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當下,“互聯網+”中小學德育數字課程資源建設路徑的探索,為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積極創新應用信息技術,探索“互聯網+”條件下中小學德育數字課程資源建設,推進德育數字課程資源專業化、精品化、體系化,有效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一、數字化轉型,共上思政大課
1.成立創新研究隊伍
新田縣教育局對德育工作高度重視,要求把德育工作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但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新田縣農村中小學及教學點較多,城鄉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導致一些城鄉學校德育水平和數字化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新田縣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將教育數字化工作與德育工作有機融合,成立新田縣“智慧教育·德育教育”創新研究工作室。
2.打造德育新品牌
2022年5月,湖南教育電視臺“我是接班人”攝制組在新田縣拍攝了思政網課《我們的勞動之旅》,“智慧教育·德育教育”創新研究工作室相關人員全程陪同、協助拍攝工作。經過此次拍攝,團隊成員收獲了經驗,萌發了創新德育數字化應用、打造新田德育新品牌的想法。在中共新田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9月,“智慧教育·德育教育”創新研究工作室著手進行“新田網絡大課堂·追光課堂”(以下簡稱“追光課堂”)系列專題網課資源開發,以“追著光、成為光、散發光”為核心思想,以“網絡德育課堂”為新陣地,倡導廣大師生一起“追隨理想之光,成為希望之光,散發奉獻之光”,努力打造具有新田地方特色的德育云課堂。
二、思想引領,開啟育人“新田模式”
1.立足云平臺,寫好思政課程大文章
“互聯網+”背景下的育人工作應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通過網絡平臺和數字化手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思想引領,弘揚正能量。“追光課堂”每堂課均圍繞一個主題,工作室成員與學校教師共組研發團隊,融合多學科優勢,設計全新課程,將育人元素有機融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精準優化網絡育人供給側配置。例如,“追光課堂”第一課《追溯歷史,向光而行》是新田縣教育系統“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主題網課,它講述了新田縣早期先烈蔣先云的光輝一生,引領學生走進歷史,激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紅色認同,在回首中銘記,在緬懷中傳承,進而迸發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光芒。
2.實現云發聲,講出朋輩育人好故事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通常需要學生干部輔助日常管理,“追光課堂”則有助于在學生群體中精準樹立關鍵榜樣,培養網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以青少年啟迪青少年的方式,以具有教育意義的榜樣故事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引導觀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思想上得到啟發。例如,《奮斗正當時》這一課講述的是蓮花學校劉辰玨、枧頭學校彭池姣兩位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道路上勇敢追夢的動人故事,呼吁廣大中小學生積極思考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將夢想、信仰、責任、行動融入青春,用奮斗點亮夢想,在前行中散發屬于自己的光芒。可見,榜樣就在我們身邊,身邊的故事讓學生們更能感同身受。
3.搭建云課堂,唱響網絡思政主旋律
“互聯網+”背景下,將思政主旋律融入中小學德育數字課堂不僅能發揮引導作用,主動占領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6929c14b41f39e3e10c8ad25c5363ade求。例如,《團結一心向未來》這一課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指示精神,總班主任陸老師化身為理論宣講員,以教師主講、學生談論的模式,讓思政課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學生78870af70021eea14201f22d0f63520e的身心,讓學生在“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的故事中續寫篇章,在“一心向未來”的美好寄托中展望未來,在新時代中凝聚民族之力,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三、方向指引,打造立德樹人大課堂
“追光課堂”系列專題網課資源由中共新田縣委宣傳部指導、新田縣教育局主導,新田“智慧教育·德育教育”創新研究工作室制作,通過“新田智慧教育”微信視頻號、抖音號宣傳發布,把課堂搬到云端,在電腦端和手機端都可觀看。同時要求新田縣各校通過“云課堂”組織學生集體觀看。“追光課堂”存在的意義,是讓小屏幕變成立德樹人的大課堂,為小縣城的學生們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點亮一盞照見未來方向的明燈,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1.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追光課堂”跨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涵蓋新田縣所有學校,借助“互聯網+”手段,將有品質、有溫度、有親和力的德育數字課程覆蓋到包括農村教學點在內的所有學校。通過這個平臺,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潛能與才華,提升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同時也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點亮一盞照見未來方向的明燈
在鄉村教育的廣闊天地中,“追光課堂”如同一盞明燈,為鄉村學生照亮了未來前行的道路。鄉村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德育知識的滋養,還可以在數字技術的引領下開闊視野,提升素養,為未來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們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接觸更廣闊的知識領域和更豐富的本土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
總之,“互聯網+”中小學德育數字課程資源建設是一項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深入思考、探索和實踐,進一步優化網絡育人路徑,提高網絡育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本文系湖南省永州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22年度課題“‘互聯網+’中小學德育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YZDJ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