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您說好要給我買小雞的,買了嗎?”回家的路上,我滿臉激動地問奶奶。
“買啦,在家里呢!一買回來,小雞就叫個不停。”奶奶答道。
一到家,我就聽見了清脆的叫聲。跑過去一看,兩只可愛的小黑雞正在紙箱子里踱步,時而啄幾下紙板,時而側著腦袋好奇地環視四周。我接過奶奶遞來的雞食,倒在紙板上一些,招呼小雞快來吃。可是小雞好像有點怕我,撲扇著翅膀躲到了紙箱的一角。我只好把手縮了回來。它們大概以為我走遠了,突然向雞食沖去,快速而有節奏地啄起來,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還咂吧咂吧小嘴,好像在回味似的。我被這一幕逗笑了。
第二天,我一起床就去看小雞。只見它們像兩個黑絨球一樣貼在一起,微微地左右擺動。難道小雞太冷了嗎?我連忙用卡紙給它們做了一間臥室,它們沒有絲毫遲疑,立刻鉆進盒子里,以最舒適的姿勢窩在里面,滿意地叫著。
起初,兩只小黑雞有些怕我。每當我想要摸它們時,它們就像觸電一般跳起來,驚慌失措地到處亂竄,躲避著我的手。我略感失落,可我深知,和小動物之間建立信任是需要時間的,我得更加真誠地對待它們才行!
我知道,要想讓小雞們健康成長,離不開用心地照顧。于是,我每天都會定時給它們喂食,確保它們吃到新鮮的谷物和水。我還會定期清理它們的窩,保持干燥和清潔。我學會了觀察小雞們的行為和狀態,一旦發現它們有異常,我會立刻采取措施,確保它們的健康。我還給小雞們起了名字,和它們說話。希望在我的關愛和溫暖下,它們能夠茁壯成長,成為兩只健康快樂的大黑雞。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對我的信任度日漸增加。后來,我伸手去撫摸它們時,它們頂多叫幾聲,然后就眨巴著眼睛,晃悠著小腦袋,羽毛微顫,好似在暗示我:放心吧,我們對你很信任,和我們一起玩耍吧!
往后的日子里,每天早上,我都能聽見它們清脆的鳴叫。到了晚上,我會耐心地給它們喂食,和它們互動。我原本以為我會見證兩只小黑雞的成長,直到它們變成兩只矯健的大黑雞。
可是,悲傷還是降臨了。
清明節的早上,天空灰蒙蒙的,烏云密布,氣溫驟降。樹枝在風中擺動著,樹葉發出無助的呻吟,又被接連吹落枝頭。我照常走出房門,來到客廳,卻沒有聽見悅耳的雞鳴。我的心“咯噔”一下,不祥的預感劇烈地撞擊著我的心房。我慌亂地跑向雞窩,俯身一看,一只小黑雞靜靜地躺在紙板上,眼睛半睜著,卻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神采。從窗外溜進來的風,掀動著小雞黑色的羽毛,似乎在試圖幫我喚醒小黑雞。我的眼淚不住地掉落,滴在它小小的尸體上,打濕了它僵硬的身軀。
另一只小黑雞,在兩周后也落入了死神的懷抱。
至今,我再也沒有聽見那樣清脆的雞鳴了。
(指導老師:林南浦)
點評
細膩的語言和豐富的情節,將小雞的活潑可愛與作者的深情厚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如“兩只可愛的小黑雞正在紙箱子里踱步,時而啄幾下紙板,時而側著腦袋好奇地環視四周”,這樣的描寫讓人仿佛親眼見到了那兩只小黑雞。同時,文章采用了先揚后抑的寫作手法,前半部分詳細敘述了作者與小雞之間的溫馨互動,后半部分則筆鋒一轉,敘述了兩只小黑雞不幸離世的悲傷結局。前后對比鮮明,情感張力十足,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