂幅度,扣球時空中收腹和揮臂協調用力等相關內容。
此階段還可以安排相對較多的單個技術與組合技術練習,提高排球專項技能水平,并通過教學比賽檢驗技能學習的效果。組合技術練習可分成單人組合技術和多人組合技術。如單人步伐練習加接發(拋)球練習,原地或移動中自傳自墊練習,自拋自扣練習等;兩人的一墊一傳練習,三人發、墊、傳練習等。軟式排球的規則比較接近正式的6人制比賽,學生通過軟式排球比賽規則和戰術配合的學習能進一步提升排球技戰術水平,從相對基礎的“排球游戲”進入到排球專項技戰術學習中[1]。
(三)硬式排球:通過“提速”鞏固提高技、戰術能力
硬式排球相對于軟式排球下落速度更快,學生在擊球過程中為了準確判斷球路和落點需要更快的反應速度和移動速度。教師在硬式排球的教學起始階段應加強靈敏素質和腳步移動練習。如看信號快速啟動,排球相關移動步伐練習等。
學生在面對來球時需要快速做出穩定的擊球手型,硬式排球對擊球手型的快速到位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此階段可以先進行快速移動接合手擊球練習,如原地小步跑或各種步伐移動后接合手擊球練習,先無球再有球。另外教師可以結合目標訓練法提高學生擊球手型的穩定性,盡量避免長時間的單一重復練習,如兩人長時間重復對傳、對墊球等。為了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和效果,可以改用傳、墊球入筐,傳、墊球投籃比準等方法,在此基礎上可以增加一些高度和遠度上的限制,提高練習難度。
硬式排球比賽中,球速較快,攻擊性強。為了更接近實戰,應在硬排練習過程中有意識地提高球速,創造真實的實戰情境。如墊、傳球練習中,通過加大練習的距離和擊球高度提高球速;加強發球的攻擊性,增大發球距離和加強揮臂力量訓練;接發球多球練習,快速移動接發球等。戰術配合練習中提高人“跟”球的速度,讓球“領”著人快速移動。
二、學練過程中根據不同球性特點穿插使用
不管哪一種類型的排球,教學比賽都是技術運用和檢驗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比賽相對于學練而言在難度和要求上都更高,為此可以嘗試降低比賽難度,在排球教學的比賽環節更換與學練不同的比賽用球。如軟式排球教學中更換氣排球進行比賽;硬式排球教學比賽環節更換軟式排球,以此降低比賽難度,提高學生的擊球成功率,增加比賽回合。此外,還可以結合比賽規則,適時做一些修改。如發球線可以向場內縮短一米,擊球次數放寬,可連擊兩次等。
不同類型的排球在同一技術動作的發力大小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差距。在學練過程中可以巧妙利用球性特點,穿插使用,輔助練習,有效起到互補或增強的作用。如正面雙手墊球時,如果男生出現抬臂過高,過分發力的情況,可以先用氣排球練習如何減力。相反,女生如果因為力氣小,發力時沒有充分利用下肢蹬伸的動作,可以考慮先用軟式排球練習。軟式排球質地較軟,彈性小,需要較大的發力才能起球,以此可以鍛煉學生充分蹬地送臂的發力方法。另外軟式排球由于材質軟,緩沖較大,對于擊球手型的規范程度要求不高,適合初學者,會降低練習難度,提高成功率,增強信心。上手發球對于學生的上肢力量有一定要求,如果想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上肢力量,可以在上手發球的練習過程中穿插使用軟式排球作為輔助工具,因為軟式排球緩沖大,需要更大的發力才能擊遠球,可以增加練習難度,提高學生的揮臂力量。
三、課內實行選“材”教學
排球選項教學的后期,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運動基礎,考慮到個體差異和學校體育工作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技術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排球類型進行學習。例如,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級各類青少年排球比賽還是以傳統的6人制硬式排球為主。學校為了籌備參賽隊伍,提高比賽成績,需要挑選一批身體素質好,技術相對過硬的學生參與到排球校隊的訓練中,一部分學生可以作為訓練隊儲備人才選擇硬式排球。對于身體素質較好、但技術動作一般的學生可以選擇軟式排球進行學練,重點提高排球專業技術水平。而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弱、指腕力量較小的學生,可以選擇氣排球進行學練,降低運動難度,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排球體能和技能。三種類型的排球從開展難易程度來看,氣排球最易上手,軟式排球次之,硬式排球對體能和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難度最大。三者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在技戰術上都有相通和相近之處,想要提高排球運動水平都需要加強專項技能和體能的練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著自身技能的提高可以嘗試不同的排球類型,只要符合自身特點,對排球學習有幫助即可。
參考文獻:
[1]劉蘇明,翟曉晨,劉學亮,劉洋,張慶新.比賽能力導向下小學六年級軟式排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J].體育教學,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