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李文正,曾任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岳北村黨支部書記,現為岳壁鄉岳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岳北村長山藥小鎮負責人。李文正是土生土長的平遙縣岳北村人,他感受過岳北村深厚的鄉土人情,目睹了近年來岳北古村的歷史變遷。在高樓林立的今天,他依然牽掛著兒時故土。輾轉多年,不忘來處,返鄉謀事,他傾盡所能返農助農,同時將年華奉獻給千年的鄉土文化,賡續文脈根源,守候古村記憶。
追溯農耕歷史 傳承農耕鄉情
岳北村歷史悠久,北魏正光年間有并州太原郡平遙縣樂壁,唐代時記載稱樂壁,宋代人們因“樂”字多音“岳”,改為岳壁,后到明代又因人口擴增,村莊逐漸擴大,遂將岳壁分為北、中、南三截,該村在北為岳北。山西是山藥的原產地,《中國藥典》記載,長山藥分布主產地在海拔150~1500米之間的砂質土壤,平遙長山藥原為山西地方品種,后引種到河南、山東等地。兩千多年前,《山海經》記載“景山,北望少澤,其草多薯蕷”,文中所指景山,就在山西境內,山西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半干旱氣候,溫和干燥,四季分明。夏炎熱、冬嚴寒,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適宜的生長環境造就了口感極佳、營養豐富的平遙長山藥,形體小,肉質白嫩細膩,口感軟、糯、綿,還可以制成沙棘山藥、拔絲山藥、山藥枸杞小米粥等。平遙長山藥是歷史悠久的著名特產,為地理標志產品,平遙也被稱為“長山藥之鄉”,尤以岳北村一帶所產的長山藥質地優良。2019年5月20日,中央電視臺第七頻道農廣天地欄目播出紀錄片《窖藏長山藥》,該紀錄片拍攝了岳北村長山藥的種植、貯藏以及長山藥獨特的口感,擴大了岳北長山藥的知名度。
李文正1987年起在外創業,先后經營過服裝生意、煤炭生意、鋁礬土生意等,他感受到了新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同時目睹了岳北村村落的消退,走過半生,他依然眷戀著兒時的岳北,2012年,他回到故土,致力將古村的一切保留下來,2013年7月,李文正任岳北村黨支部書記,組織編寫了《岳北村志》,為鄉村文化傳承及謀求發展開辟了新篇。《岳北村志》詳細記載了岳北村自北魏以來的沿革史。李文正同時規劃建造三賢館,將岳北村歷史打造成可視的實體展示,也帶動了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三賢館承載著岳北村的歷史變遷,向世界展示著那個時代的領軍人物,詳細講述了長山藥的發展歷史、岳北特色種植的經濟發展,陳列了岳北村近千年來的建筑、習俗、耕種,保留了一個歷史悠久、風情古樸的古村風貌。
名特優新長山藥 集體種植齊發展
長山藥,既是一味健身、扶正養胃的藥材,又是飯桌上的名貴食品。平遙長山藥是歷史悠久的著名特產,為地理標志產品,平遙也被稱為“長山藥之鄉”,尤以岳北村一帶所產的長山藥質地優良。《神農本草經》記載,“味甘,性溫,主養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可起到人參所發揮不到的療效。岳北村種植長山藥歷史悠久,質地優良,以條長莖粗、皮薄、質細著稱而聞名遐邇,該長山藥又被稱為“中國小人參”,是待客的名貴食材,經廚師加工后的拔絲山藥、蜜餞山藥,可謂之獨具一格的佳品。為了振興岳北村的經濟發展,2017年,在李文正的帶領下,岳北村長山藥開始規模化種植,2018年,長山藥種植股份經濟合作社正式成立,李文正任理事長。
公司現有基地100畝左右,畝產2噸,每年產量大約200噸,為了貯藏長山藥,2020年,岳北村建成了大型恒溫庫,延長長山藥保存時間到兩年。為了保證長山藥優良品質,長山藥脫水全過程無硫磺熏制,采用烘干脫水。發展特優產業,增加就業崗位,岳北村長山藥產業種植涉及農戶70戶,帶動40人在基地、廠房工作,采用機械化設備生產,全自動化操作,將生產成本降低。通過挖掘農產品精深加工,創新推出飲品、速食產品,將長山藥的市場價值提升比市場價高出3~5倍,通過采取揚長避短的戰略,帶動特優產業發展,村民致富。藥食兩用的長山藥,壯大了集體經濟,帶動了當地百姓收入,號召村民返鄉,留住青年人才。李文正還研發出了長山藥康養系列,結合當今市場形勢,用產品沖擊市場,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2021年5月,所有設備投入使用,儲藏量150噸的庫房建成6座,通過抖音平臺、回頭客等的銷售渠道,現今長山藥類產品總銷售量20多萬斤,岳北村的長山藥漸漸有了名氣,被授予“名特優新”“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稱號,岳北村也成了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打造現代村居 建設風情岳北
李文正在職期間,組織開展捐資辦學、幫扶貧困學生,支持和發展文化教育工作,讓村里兒童有學上,隨后成立了“岳北村紅白理事會”,引導村民除陋習樹新風,形成良好的紅白事宴風氣,引導村落規范文明。李文正還帶頭改造修建村中的“U”型渠、加固維修水庫壩堰、硬化田間通道、更換高灌澆地暗管,為農業生產和發展提供后勤保障,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時組織新建了岳北居民小區、安裝并接通了天然氣管道,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籌劃土地,興建了岳壁鄉敬老院并擔任院長,為全鄉高齡孤寡老人提供了舒適的養老場所。
在政策法規上,他帶頭實施了全村土地確權工作和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岳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促進了全村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村里實行了網格化分片管理。
不僅要豐富村民的生活,更要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村貌,他牽頭開展拆違治亂活動、綠化了境內平孟公路,修建岳北村牌樓,重修村委大院,凈化村莊環境、美化村容村貌,成立便民服務中心、文體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室、安裝了便民健身活動器材,為村莊文化建設和村民文化素質提升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這一番改造下,岳北村黨支部連續多年被市、縣、鄉政府評為先進黨支部,岳北村多次被評為先進村、文明村、小康村和先進文化建設單位。
現如今的岳北,不僅保留著古代的傳統建筑:顯慶寺、娘娘廟,彰顯著歷朝歷代岳北村的歷史過往,更添加了許多新時代的現代印記:便民服務中心、圖書閱覽室,這是新時代新面貌的宜居鄉村,集傳統文化、經濟發展后的建筑于一體,讓鄉村生活更和諧自然、舒適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