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negative impact factors tracing in comfort level applied in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ZHU Yu,HONG Yun,JIANG HongyuNanto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22600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U Yu,E-mail:yqreqwy@163.com
Key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emergency;interventional treatment;comfort level;negative impact factors;tracing;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討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干預在產后出血急診介入治療產婦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南通大學附屬南通婦幼保健院急診科2020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急診產后出血介入治療產婦80例,根據產婦入院時間將2020年1月—2021年9月入院的產婦作為對照組,將2021年10月—2023年4月入院的產婦作為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負性情緒、自我效能感及舒適度。結果:干預后,研究組產婦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執行力效能、動機性效能、應變力效能、策略性效能評分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社會文化、環境、心理、生理評分以及中文版Kolcaba舒適狀況量表(GCQ)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后出血急診介入治療產婦中實施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產婦負性情緒,提高自我效能感及舒適度。
關鍵詞 產后出血;急診;介入治療;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21.027
產后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及產婦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治療產后出血的常用方法包括宮縮藥物、子宮壓迫以及宮腔填紗等,治療效果不滿意者可給予急診介入治療,具有保留生育功能、改善凝血功能以及對產婦創傷輕等優點[2]。由于擔憂急診介入治療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產婦心理負擔較大,易出現焦慮、抑郁以及逃避、屈服等不良情緒或者行為,不利于改善預后[3]。焦慮和抑郁情緒作用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可降低免疫細胞的功能,繼而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4]。因此,急診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該重視產后出血介入治療產婦的心理健康,使產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及治療。溯源指的是追本溯源,探尋事物的根本及源頭,溯源理論最初來源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溯源護理正是對護理問題的成因進行溯源式剖析并加以預見性阻斷和對因性解決的護理方式,用于臨床取得良好的成效[5]。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則是對產婦舒適度存在影響的因素,本研究通過分析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在急診產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產婦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產婦提供舒適的護理體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南通大學附屬南通婦幼保健院急診科2020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產后出血介入治療產婦80例。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臨床資料完整;3)產后1 d內出血量在1 000 mL以上;4)經子宮壓迫、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無效后行介入治療;5)均為初產婦。排除標準:1)因子宮破裂等造成產后出血;2)碘造影劑過敏;3)存在神經類、自身免疫系統或者嚴重器官功能障礙;4)因休克等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根據產婦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2020年1月—2021年9月入院)和研究組(2021年10月—2023年4月入院),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同意實施(批號:Y201906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產婦實施常規護理,術前準備及搶救工作應同時進行,在監測產婦生命體征、止血、抗感染、輸血、補液等的同時,完成凝血功能、血常規及尿常規等檢查,開放2條或以上靜脈通路;護理人員各司其職,準備好介入治療所需物品;術中協助醫生完成體位擺放等常規操作,監測產婦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產婦的出血、意識、面色等情況,并觀察穿刺點敷料是否干燥以及穿刺點有無滲血,有滲血者及時處理。在產婦病情穩定后,向其講解介入治療術后制動原因及重要性,幫助產婦做好心理準備,減輕不適感,避免產婦出現過度煩躁或者緊張心理;并告知產婦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高其認知水平,并提高其護理配合依從性;叮囑產婦介入治療后需要臥床休息12 h,穿刺側的下肢需要制動至少6 h,穿刺點壓沙袋至少6 h。叮囑產婦多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飲水、多吃水果,合理補充鋅、鈣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告知產婦治療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感染、惡心嘔吐、發熱以及疼痛等;及時耐心回答產婦疑問,給予安慰及鼓勵。另外,叮囑產婦遵醫囑進行適宜活動。干預至產婦出院。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干預。
1.2.2.1 成立舒適度干預小組
成立舒適度干預小組,小組組長為護士長,組員包括主治醫生1名、主管護師2名以及護士數名,小組成員相關工作經驗在5年及以上,在實施干預之前,小組成員均接受溯源理論內涵、溯源護理、優質護理服務、護患溝通、統一用語以及調查問卷等相關知識培訓,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崗。
1.2.2.2 產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產婦舒適度影響因子溯源分析
基于“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以及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舒適度干預小組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既往相關護理經驗,對影響產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產婦舒適度的原因進行溯源性分析,主要分為環境因子、生理因子及心理因子。環境因子:產后出血產婦進入急診科會出現緊張感、陌生感,甚至出現恐懼感等。生理因子:在介入治療后產婦需要進行制動,可能出現介入術后并發癥、睡眠質量差等。心理因子:產婦經歷出血以及介入治療承受了較大痛苦,部分產婦擔憂無法再次妊娠,多存在恐懼及緊張心理,對治療效果存在顧慮等,易出現恐懼等心理。針對上述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由舒適度干預小組采取組內討論分析、查閱文獻、咨詢本院護理部相關專家意見等方法,制定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方案。
