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專注于當下、接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狀態。心理學家喬恩·卡巴特-津恩是正念減壓療法(MBSR)的創始人,他將正念定義為“有意識地、不帶評判地關注當下”。通過正念練習,人們可以學會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逐漸減少對過去和未來的過度關注,從而減輕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
對于初學者來說,開始正念練習并不難,但需要持之以恒,具體包括——
(1)選擇合適的環境和姿勢: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確保在練習期間不被打擾,并關閉手機或其他可能干擾自己的電子設備。
(2)設定時間:作為初學者,可以從每天抽出幾分鐘進行正念呼吸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熟練度的提高,再逐漸增加練習時間。
(3)專注于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注意呼吸的感覺,它是如何進出你的身體的。如果發現注意力開始漂移,溫柔地將它帶回到呼吸上。可以使用簡單的正念呼吸法,如腹式呼吸或數息法。
(4)接納自己:在練習過程中,不要對自己進行過多的評判。接納自己的一切感覺,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5)堅持練習:正念是一種技能,需要時間和耐心,效果不會立竿見影,即使每天只有幾分鐘,也要盡量保持練習的習慣,不要因為初期的困難而放棄。可以考慮記錄自己練習正念的體驗,包括感受、挑戰和進步。每天堅持練習,逐漸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得更加穩定,對生活的態度也會更加積極。
正念療法的實踐方法涉及多種技巧和活動,目的都是培養個體對當前經驗的全面關注和接受。
(1)正念呼吸:這是正念練習的基礎,也是一種入門級的正念練習。在正念呼吸中,個體專注于自己的呼吸,覺察每一次呼氣和吸氣的感覺,包括觀察呼吸的節奏、深度和質量。當注意力偏離時,個體需要溫柔地將其引導回呼吸上。
(2)正念冥想:一種更深入的正念練習,可以在一天中任何時間進行,每次大約10~20分鐘。找一個舒適的姿勢坐下,閉上眼睛,專注于當下的感覺。你可以關注呼吸,也可以關注身體的感覺。關鍵是保持對當下的察覺,不對任何感覺進行評判。
(3)正念聽力:在這個練習中,個體專注于聽取周圍的聲音,如鳥鳴、交通噪音或他人的談話。覺察聲音的來源、質量和變化,不對聲音進行評判或反應。
(4)正念行走:一種結合運動的正念練習,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緩慢的行走,注意每一步的感覺,注意腿部肌肉的運動。行走時可以保持對呼吸的察覺,讓每一步都充滿意識。
(5)正念視覺覺察:選擇一個視覺對象,如一朵花或一幅畫,然后仔細觀察它的形狀、顏色和細節。當注意力偏離時,溫柔地將其引導回來,專注于視覺對象。
正念療法的應用范圍廣泛,不僅適用于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干預,還可以用于改善人際關系、提高自我意識和情緒管理能力等方面。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其顯著療效已在臨床實踐中被廣泛證實。例如,一項針對廣泛性焦慮障礙(GAD)的研究發現,經過8周的正念基礎認知行為療法后,參與者在焦慮癥狀的改善上表現出顯著的進步。另一項關于驚恐障礙的研究顯示,參與者在接受正念療法后,不僅驚恐發作的頻率和強度有所減少,他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總而言之,正念療法作為一種經科學驗證的心理干預手段,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應對焦慮的策略。通過正確地學習和實踐正念,我們不僅能減輕焦慮癥狀,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更加平和、清晰的心態。正念之旅是個人的探索之旅,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段旅途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平靜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