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鴿
案情回顧:
近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判決,引發公眾熱議。該案件發生在2024年5月17日早上7點多,周某在普陀區某路口小跑著闖紅燈過馬路時,與騎電動車剛好經過的林某發生碰撞,林某連人帶車摔倒在對向機動車道內。當時,對向機動車道內一輛越野車在綠燈亮起后剛剛起步,一下子碾軋到了倒地的林某。林某經送醫搶救無效后于當天離世。事發后,周某由于害怕,逃離了現場,后經民警電話通知,于當天到交警隊投案自首。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受理該案后,經過審理,最終做出判決:機動車司機無刑責,周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
請問,行人是否能成為交通肇事罪的主體?
律師答疑:
說起交通肇事罪,人們往往會想到各種超速、超載、違規行駛的機動車,很少會想到行人,更不會想到行人還會因交通肇事而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規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由此可見,刑法并未對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做出限制,也就是說,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只要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構成,只要符合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即使是行人,也有可能成為交通肇事罪的責任主體。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分為3個等級:1.因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導致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上述案件中,根據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行人周某在人行橫道內違反交通信號燈規定(闖紅燈)通行,對事故的發生負主要責任;電動車駕駛人林某駕駛電動車在道路上超速行駛,對事故的發生負次要責任;越野車駕駛員在綠燈時駕駛越野車正常通行,對事故的發生無須承擔責任。周某在事故發生后逃離現場,屬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系法定加重處罰情節,應當在3至7年的范圍內量刑。但周某主動到案后如實供述,有自首情節,又符合減輕處罰的條件。因此,法院最終對周某判處2年6個月有期徒刑。
這份判決澄清了人們的一個認識誤區,不是只有機動車駕駛人才會犯交通肇事罪,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等參與到交通中,若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交通事故,同樣可能涉嫌犯交通肇事罪。
“道路連著你我他,交通安全靠大家。”這句話真不是說說而已。律師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安全出行。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