1.2.2.3 實施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方案
1)環境因子:除了對留觀室進行常規消毒、清潔清理等外,還需要控制交流、關門等的音量,以達到病房降噪的目的,并放置適宜的綠色植物,為創造安全及溫馨的環境;向產婦及家屬講解入住留觀室的原因及目的,告知其所需要設備的用途;向產婦及家屬簡單介紹相鄰床位的產婦,引導其相互交流,從而減輕不適感及陌生感。2)生理因子:除了密切監測病情、加強介入治療后并發癥防治外,對于存在術后疼痛者,護士要及時進行疼痛評估,了解其疼痛程度,講解疼痛時所采取緩解措施,必要時給予鎮痛藥物干預;要重視產婦主訴,采取開放式提問的方法,如您最擔心的問題有哪些?您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在解答過程中鼓勵產婦主動思考存在的問題,時間為5~10 min。對于睡眠質量較差的產婦,護士教會產婦簡單心身療法,如放松療法、正念冥想等,于睡前30 min開展放松練習,并囑產婦收聽輕音樂或喜歡的文娛節目,以轉移注意力;肢體制動期間,指導家屬為產婦按摩肢體和軀干,改善血液循環和肌肉酸痛癥狀,促進產婦更好地入睡;對于存在嚴重睡眠障礙產婦,及時通知醫師,調整睡眠干預方案,必要時聯合應用鎮靜催眠藥物,改善產婦睡眠障礙;時間為10~15 min。3)心理因子:由于產后出血發病突然,部分產婦出血量較大,產婦極易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對產婦預后不利,護士在搶救的同時應與產婦進行積極溝通,幫助產婦紓解不良情緒,增強其信心,樹立積極的心態;2 d 1次,每次5~10 min。護士向產婦介紹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消除其陌生感及不適感;指導產婦開發自身外在資源,叮囑產婦主動向家屬以及護理人員尋求幫助,從而獲取有效指導及幫助;時間為5~10 min。告知產婦家屬仔細觀察產婦身體變化以及情緒變化,增加陪護的時間,避免產婦長時間處于獨處的狀態;在產婦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家屬要鼓勵支持以及正確引導,讓產婦明確自身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改善產婦的家庭功能水平,樹立生活信心,盡可能減輕恐懼感等不良情緒;時間為5~10 min。干預至產婦出院。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前、干預后(出院前1 d)負性情緒、自我效能感及舒適度。1)負性情緒。由專人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6],2個量表各有20個條目,均采取4級評分法(1~4分)進行計分,總分均為8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SAS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78,SDS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83。2)自我效能感。干預前及干預后(出院前1 d),由專人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對產婦自我效能感水平進行評價[7],GSES包括4個因子,由10個條目組成,4個因子分別為執行力效能、動機性效能、應變力效能以及策略性效能,所有題目均采取“完全不正確”“有點正確”“多數正確”以及“完全正確”回答,分別計1、2、3、4分,GSES總分為10~40分,GSES評分越高,表示產婦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GSES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9。3)舒適度。干預前及干預后(出院前1 d),由專人采用中文版Kolcaba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對產婦舒適度進行評價,GCQ由美國護理學家Kolcaba[8]研制,后由朱麗霞等[9]進行翻譯;中文版GCQ包括4個維度,即環境、社會文化、心理及生理,共30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采取4級評分法(1~4分)進行計分,正向條目正向計分,非常同意計4分,非常不同意計1分,反向條目反向計分,即非常不同意計4分,非常同意計1分,總分為30~120分,分值越高,表示產婦舒適度越高,中文版GCQ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7。
1.4 質量控制
干預前對研究者進行標準化培訓,包括護患溝通、干預措施實施、心理指導、量表條目含義以及營養狀況評估的方法等,保證研究有效性;告知產婦本次調查內容、目的及意義,耐心講解各個量表填寫方式及要求,在產婦無疑問后發放問卷,由產婦自行填寫問卷,并當場收回;由專人進行資料收集,并采取雙人雙錄入的方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數據進行修改等操作,保證資料真實性及準確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行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比較
干預前,兩組產婦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產婦SAS和SDS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見表3)
2.3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舒適度比較(見表4)
3 討論
3.1 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對急診產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產婦負性情緒的影響
產后出血產婦受治療費用、臨床癥狀、并發癥等因素影響,心理壓力大,多伴有負性情緒,導致產婦治療依從性降低,病情反復,需通過有效的護理方案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產婦的SAS和SDS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可減輕急診產后出血介入治療產婦的焦慮、抑郁水平。分析原因:一方面,本研究引入的溯源護理法,在采取護理行動之前,先行護理問題的成因分析,并以資料查閱、臨床經驗的結合式成因分析方法,保證成因分析的全面化、科學化與本土適應性,有利于進一步制訂預見性護理與控制性護理方案[12]。另一方面,在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中,重點關注產婦心理健康,通過對產婦負面影響因子等進行評估,不僅能夠充分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及護理需求,還可以讓產婦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獲得產婦充分信任之后,給予針對性干預,提升其信心,從而紓解不良情緒;同時,通過家庭支持、同伴支持為產婦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等,使其能夠正確認識并有效處理負面情緒,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13-14]。
3.2 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對急診產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產婦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自我效能感被描述為一種認知過程,個體通過環境影響和社會影響學習新的行為,從而影響其改善未來事件的能力[15]。有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水平往往與負性情緒、社會支持以及應對方式存在密切關系[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產婦執行力效能、動機性效能、應變力效能、策略性效能評分以及GSES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上述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可提高產后出血急診介入治療產婦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任優梅等[18]的研究中亦得出類似結論。分析原因:一方面,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是以負面影響因子溯源結果為導向,重視激發產婦的內在潛能,通過生理、心理負性因子溯源,可以幫助產婦明確自身心理狀況等相關問題,然后實施針對性干預,促進心理韌性提高,從而提升產婦自我效能感水平。另一方面,在實施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中,產婦可以充分利用內部、外部資源,護理人員共情溝通以及陪伴,同病房產婦之間經驗分享等,讓產婦充分感受到外界支持,提高了產婦所獲得的社會支持,進而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19]。
