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節,對于爺爺、父親和我來說,都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爺爺出生在20世紀20年代。爺爺15歲那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一下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為了保家衛國,爺爺毅然投身于抗日戰爭的行列中。他說:“那時候,馳騁沙場,槍林彈雨,場面激烈又危險,隨時都會犧牲。但為了保衛國家,我們從沒想過生死,心里想得最多的,就是要打敗敵人,把敵人趕出中國!”
194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爺爺因戰功累累,被邀請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了慶典活動。爺爺說,當嘹亮的國歌響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興奮得淚流滿面。爺爺說,那一刻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最難忘的時刻,因為那是他度過的第一個國慶節!此后,每年的國慶節,爺爺都會拿出自己的軍裝,將其疊放整齊,然后面向東方敬禮,并注目良久。
雖說爺爺是老一輩的革命家,但爺爺并未接受國家給予他的職位和待遇,而是攜妻帶兒回歸故里,過上了“晝出耘田夜績麻”的農耕生活。生活雖然清貧,但爺爺總會樂呵呵地說:“只要世界和平、國富民強,這就是幸福!”
到了父親這一代,國慶節就是農忙節,是豐收節。父親說,在他的印象里,每年國慶節都得幫助爺爺收稻谷、剝玉米、拔花生、挖紅薯……忙得不亦樂乎。那時,他常常因勞累過度而腰酸腿疼。所以,每年的國慶節,他既盼望又害怕。不過,如今要是問父親會如何過國慶節時,他會毫不猶豫地說:“去勞動,因為民以食為天嘛!”
然而,到了我這一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大幅提升,慶祝國慶節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如捧讀詩書度國慶、國慶七日游、國慶玩漂流、國慶開派對、國慶辦婚禮……所以,每年國慶節一到,我要么去參加同學的聚會,要么去參加朋友的婚禮,要么就是約上三五好友到某個名勝古跡旅游。
我們一家三代人慶祝國慶節的方式都不一樣,但就是這不一樣的慶祝方式,折射出了人民的幸福、祖國的繁榮!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