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河南省新鄉市平原示范區的中農發種業“新麥58”萬畝種子試驗田,3000畝“新麥58”郁郁蔥蔥,隨著春風吹拂泛起陣陣麥浪,一架專業植保無人機在麥田上空來回飛行,開展飛防作業。
中農發種業平原示范區項目負責人陳衛紅時刻關注著飛防動態。
2023年9月,中農發種業與新鄉市農科院簽署了小麥新品種“新麥58”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以1618.88萬元拿下“新麥58”的生產經營權。
到底是怎樣一粒種,能讓一家企業花費如此高額的價錢拿下生產經營權?
陳衛紅說,“新麥58”存在五大明顯優勢:超強筋、高產、抗倒伏、抗凍抗寒、抗逆性強。這一品種解決了“高產不優質,優質不高產”的優質麥育種難題,同時,它的超強筋特征完全可以替代進口強筋優質麥,擺L659WuEQ4nkXp5biEi+xvg==脫優質麥“卡脖子”問題。
當前,人們對面粉的需求日益高端化、專用化。面包粉、餃子粉、蛋糕粉等專用粉都需要優質專用小麥,而當前烘焙粉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和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新麥58’的繁育推廣可以很好地填補強筋小麥市場的空缺,對我國優質麥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符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質增效戰略。”陳衛紅表示。
隨著中原農谷的規劃建設,入駐中原農谷的企業與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將成果就地轉移轉化已經成了合作的常態。種企也依托科研院所,形成了一條集品種選育、種子繁育、推廣銷售于一體的種業全產業鏈。
“新麥58”這粒良種,從簽訂合作協議,到在萬畝良田里繁育,中農發種業只花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企業落地中原農谷,對我們來說也是發展戰略的一個產業布局,這里不僅有區位優勢和土壤優勢,還有很強的科研優勢,對我們有著極大的便利和發展優勢。”陳衛紅說。
在有限的耕地上多產糧、產好糧,種子是關鍵。截至目前,中原農谷核心區已先后入駐53個國家級、省級科研機構和74家種企,126個小麥、玉米品種通過國審,“鄭麥379”等5個品種入選2023年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
源源不斷的新良種,讓中原農谷“實現糧食單產提升、打造種業創新高地”的步伐越來越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