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豐富知識的海洋;書,是一把幫我們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猶如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
以書為友,可以明理增智,可以陶冶性情;與書為伴,可以立德修身,可以深化思想。
閱讀上面的文字,請以“以書為友”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思路點撥:這里要抓住關鍵詞“書”“友”。書是我們要讀的書,友是我們所交的朋友,如何把書和朋友扯上關系,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對于關聯詞“以……為……”要充分理解,行文時,同學們可以恰當地引用典故,如“鑿壁偷光”“高爾基火場救書”等,這樣,能增強作文的說服力,亦能使作文更有表現力。
2.數學中有“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相關的定義,告訴我們觀察同一個物體可以從正面、側面、上面等不同角度出發,這樣,看到的形狀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閱讀上面的文字,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從不同角度觀察自己,然后以“重新認識我自己”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思路點撥:學習是為了更好的運用。這里,我們首先要了解有關“三視圖”的數學知識,知道觀察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然后把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東西運用到自己身上,重新認識自己。
我們可以引用蘇軾重新認識自己的事例。如從“蘇軾”到“蘇東坡”,這是質的變化,是一個人從本質上的轉變,需要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
3.很多同學不喜歡寫作文甚至害怕寫作文,極大程度上是因為無從下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同學都有“米”卻無從下手,這是缺少了寫作方法。
數學告訴我們:線由點組成、面由線組成、體由面組成。作文亦如此。我們可以先關注生活中一個感興趣的點,抓住其細節,然后把它組織成一個故事,最后用恰當的語言表述出來。
閱讀上面的文字,請以“我的生活”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思路點撥:“我的生活”是由無數個細節組成的,就像材料中說到的“點”。當我們把生活里每個細節(點)進行組合,讓它變成一條生活的線,串聯起其間發生的故事,就組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生活。
同學們可列舉名人事例予以證明。如“砸缸救人”中的主人公司馬光和他的《資治通鑒》。但要注意,應結合生活實際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真正打動讀者。
【本版由胡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