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干不完的事情,晚上繼續干;工作日干不完的事情,節假日繼續干。這就是加班。加班,古而有之。我國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以加班為題材,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國風·邶風·北門》云:“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謫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詩中的小官吏經常加班,忙衙門的事、忙王家的事,身心俱疲,待遇卻很低,并且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只好認命,黯然神傷。
“人少庭宇曠,夜涼風露清。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寂寞挑燈坐,沉吟蹋月行。年衰自無趣,不是厭承明。”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夏夜宿直》一詩。其時,白居易為杭州刺史,由于主持修筑西湖、疏浚六井等工程,晚上少不了加班。夏天的晚上,月光皎潔,加班的人卻很少,整個官府衙門顯得特別空曠。夜深的時候,竟吹來了一陣陣涼風。院子里滿是槐花的香氣,偶爾還會聽到松子掉落石階的聲響。一直這樣挑燈坐著工作,難免有點兒寂寞,于是借著月光到院子里走走,吟吟詩。畢竟年紀大了,總提不起興趣,不如早點回家休息吧。
唐代的杜甫也值過夜班。他在《春宿左省》中寫道:“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杜甫擔任左拾遺一職,事務多。當時,他在門下省值夜加班,為上封事忙忙碌碌。天色漸漸暗了起來,由于城墻遮擋看不清院中的花草了。三五成群的鳥兒邊叫邊向林中飛去,準備歸巢。星光燦爛,宮中眾多的門戶都在閃爍。宮殿高聳入云,好像依偎著月亮,這時候的月光似乎特別明亮。他迷迷糊糊之間,覺得有人拿鑰匙開宮門了,原來是風吹著宮檐上的飾物,好像文武百官騎馬上朝的馬鈴聲。第二天早朝因為有要事相報,難以入睡,因此好幾次問下屬現在是什么時辰?該詩表現了杜甫為官勤勉、盡職盡責、忘我工作的精神。
宋代官員也經常加班。楊萬里當秘書監時,在《直宿南宮三首其一》中云:“獨直南宮午獨吟,祥云淡淡竹陰陰。小風慢落鵝黃雪,看到槐花一寸深。”獨自一人在南宮加班,午飯后吟吟詩解悶。天高云淡,翠竹成蔭。一陣風吹來,槐花紛紛飄落,好像鵝黃的大雪,沒多久地上的槐花就足足有一寸深了。
“雪壓宮墻鎖禁城,沉沉樓殿景尤清。玉堂影亂燈交晃,銀闕光寒夜自明。塵暗圖書愁獨直,人閑鈴索久無聲。鑾坡地峻誰能到,莫惜宮壺酒屢傾。”出自宋代歐陽修的《雪后玉堂夜直》。歐陽修當過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加班少不了。一人值夜班,只好借酒消愁。
宋代的蘇軾除夕夜仍然加班。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中寫道:“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醉后飲屠蘇。”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蘇軾前往常州等地賑災,除夕之夜仍在常州城外運河邊加班。遠處微弱的燈火,天上稀疏的星星,荒野傳來災民的哭聲,聽著聽著,蘇軾也悲痛萬分。睡不著覺,不是因為守歲,這里沒有一個老鄉作伴,思念自己的故鄉想回家。一晃三年了,衣服雖然厚,但腳還是冷的,下的霜大啊;過年嘛,先洗洗頭,但脫發嚴重,沒剩幾根頭發了。青春不再,胡子也白了。我窮愁潦倒,希望健康長壽。入鄉隨俗,今晚讓我喝幾杯屠蘇酒吧!
“一年容易又霜飛,搖曳書燈曙色微。數字翻新由我寫,文章落臼讓人譏。清茶有味供消遣,俗眼無能辨是非。不見寒號枝上鳥,殷勤只管勸加衣。”出自清代陳忠平的《冬日通宵加班》。陳忠平做過滄州知府、趙州知府,經常熬夜加班,累了就喝一杯茶。可見他多么敬業愛崗啊!
選自《聯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