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成長的人,往往更加堅韌和勇敢。
張藝瑄一出生,就患有罕見的先天性白化癥。他的眼睛、皮膚、毛發等都呈白化現象。由于身體對陽光很敏感,他不能待在太陽下;因眼睛弱視,從上小學開始,他只能用望遠鏡看黑板,拿著放大鏡看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2024年7月,卻以688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消息傳出,他的勵志故事,激勵了無數人!
“月亮的孩子”,只是翅膀不一樣的天使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著淡金或白色的頭發、白皮膚,甚至連瞳孔和虹膜的顏色都是淡淡的。他們向往明媚的生活,卻畏懼陽光,只有在沒有太陽的夜晚才會覺得自在。因此,他們被稱為“月亮的孩子”,而張藝瑄就是其中一員。
張藝瑄2006年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父母都是普通職工。他自從出生就很特殊,別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黑色的頭發和黑眼睛,可張藝瑄剛從媽媽肚子里出來,就患有一種“怪病”。出生大概七八天后,張藝瑄身上的皮膚明顯發白,頭發也是白白的。
醫生說:“這孩子患有白化癥。這是一種皮膚及其附屬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先天疾病,患者的眼、皮膚、毛發等部位呈白化現象,而且存在弱視等癥狀……”這種病的發病率在1.8萬分之一左右,盡管沒有生命危險,卻會給孩子未來的生活帶來種種不便。
張藝瑄的父母聽后大吃一驚,一時不知所措。張媽媽覺得自己孕期和分娩期間并無異常,孩子也足月出生,怎么會得這種罕見病呢?更令人難過的是,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進行對癥治療,減輕病癥和痛苦,以及通過物理方法,如遮光等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
好在張藝瑄的智力發育正常,沒有其他先天畸形,這讓家人松了一口氣。但張藝瑄的父母在照顧兒子時一點都不敢馬虎,白化癥患者的皮膚和眼睛對陽光都很敏感,不能在太陽下待太久,否則就會“受傷”,因此,家人總是不讓他亂跑。
有一次,張藝瑄偷偷到外面玩,受陽光照射1小時左右。回到家后,媽媽吃驚地發現,兒子全身紅腫、痛癢,后來上半身從肩膀到胳膊再到十根手指、整個后背,都布滿了小水泡。夜里,這些水泡開始潰爛,張藝瑄渾身又癢又疼,哭鬧了一夜。有了這次的教訓,爸媽再也不敢讓張藝瑄到外面曬太陽了。如果他想出去玩,媽媽就在晚上陪他散步。
父母擔心張藝瑄微弱的視力進一步受損,時刻提醒兒子只要能看清,就不要再靠近。可張藝瑄總是不自覺地跑到電視機前看屏幕,為此沒少挨父母批評。他常常因此落淚,但又表達不清楚為什么要近距離看電視。想想孩子實在是因視力太弱看不清楚東西,媽媽知道自己著急責怪他了,不由心疼地把兒子摟在懷里流淚。
上幼兒園時,張藝瑄有了一頭銀白色的頭發,像頂著一頭白雪花,臉上的皮膚也十分白。因為和別人不一樣,他被大家視為異類。小朋友們看到他有點害怕,不敢和他玩。走在路上,不少人也會投來好奇的目光,盡管沒有任何惡意,卻仍讓張藝瑄如芒在背,很不自在。
更令他討厭的是,有人甚至會上前詢問:“這孩子為啥長這樣?”媽媽就耐心地向人家解釋。每當面對這樣的情況,張藝瑄是排斥的,經常感到傷心失落。
張藝瑄的父親性格偏內向,平時少言寡語。媽媽卻性格開朗,說話辦事風風火火,在外人面前從不回避孩子的病。她對兒子說:“沒什么大不了的,‘月亮的孩子’是翅膀不一樣的天使!”
