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有到莫干山大峽谷里面,我就感受到絲絲涼意。再往里走,感覺有毛茸茸的水霧落在臉上。我以為下雨了,抬頭卻是一片藍天。耳邊傳來嘩嘩的水聲,我轉頭一看,呀!哪里是下雨啦,明明是一座瀑布。那瀑布又高又大,從十五六米的高處傾瀉下來,雪白的水花濺得人滿身都是。這是一股多么神奇的力量!
走進莫干山大峽谷,不時能看到溪水在山石之間時緩時急地流淌著。水很清澈,讓人不禁想去喝上一口。偶爾遇到石崖,水流從高處陡然瀉下,跌落到石頭上難免水花四濺,路過的行人被“無辜傷及”,常常發出又驚又喜的尖HvdTDKrLQUnWjtsxsRsMGA==叫。
在平坦的凹槽處,水流比較緩慢,似乎是水有些累了,找一個拐角處歇歇腳。在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泥沙和老虎魚。每到這些地方,小朋友們最開心了,蹲下身來伸出雙手去抓魚,不亦樂乎。
越往山上爬,大塊大塊的石頭越多,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石頭下還有水流經過。石頭貌似想阻擋水流,但怎么也阻擋不住。水就像是深諳以柔克剛之道,從石頭縫中輕盈地流淌而過,石頭們拿水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奇形怪狀的石頭屹立在山間,吸引著游客駐足,有紅的、黃的、白的,想要什么顏色就有什么顏色;有咆哮天獅、戰狼突襲、玉兔飛奔,想要什么形狀就有什么形狀;有斑點的、線條的,粗糙的、光滑的……我真好奇這一塊塊石頭為什么會在這里遺世獨立,難道是從天宮搬來的嗎?還是被水流沖到這里的?那得是多湍急多猛烈的水呀!
走著走著,一塊形狀特別的石頭映入了我的眼簾。它立在水流中央,露出水面的部分很大,挨著水面的地方已經完全凹進去了。我猜想,這一定是常年被水流沖刷導致的。即便已經岌岌可危,它竟然還能屹立不倒。贊嘆之余,我也對石頭下柔弱的水肅然起敬。水能穿石,這恐怕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穿越莫干山大峽谷,我似乎受到了靈魂的洗禮。我們的一生,不也像山石間的水嗎?無論前面是巨石,還是河岸,是瀑布,還是深潭,誰也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困難再多再大,我們都要以柔克剛,從困難中突圍。
這就是神奇的莫干山大峽谷,一個激發我想象和思考的地方。
(指導老師:張燕)
點評
文章巧妙地運用了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通過小作者在大峽谷中的行走路線,逐步展現了莫干山大峽谷的壯美景色。從瀑布的震撼,到溪水的清澈,再到奇形怪狀的石頭,每一處景致都栩栩如生。作者通過細膩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力,將自然景觀與人生的哲理相結合,表達了對水的敬佩和對人生的思考,傳達了堅韌不拔、以柔克剛的思考,情感真摯。
(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