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卡是從煙盒上剪下來的,是煙盒的一部分。煙卡游戲看似簡單,但其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危害。不少學生沉迷煙卡游戲,甚至有人在課堂上偷偷疊制煙卡,影響學習。更嚴重的是,煙卡游戲中的香煙盒往往會激發學生對煙草的好奇心,有些孩子甚至會模仿吸煙行為。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階段,這個時期的健康選擇將對成年后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煙卡作為一種帶有游戲性質的物品,因其收集性和稀缺性,可能誘發青少年的攀比心理甚至賭博行為,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行為方式、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為何青少年易被煙卡吸引?青少年如何向煙卡說不?
青少年被煙卡吸引涉及心理、社會、廣告促銷等多方面的因素,且這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第一,青少年處在自我認知和自我身份探索的關鍵時期,他們渴望被視為成熟和獨立的個體。對一些青少年來說,煙草制品可能代表一種“成人感”,是一種向周圍人展示自己已經長大、不再是孩子的方式。有的青少年不了解吸煙有害的相關知識,對于煙卡缺乏警惕性。而且,青少年的好奇心較強,他們可能出于對新事物的好奇,開始接觸煙卡。
第二,青少年本身處于模仿行為的高峰時期,為了融入同伴群體或得到朋友的認同,他們會參與煙卡游戲,以避免被排斥。
第三,包裝和宣傳對煙卡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四,情緒和壓力的釋放也是青少年易被煙卡吸引的理由。

要幫助青少年遠離煙卡的誘惑,需要從個人意識、家庭教育、學校管理和社會治理四個層面進行全面干預,形成合力。
第一層面:個人意識
青少年要了解煙卡的危害,認識到它不僅可能誘導吸煙,還可能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青少年可以通過參與講座、觀看相關教育視頻等方式,了解煙卡可能帶來的不良風險和對健康的不良影響。青少年應培養其他健康的興趣愛好,如運動等,以轉移對煙卡的關注。同時,增強自控力,拒絕收集和使用煙卡,并主動向同齡人宣傳煙卡的危害,形成良好的影響力。
第二層面:家庭教育
父母應以身作則,不在孩子面前吸煙,也不要將煙卡或廢棄煙盒隨意放置在家中,以免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與孩子保持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校內外的動態,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其抵御誘惑的能力。如果發現孩子對煙卡產生興趣,應及時與孩子溝通并引導他們認識到潛在的危害,鼓勵孩子參與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以便培養他們的多元興趣。
第三層面:學校管理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規定學生不得攜帶煙卡進入校園,并明確一旦發現有玩煙卡的行為,將進行教育引導并通知家長。學校應開展與吸煙危害相關的科普教育,利用健康講座、班會、社團活動等多種形式,向學生講解煙卡和煙草的危害,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理念。此外,學校還可以豐富課余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積極向上的社交機會和興趣培養渠道,減少他們對煙卡的關注。
第四層面:社會治理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煙卡市場的監管,防止煙卡產品向未成年人擴散。控煙主管部門、市場監督部門需要聯手打擊非法售賣煙卡的行為,特別是在網絡平臺上的違規銷售行為。嚴禁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清除網絡上的煙卡售賣信息,減少青少年接觸煙卡的機會。
此外,相關部門應強化對煙草廣告和促銷活動的監管,杜絕任何形式的煙卡推廣行為。社會各界也應加強對青少年遠離煙卡的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過青少年的自我認知提升、家庭的密切關愛、學校的嚴格管理,以及社會的有效監管,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青少年,讓他們遠離煙卡的誘惑,在無煙、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只有多方協作,才能為青少年打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成長環境。
個人堅定立場 青少年可以利用當下豐富的新媒體技術及資源,通過主動閱讀相關書籍及資料、觀看科普視頻、參加專題講座等,了解煙草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危害,在面對吸煙誘惑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父母做好榜樣 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吸煙,就會導致子女“有樣學樣”,子女吸煙的比例明顯增加;如果父母帶頭戒煙,同樣會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尤其是激發他們的戒煙意愿。研究發現,健康行為具有強大的代際傳遞性,也就是說,家庭環境引導孩子出現的行為可以持續一生。父母要帶領孩子一起,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學校加強監管 老師群體和無煙校園管理是兩大關鍵。一方面,老師吸煙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青少年易受同齡人的影響。如果校園管理有疏漏,很多青少年出于從眾心理,可能會跟同學一起吸煙。學校可以通過設置健康教育課程、鼓勵同伴教育、加強禁煙管理等方式,讓學生遠離煙草。
社會共建無煙環境 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嚴格控制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以及加強公共場所無煙環境建設及無煙文化倡導,都是為青少年建設無煙環境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