媽媽還對兒子說:“你的頭發、白皮膚雖然比別人白,但是并不丑。視力雖然弱,但眼睛是清澈、明亮的,很美!只要你努力學習,長大后完全可以比正常人更強!”張藝瑄聽了非常高興,他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
用望遠鏡看黑板,拿著放大鏡看書
在家人的鼓勵下,張藝瑄雖然有了一點自信,但他還是不愿意和人交流。為了消除兒子的自卑感,媽媽經常有意帶他到公園、廣場等人多的地方去玩,引導他去做游戲,與陌生人交談,以此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態,并鼓勵他積極面對生活,努力融入社會。慢慢地,張藝瑄消除了自卑心理,膽子也大了起來。
隨著年齡增長,張藝瑄終于能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現實,不僅習慣了別人異樣的眼光,還能主動熱情地和人打招呼,坐在一起興高采烈地聊天。不少孩子都很喜歡他,經常找他一起玩。
爸媽也不把張藝瑄當作一個特殊孩子對待,從小他就學會了獨立面對生活。起床后,他會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然后刷牙,洗臉,打掃衛生,把室內保持得一塵不染。
張藝瑄知道爸媽平時上班很辛苦,每到星期天早晨,為了讓他們多睡一會兒,他就早早起床準備早餐。張藝瑄先把家里的米洗干凈,燒好稀飯,然后到附近的早點攤買油條或包子帶回家。等爸媽洗漱完畢,熱氣騰騰的早餐就端上桌了。這時,媽媽總會非常高興地夸他:“兒子,你真棒!”很隨意的一句贊揚,卻讓張藝瑄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
平時,張藝瑄最愛聽媽媽講故事。有一個場景令他記憶深刻:皎潔的月光下,娘倆手拉手在月光下漫步、交談,其間,張媽媽總愛給兒子講一些很有趣的故事。但她從來不給張藝瑄講《一千零一夜》之類的童話,她認為這些東西虛無縹緲,容易讓孩子陷入幻想中,而是給兒子講一些接地氣的勵志人物的打拼經歷,比如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還有科技傳奇英雄“鋼鐵俠”等。
張藝瑄最喜歡的一個人,是和自己一樣患有白化癥的英國黑人男子奧約拿。因擁有一身白色皮膚,奧約拿受盡同齡人的嘲笑。歷經心酸和磨難后,他最終成為模特界和時尚界的一顆新星,不僅登上倫敦時裝周,參演了很多藝人的音樂錄像制作,一組有關他的照片還成功登上英國最大攝影展——“英國肖像”。媽媽講的這些勵志故事,讓張藝瑄覺得“世上無難事”,無論做什么,辦法總比困難多。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信念改變了張藝瑄的人生。讀小學前,張藝瑄對彈鋼琴產生了興趣,媽媽立馬為他報名,此后一直陪他練琴并及時鼓勵兒子,這讓張藝瑄信心大增。讀初中時,他完成了一次次突破,已經可以熟練彈奏《克羅地亞狂想曲》等高難度鋼琴名曲了。
其實,白化癥患者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張藝瑄因視力較弱,被老師特意安排坐在第一排,但他仍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后來爸爸想出一個辦法,買了個望遠鏡,上課時,張藝瑄需要使用望遠鏡才能看到老師書寫的板書內容。
讀書時,張藝瑄還需要佩戴放大鏡,為了能看清書本上的字,他幾乎把書貼在臉上。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極易造成眼睛疲勞和損傷。別人很快就能完成的作業,他因為看不清,常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完。
讀初中剛學地理時,張藝瑄一時沒能把南北回歸線搞清楚,放學后就纏著老師問。老師找來一只籃球,讓他以教室燈光為中心演示,結果他一不小心從課桌上摔下來,頭上鼓了個大包,胳膊摔破了皮。盡管吃了苦頭,但總算弄清了這個問題,張藝瑄非常開心。
媽媽說:“藝瑄性格上有點倔,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如果不弄明白,他甚至不愿意吃飯睡覺。”正是因為有這種固執勁兒,從小學到高中,張藝瑄在班里的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異。
平時張藝瑄非常自律,除了課堂上認真聽講,放學后一回到家里就寫作業。閑暇時,他最愛看書,除了課本,他的書柜里堆滿了有關文學名著、科技、唐詩宋詞等書籍。對他來說,看這些課外書太有用了,能幫自己開闊視野,增長很多知識。
