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洛陽市老城實驗小學(以下簡稱“老城實小”)以“綠色實小、生態校園”為引領,以“尚德、博學、健體”為目標,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五育并舉,努力打造學校德育品牌,全面提高學校辦學品質。學校德育工作通過主陣地和主渠道建設,凝聚多方合力,夯實基礎,在學生心里種下一顆顆種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思想在學生心中扎根、萌芽,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質打下堅實基礎。
一、抓住德育主陣地,有效夯實德育基礎
1.思政課程重實效
思政課程是德育的主陣地。老城實小抓住理論培訓和課堂實操兩個方面,引導思政課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一是帶領教師研讀課程標準,在討論交流中理解并領悟小學階段思政課程的目標、實施方法及途徑。二是組織教師進行課堂大練兵,通過反復磨課、評課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準確把握課堂深度和廣度,讓課程目標真正符合學生實際,并扎實落到實處。
2.課程融合不放松
構建以思政課程、語文、少先隊活動課三科為主,藝術學科有重點地納入,其他學科有機滲透的全科覆蓋體系;同時,構建以低年級思想啟蒙、中年級情感培養、高年級立志踐行為目標的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課程體系。這樣既基于學科教學、基于學情和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又有效滲透德育學習,實現課程思政目標。其間,學校注意發現和挖掘不同學科中的相同主題,定期召集不同學科教師共同備課,做好各課程之間的密切融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感知、感悟,不斷深化道德情感。
3.特色課程助發展
依托社團及延時服務,以“堅持德育為首,落實五育并舉”為目標,開設音樂、舞蹈、誦讀、口才、書畫、手工、美食、田徑、足球、籃球、武術、圍棋、科學等特色課程,為學生提供全新平臺。在活動過程中,一次次挑戰,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展現,學生不斷體會著成功的快樂,更激發興趣、提升了素質,為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拓寬德育主渠道,不斷深化德育目標
德育主渠道就是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老城實小依托“黨建帶隊建”W9QwqlZI7xjCc6O79vJaNMgRkNi186S5gL1opRgnR1k=,拓寬少先隊活動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強化課堂上的所知所學所得,讓培養道德情感的目標落得更實更深。
1.以思政教育為抓手,養成教育為載體,充分發揮好少先隊功能
(1)計劃扎實、工作規范。老城實小大隊部根據學校工作重點在開學之初就制訂好工作計劃,明確輔導員職責,統籌安排好各項日常工作: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清潔區分配等,各項分工職責到人,保證大隊部工作規范并井然有序地開展。
(2)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積極為輔導員的學習和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一是組織輔導員參加上級各類培訓,及時將學到的知識向全校輔導員做培訓、分享。二是組織輔導員認真學習《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結合實際工作引導大家交流討論,以此明確課程性質,理解課程理念,熟悉課程目標和內容,了解課程形式,用好課程評價,讓少先隊工作更具時效。
(3)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大中隊主題活動為載體,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少先隊主題活動是德育生命線。學校的主題活動始終堅持“實、小、新”原則,旨在讓活動融進輔導員與隊員們的情感世界,促進隊員各方面本領的同步發展。比如,通過主題升旗儀式讓隊員了解“尊師重道”傳統,引導隊員自覺把尊敬教師落實在行動上;開展“紅領巾——心向黨”新隊員入隊儀式,引導學生在隊旗下茁壯成長,從點滴做起,主動為他人服務,勤奮學習,勇于創造,成長為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少先隊員;開展“紅領巾助力文明城市建設”主題活動,營造人人參與創建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引導學生助力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用實際行動反哺社會、回報社會;開展“校園科普行動”主題活動,傳播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等科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少先隊員對科普知識的興趣,引導隊員提高科學思維能力;開展“勿忘九一八”主題活動,引導學生牢記血與火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小手畫三彩”主題活動,通過主題繪畫、手抄報大賽讓學生認識了解“洛陽三彩”,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致敬英雄”主題升旗儀式等系列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夯實德育基礎,不斷發展成長。
2.以每月一事為載體,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老城實小以校訓“培養習慣,奠基人生”為出發點,通過九月守紀好習慣、十月孝親好習慣、十一月鍛煉好習慣、十二月總結好習慣、元月計劃好習慣、二月和睦好習慣、三月互助好習慣、四月讀書好習慣、五月感恩好習慣、六月作業好習慣等營造濃厚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期末開展習慣評價,通過自評、互評、家長參與評、教師綜合評等形式,固化習慣養成,進一步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以德育為中心,把思想教育融入學校各項工作之中
老城實小堅持把德育工作和學校各項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推進,讓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學生目之所及,皆有品德;感之所受,皆有教育;行之所向,皆有方向。
(1)校園文化創氛圍。學校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發揮文化浸潤作用,讓校園文化潤物無聲:在校園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各個班級通過多種形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在校園醒目位置向學生展示9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照片和簡介,引導學生知道“這是我們真正該追的‘星’”;在樓梯兩側開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欄,展現古詩詞、國粹等;用好校園廣播站,每天入校時播放紅色歌曲,讓學生伴著《我的祖國》《閃閃的紅星》《少年》等優美旋律走進校園;同時,利用校園廣播向學生講述少年英雄的故事,讓王二小、小海娃、潘冬子等的英雄事跡,伴隨學生們健康成長。
(2)探究活動聚合力。小學階段的教育有其特殊性。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有限,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質的形成不僅來源于課堂,還來源于學習、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學校積極開展德育相關課題研究,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模式,辦好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方針、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育人觀。定期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助推好的家風家教代代傳承,為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提供保障。組織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洛八辦、烈士陵園、中共洛陽組紀念館等教育基地。拉緊家長和社會的手,形成合力,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完善人格、塑造品格、潤澤心靈,讓學校德育真正落地生根。
(3)評優評先引方向。一是堅持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定期開展師德、業務學習,強調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專題演講、優秀黨員、最美教師、師德標兵、文明教師、先進班主任、優秀教師、書香教師等評選活動,促進教師自我發展,推動教師隊伍不斷進步。二是以少先隊爭章活動為抓手,定期開展新時代好少年、金色少年、美德少年、最美孝心少年評選活動,引導學生尋找身邊榜樣,激勵學生從身邊事做起,提升自信,不斷進步。三是用英雄模范事跡引領學生。舉辦紅色閱讀活動,講英雄故事;舉辦“童心向黨、筑夢未來”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舉辦“我們要追的星”大討論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展“國旗下講黨史”活動,學校教師輪流給學生講黨的發展歷程,講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長征故事、科技興國故事,用簡單易懂的話,引導學生崇尚英雄、熱愛黨、熱愛祖國。
“潮涌千帆競,奮楫正當時。”老城實小秉承“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理念,全方位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在目標、內容、途徑、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舉措,將學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形成了“處處有德育,事事皆教育”的教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