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一定要改變,一定要勇敢地舉手回答問題!出門上學前,我暗下決心。
我天生有點兒“社恐”,想讓我上課舉手發言簡直比登天還難!
丁零零——上課鈴響了,我不由得緊張起來,可想起昨晚預習過的幾乎可以倒背如流的課文,我又一次安慰自己:“舉就舉唄!不就是簡簡單單讀個課文、回答幾個難度不高的問題嗎?這有什么難的!等一下老師提問的時候就舉手,你可以的!”
“哪個同學有感情地讀一下這段?”講臺上,張老師期待的目光掃視著在座的每位同學。我緊握成拳的手剛剛露出桌面,就發現教室里安靜得出奇。我的心怦怦直跳,偷偷打量著四周,有的同學低頭默坐,有的同學擺弄著手指,似乎都沒有足夠的勇氣,只有班長和幾個學習成績一向不錯的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生怕老師看不見。
要不要舉手?。课要q豫著。舉吧,怕站起來讀錯;不舉吧,我總覺得對不起自己昨天的努力。
一秒鐘,兩秒鐘……時間的腳步放慢了許多,仿佛有一個世紀那么漫長,我的手心浸滿了汗水。老師用溫和的聲音說:“大家都積極舉手嘛,大膽地舉!讀錯了也沒關系!”我不敢看老師的臉,更不敢看他的眼睛。
怕什么?不就是讀課文嗎?有啥難的?
我把右手搭在桌子上,環顧四周,確定沒人看自己,慢慢把手舉了起來,舉得很慢,也很低。張老師立刻就看見了我,準備叫我來朗讀。可是與張老師對視的一瞬間,我又膽怯了。我看向四周,發現我的手如同嶙峋的怪石,與周圍的環境極不協調!這讓我心神不定,于是,我又把手放下了,幾乎把頭埋進課桌,不敢再看老師。
唉!舉手可真難。
(指導老師:張洪業)
點評
文章在心理描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小作者細膩地描繪了內心的掙扎與矛盾,通過豐富的心理活動,展現了“社恐”學生在課堂上想要舉手卻又不敢的復雜心態。從開始的自我鼓勵,到后來的緊張、猶豫,再到最后的膽怯、放棄,每一個心理變化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這種真實而深入的心理描寫,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小作者內心的掙扎與不易。(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