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給予張藝瑄很大的幫助和支持,老師會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室外活動,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
688分考上清華,逆襲故事激勵無數人
張藝瑄也和其他男孩一樣,有時候貪玩。有一段時間,他特別喜歡用手機刷抖音,后來覺得太浪費時間,寫不完作業的感覺很痛苦,就堅決不再看了,展現出過人的自律。
張藝瑄特別愛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他對知識總能產生濃厚的興趣。他說:“學習和玩游戲一樣,探索求知的過程中,有樂趣的激勵在里面。”在張藝瑄看來,學習是對自身探索欲望的滿足,揭開困擾自己的謎題,是一件很“爽”的事。
讀高三時,張藝瑄更忙了,早上不到6點鬧鐘就響,哪怕是星期天也從不睡懶覺。平時習慣晨跑的他,還常常督促著爸爸一同晨練。
張藝瑄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在2024年高考中,他取得了688分的優異成績。7月4日這天,張藝瑄多年的夢想終于變為現實,他被清華大學強基計劃錄取!
爸媽聽到這個好消息,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媽媽當即給了張藝瑄一個大大的擁抱,瞬間已經淚流滿面,她知道這18年來,兒子受了太多的委屈,吃了太多的苦。
看到這一幕,爸爸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他一方面真心為孩子高興,多年的努力付出總算有了回報;另一方面感到如釋重負,之前的擔憂、焦慮和期待,一瞬間化成了滿心欣慰。
張藝瑄說:“雖然爸爸不善言辭,但他對我的愛是深沉的。爸爸經常喜歡回憶我長大的細節,說我小時候晚上醒了睡不著就開始哭,于是他就把我抱起來,在地上一圈一圈地走,直到把我哄睡,放下熟睡的我,自己再上床睡覺。盡管這些事在我的腦海中一點印象也沒有,但我總能想象出那個畫面。”
張藝瑄一直記得,小時候學騎自行車,爸爸擔心地為他扶著車把,手一直不敢放開;冬天上早自習,天還沒亮,爸爸總是會把他送到有路燈的地方再回家;高三下晚自習回家,突然下起大雨,爸爸冒著大雨來接他,結果父子倆都淋成了落湯雞……
讓張藝瑄高興的是,“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得知情況后,馬上決定將他納入“夢想+大學生助力計劃”,并聯合山東大眾網、菏澤電視臺,為他頒發了10000元勵志獎學金。
如今,張藝瑄即將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未來他希望能繼續讀研、讀博深造,在他最感興趣的數學領域,成為一個行業的佼佼者。
張藝瑄的勵志經歷在網上傳播后,引起轟動,激勵了無數人。一位網友留言:“視力因疾病受限,卻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張藝瑄的勵志求學路,讓我們感受到了樂觀、勇敢和堅持不懈的力量。”
一位青島白化癥女孩在網上向張藝瑄傾訴,過去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是獨來獨往,孤獨是她的朋友。她不敢請人來家里做客,不敢在快遞單上寫具體門牌號,睡覺不敢關燈,在她模糊的世界里安全感無從談起,甚至曾經陷入抑郁。自從看了張藝瑄的故事,她對生活又有信心了。接下來,她準備做一名盲人調律師。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未來會越來越好。
在逆境中成長的人,往往更加堅韌和勇敢。張藝瑄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無論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只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夠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和成就。讓我們為這位自強不息的18歲少年點贊,也為所有在逆境中追求夢想的人加油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