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遇繪畫,源于小學三年級那次不經意間的邂逅。那天放學后,留校等候家長的我感到無聊,便跟著兩位學國畫的同學去了畫室。我坐在一旁,靜靜地、癡癡地看著同學作畫。她們的畫筆輕盈地在紙上舞動,山水、花鳥、魚蟲,一幅幅精彩的圖景徐徐蕩漾開來。我驚羨于她們嫻熟的畫技,從那天起,通往畫室的小徑就印上了我的足跡。我在畫室中穿梭,幫同學換水,準備畫材。張老師見我有如此興致,便問我是否愿意來這里學畫。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從那時起一直到六年級,我與兩位畫友放學后便一起到這里學習。我漸漸地學會了國畫中的山水、花鳥、魚蟲,也嘗試了彩鉛、油畫等新畫法。年歲更迭,筆起筆落,繪畫為我的童年涂抹上鮮麗的色彩。
上了初中,我在素描老師湯老師的指導下,從畫幾何體到畫靜物,再到上色彩,于畫布上描繪萬千光影。盡管因為升學考試的壓力,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畫石膏和人體,但繪畫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孤單的時候陪我消磨時光,在我傷心的時候為我排憂解難,它不離不棄地陪伴著我,經歷了成長路上的風風雨雨。
學習的節奏越來越緊湊了,我再也抽不出時間系統地學畫了。但在課余閑暇時,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拿起畫筆,或是信手涂鴉,或是細細臨摹。不知不覺地,我有了整整五本自己的畫冊。有時候我翻看著畫冊,不由得感嘆自己原來已經堅持了這么久。
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下午,那個靜靜地坐在畫室里看同學畫畫的女生。那時候的她或許不敢相信,一次心血來潮的探訪會化作長年累月的堅持。或許,這就是所謂熱愛吧。人們會因為熱愛而專注于一件事,再怎么忙碌都會給它留出時間,不離不棄地與它相伴。
流年似水,丹青為伴,唯有熱愛和堅持不被辜負。一幅幅畫作勾勒出遠近高低、五彩斑斕的世界,記錄了成長途中如詩如畫的風景。
指導老師:陸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