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消費者選擇了鳳凰自行車產品。
經歷了兒時坐在父親的二八自行車橫梁上的時代,騎著山地車去上學的時代,直到如今遍地是共享單車的時代,自行車轉動著屬于時間的輪子。
今年五月,第三十二屆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在上海舉辦,來自全球1500余家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電動車及零部件企業同臺競技,其中作為中國自行車“鼻祖”的上海鳳凰自行車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騎行愛好者的目光。
上海鳳凰自行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中國第一家自行車車行同昌車行,至今已走過百年。可即便有歷史文化情懷加成,隨著商業業態的更新,這家中華老字號也需時刻保持“年輕力”,在變與不變之中堅持“突破、潮流、競速”的品牌理念。
近年來,上海鳳凰打破原有的產業地域格局,推出細分新品牌、加速出海、深耕電商。
1958年,上海的267家小型工廠進行了合并,成立了上海自行車三廠,這正是后來為人熟知的上海鳳凰自行車廠的雛形。不久之后,“鳳凰”這個品牌迅速成為了家家戶戶耳熟能詳的自行車標志,需求旺盛。在20世紀70年代的城市鄉村,“鳳凰”牌自行車幾乎無處不在。
在商店中,上海鳳凰自行車常常占據最顯眼的位置,是消費者選購自行車時的首選。“鳳凰”被視為吉祥與尊貴的標志,甚至成為新娘出嫁時的重要嫁妝之一。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出口的自行車中有三分之一是上海鳳凰牌的。
1993年,上海鳳凰自行車公司完成了向股份制公司的轉變,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了A股和B股,成為上市公司。同一年,上海鳳凰的年產量突破了500萬輛,達到了523萬輛。公司采取了以自行車業務為主導,多元化發展的策略,涉足了工程塑料、酒店管理以及國際貿易等領域,業務發展十分順利。
然而,在這一系列輝煌成就的背后,上海鳳凰的發展勢頭卻逐漸減弱。根據上海鳳凰股份1999年的年度報告,從1997年到1999年,上海鳳凰的市場份額連續下滑,分別減少了21.6%、17.4%和14%。即便整個市場在不斷增長,上海鳳凰卻未能再次展翅高飛。
早在2001年,上海鳳凰就開始生產和銷售電動自行車,這本應是其一個新的戰略機遇。但由于管理層的領導力不足,上海鳳凰在電動自行車領域的嘗試顯得猶豫不決,始終未能在市場上取得顯著的成績。
新的市場拓展并不理想,而傳統市場又面臨著競爭對手的擠壓。在這樣的夾縫中,上海鳳凰一直未能實現飛躍,打開新的局面。

作為“自行車大國”,自行車與縫紉機、手表、收音機曾被列為國人安家立業“四大件”。不過,隨著出行方式的變遷,中國自行車產量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頂峰后便輝煌不再。
以北京市為例,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的調查,80年代自行車占北京整體交通量的68%,而到2014年這一數字降到了12%。
行業“夕陽”之下,上海鳳凰開始多元化拓展業務,不僅自行車業務漸漸讓位于電動車、轎車零部件,甚至轉向房地產開發等業務,一度更名為金山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才變回現名。目前除生產銷售自行車、助動車、兩輪摩托車等之外,還進行房地產開發、物業、倉儲、物流經營管理等業務。
就在上海鳳凰徘徊于轉型和堅守選擇之際,共享單車產業出現讓自行車行業老樹煥發新枝,中國產業信息網顯示2017年國內自行車行業產量達到了8996.67萬輛。
就在當年,ofo運營方東峽大通與上海鳳凰自行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東峽大通將在未來一年時間內向上海鳳凰自行車采購不少于500萬輛單車。依靠ofo的大筆訂單,上海鳳凰2017年自行車的生產與銷售業務收入為11.42億元,同比增長57.42%。
不過此后,ofo付不出尾款,嚴重違約。
2018年,車財兩失的上海鳳凰拿起法律武器,把ofo的運營方東峽大通告上法庭,要求償還6815.11萬欠款。經歷數月后,上海鳳凰收到東峽大通凍結的2804.05萬,然仍有大量欠款未得到歸還。
同年,上海鳳凰營收下跌46.68%,虧損1368萬。為斷臂求生,上海鳳凰不得不出售旗下企業30%的股權,才勉強過關。
失去“小黃車”的上海鳳凰,如何求生呢?
上海鳳凰相信,隨著全球自行車市場的回暖以及國內自行車消費的升級趨勢,自行車行業的生產和銷售規模將會逐漸擴大,行業的盈利能力也將隨之恢復并增強。
尤其是集智能化、科技化和運動化于一體的電助力自行車,預計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這將極大地促進自行車行業的轉型與升級,并顯著提高行業的利潤水平。
近年來,上海鳳凰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了產品結構,并加強了科技創新,推出了包括山地車、公路車以及電助力自行車在內的新產品,不僅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還增強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優化了產品線。
此外,上海鳳凰也在不斷地推進傳統批發渠道、實體零售店和電子商務渠道的整合,通過線上線下的協同作用,穩固了銷售的基本盤面。
在營銷策略上,上海鳳凰積極利用線上平臺,加快在抖音和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的布局,探索直播帶貨和流量經濟等新型電商模式。
與此同時旗下“FNIX”品牌通過與“英雄聯盟”知識產權(IP)的合作等方式,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深度。
公司還組織了諸如2024年“鳳凰杯”自行車趣味挑戰賽和2024“鳳凰杯”上海灣區自行車定向賽等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
通過這一系列針對年輕消費者的策略,公司實現了利潤與流量的雙重收獲。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鳳凰正強化高端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強線下渠道的建設,旨在創造更佳的線下購物體驗,為高端自行車的銷售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最新的統計數字表明,歷經數十年的市場考驗,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正在迎來其海外出口業務的新一輪高潮。
自2020年開始,上海鳳凰自行車憑借著其出色的產品品質和持續創新的設計理念,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高度的認可。
特別是在2020年到2024年這段時間里,公司成功地從國內市場的局限中脫穎而出,實現了向國際市場的轉型,海外銷量連創新高。
數據表明,在2020年的前10個月,上海鳳凰自行車的全球銷量打破了1994年創下的歷史紀錄,達到了令人矚目的550萬輛,且這一數字仍在不斷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雙十一”期間,通過電商平臺售出的數量達到了25萬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8%。
這樣的業績不僅體現了上海鳳凰自行車在全球市場中的強大競爭力,同時也反映出大眾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
2020年初,由于傳統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降低,騎自行車成為了多個國家民眾出行的優先選擇,這一變化直接帶動了自行車需求的大幅增加。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機會,迅速調整了生產規劃,加大了對國際市場的投入。
同時,公司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也做出了顯著的努力,確保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此外,上海鳳凰還大力擴展了線上銷售渠道,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增強了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據悉,僅在2023年的某一個月內,上海鳳凰自行車的在線銷售額就達到了52萬美元,顯示出其在海外市場上的強勁表現。
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創新和進步,為全球用戶提供更高品質、更高性能和更好體驗的出行工具,繼續引領自行車行業的發展方向,不斷研發和制造更優質的自行車產品,增強與業內業外伙伴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構建一個更加智能、便捷、專業和環保的自行車生態系統。”
鳳凰自行車,正以新的姿態融入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