3.3 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對急診產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產婦舒適度的影響
介入治療雖然創傷較小,但手術作為一種刺激原,產婦術后可能會出現疼痛、感染、壓瘡以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或者相關不良事件,從而增加了產婦的不適感[20]。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產婦社會文化、環境、心理、生理評分以及GCQ總分均明顯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上述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可提高產后出血急診介入治療后產婦的舒適度水平。分析原因:在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模式中,通過環境、生理、心理負性因子溯源,了解產婦出現不適感的成因,并進行分析,然后通過環境干預、健康教育、體位干預、病情觀察、并發癥預防、同伴支持、家庭支持等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個性鮮明的護理服務舉措,對介入治療后產婦不適感各個成因進行全面阻斷,從而增強了產婦環境、生理及心理維度的舒適感。
4 小結
對產后出血急診介入治療后產婦實施舒適度負面影響因子溯源護理干預,可減輕產婦負性情緒,提高自我效能感及舒適度,干預效果滿意。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且納入的樣本量較少,缺乏代表性,該護理方案是否會因個體差異不同而影響結果尚未可知,待未來擴大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石慧峰,陳練,王曉霞,等.2016—2019年中國嚴重產后出血的流行病學現狀和變化趨勢[J].中華婦產科雜志,2021,56(7):451-457.
[2] 郭上瑋,劉敬,張華,等.盆腔血管結扎與介入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較研究[J].河北醫藥,2022,44(3):366-369.
[3] 孫全苗.預防性腹主動脈球囊阻斷介入術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及護理配合[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6):74-76.
[4] 高瀅俠,王妮.Orem自理模式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及對產婦出血量和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8):1104-1107.
[5] 羅雅之.溯源解決護理法在預防無創正壓通氣患者顏面部壓力性損傷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8):125-128.
[6]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42.
[7] LUSZCZYNSKA A,SCHOLZ U,SCHWARZER R.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multicultural validation studies[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139(5):439-457.
[8] KOLCABA K Y.Holistic comfort: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as a nurse-sensitive outcome[J].ANS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1992,15(1):1-10.
[9] 朱麗霞,高鳳莉,羅虹輝,等.舒適狀況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3):57-59.
[10] 李新敏,白屏.一體化護理模式對產后出血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存狀態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24):160-163.
LAljGwQLQG8Pd6YIbaGT7VG20zewCYysLSnRlg4qdRk=[11] 黃燕,潘麗娟,孫娟.優質護理干預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產婦負面情緒、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和產后出血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9):85-87.
[12] 李曉靜,丁如梅.溯源解決護理法在腎移植術后早期腹脹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7):77-79.
[13] 黃麗冰,郭明莉,季偉.家庭賦權護理模式對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率及產婦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9):2952-2955.
[14] 金杏,田演嬌,劉文娟,等.基于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的分級護理聯合AIDET溝通對高危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0):181-184.
[15] MERLUZZI T V,PUSTEJOVSKY J E,PHILIP E J,et al.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self-efficacy in cancer patient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Psychooncology,2019,28(9):1781-1790.
[16] 尤愛軍,李婭欣,鄭亮.心理壓力、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對醫學院校研究生自殺意念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42(3):388-395.
[17] 秦發偉,劉美鳳,李福霞,等.慢性病自我效能感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疲乏和社會支持間的中介作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2,28(5):596-601.
[18] 任優梅,張卿,彭金亮.識癥急救護理聯合溯源性心理疏導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7):52-54.
[19] 孫曼,侯晨穎,何雪敬,等.妊娠壓力和社會支持對妊娠晚期孕婦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1):60-63.
[20] 張盈,孫芳,朱丹.以照護經驗為導向的預見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和情感狀態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116-118.
(收稿日期:2024-02-12;修回日期:2024-10-10)
(本文編輯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