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給愛人發消息,對方卻長時間已讀不回;給愛人打電話,卻被告知“有什么事以后再說吧”,然后就沒了下文;你迫切地和愛人分享一天的喜怒哀樂,對方卻愛搭不理,用“嗯”“哦”敷衍了事;每逢節假日,你精心策劃,對方卻意興闌珊……
面對冷落,與其胡思亂想,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不如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朋友的老公因為職業需要,平時非常忙,手機時常要上交。他可以半個月不聯系自己的妻子,覺得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時他甚至能“消失”大半個月,讓朋友非常擔心和掛念。后來,朋友在他回家休假時,跟他當面溝通,直截了當地表達了希望獲得關注、獲得情感聯結的需求。朋友甚至要求老公給自己發作息表,方便兩人騰出時間來聯系。
在妻子的具體指導下,直男老公這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長期以來冷落了妻子。回崗位后,他一有空就會給妻子打視頻電話,忙的時候也會提前說一聲,偶爾回家,即使很困很累,也會閉著眼睛和妻子聊聊天。
情感中有種關系叫三角關系,這里的“第三者”,并非指外遇對象,而是指孩子、工作等。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這樣的情況:妻子因為要照顧孩子,拒絕了陪老公看球賽的請求;丈夫因為要拿下新項目,連續加班好幾天,冷落了妻子。面對這類無意的冷落,應該采取理解和寬容的態度,不要隨口指責,更不應動不動就提離婚。但也要承認和正視自己因被冷落而產生的不滿情緒,清晰而真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愛商》這本書里,有這樣一句話:“關系中的傷害和沖突往往來自彼此的需求沒被看到,或沒被滿足,或者滿足的方式不對。”

不壓抑自己的需求,心平氣和地向伴侶表達訴求,讓對方在恰當的時機做出補償。
不回避問題,勇敢地表達自己遭受冷遇后的心情,獲得對方的理解,并詳細、合理地說明希望伴侶接下來怎么做。在表明自己需求的過程中,也多給伴侶反饋或回應的機會,避免對方誤解,最終實現有效溝通。
在電視劇《幸福二重奏》里,顧曉楠是一位家庭主婦,包攬了家庭中的一切瑣事,24小時待命,在家里當著廚師、保姆、按摩師、護工、會計、清潔工等。
丈夫董博宇一方面享受著妻子的付出,一方面認為妻子只會吃喝玩樂,整日無所事事。董博宇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為了拿下大項目,他不惜用各種手段討好女客戶,雨天接送,送護膚品,鞍前馬后送關心。對家庭則不聞不問,長時間冷落妻子。
在這段婚姻里嚴重缺乏安全感的顧曉楠查看丈夫的手機,意外看到女客戶發來的敷面膜的自拍照,她合理懷疑丈夫出軌,并跟蹤丈夫。在得知丈夫送女客戶回家,并在其家中逗留時,顧曉楠徹底崩潰了。她找到女客戶對質,對方說只是把董博宇當弟弟看待。
董博宇得知此事,不分青紅皂白甩了妻子一個大耳光,甚至提出離婚。顧曉楠氣得回了娘家,重操舊業,當起了跳舞老師,還考取了相關資格證,備受家長和學員的好評,整個人變得愈發自信,不再是患得患失的金絲雀。之后,顧曉楠開始創業,開辦舞蹈培訓機構,也有了自己的圈子,不再圍著丈夫轉。丈夫這才意識到工作不是最重要的,家人才是。
蔣勛在《孤獨六講》中寫道:“成熟的愛是倚靠不是倚賴,倚靠是在你偶爾疲倦的時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賴則是賴著不走了。”
別把伴侶當成救世主,生活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如何構建。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意思是生活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所決定。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以通過自我的努力,去掌控屬于自己的生活。
不被愛情和婚姻束縛住手腳,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有選擇的權利。
電視劇《心居》中,顧昕從來都不把妻子當回事,娶葛玥只因她是局長的女兒,是自己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妻子懷孕,顧昕不聞不問,每天打著“工作忙”的幌子去幽會情人。葛玥一個人去做產檢,當媽媽問起是否有顧昕陪著產檢時,她都要撒謊表示丈夫陪伴身側。顧昕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軌偷腥,刻意冷落她,她也忍氣吞聲。
葛玥會精心打扮自己,卑微地懇求丈夫抱抱自己,可丈夫卻連頭都不抬,直接把她當空氣。為了挽回感情,她甚至這樣說道:“我哪兒做得不好你告訴我,我改。”
這段有毒的關系,讓葛玥無數次陷入內耗,陷入自我懷疑中。其實,不管在一段感情里陷得有多深,都要有轉身就走的勇氣。沒有人會從早忙到晚,人都不會冷落自己喜歡的人,道理人人都懂,不過是有人喜歡自欺欺人罷了。不要在該斬斷感情時,去回憶曾經相愛的點滴,別用你的喜歡,給渣男鍍上一層金光。
《分手心理學》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心理學測算,離婚所帶來的壓力僅次于喪失重要親人,排名壓力問題第二。”
遠離你在乎的人,可能過程會很痛,但一定要下定決心,長痛不如短痛。請相信時間是治愈一切的良藥,找到事情做,讓自己忙碌起來。找到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諸如找朋友、父母、伴侶傾訴等。刪除對方的一切聯系方式,扔掉和對方有關的東西,眼不見為凈。遠離不值得的人,遠離不值得挽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