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猜謎語,大家肯定會想到謎面和謎底。謎面是一小段文字,謎底則是打一××。猜謎語是傳統的益智類游戲,它被廣泛地運用在挑戰游戲、傳統節日之中。盡管幼兒們還不識字,但猜謎游戲一直很受幼兒們的喜愛,他們會根據老師或家長口述的謎面去猜謎底,這似乎是固有的、常態的猜謎模式。
傳統游戲固然經典,但面對課程改革的浪潮,我們能否創生出更貼近幼兒的游戲玩法呢?江蘇省課程游戲化的有效推進,不斷更新著教師的課程觀、兒童觀——足夠相信幼兒,但凡幼兒們能想的就讓幼兒去想,能說的就讓幼兒去說,能做的就讓幼兒去做。跟隨這樣的課程理念,我們的猜謎語游戲也在不斷的調整與優化中,只為更貼近幼兒,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思維導圖助力謎面表征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性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性思維正在萌芽。教師說一說謎面,讓幼兒們聽,再進行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可以將聽到的謎面用簡單的圖標畫出來嗎?”這個問題難不倒中大班的幼兒們,于是聽謎面畫圖標的實踐活動開始了。以生活用品謎語“鍋”為例,我們可以和幼兒們進行思維導圖樣式的謎面創作:“半個西瓜皮,口朝上面擱,上頭不怕水,下頭不怕火?!庇變簜儽愀鶕i面文字描述用簡單的圖標“ ”“ ”“↑ ”“↓ ”進行表征,進而根據思維導圖中的氣泡圖進行組合繪制圖標式謎面(見圖1)。
這樣一來,思維導圖樣式的謎面就設計好了,以此類推,幼兒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謎面信息設計與眾不同的謎面了。氣泡圖加入到謎面設計中,沒有幼兒們看不懂的文字,只有幼兒們一看就懂的圖標表征,中間的“?”就是告訴幼兒們需要猜想的物品、動物、植物、工具等,都與這些圖標有關聯,從而引發幼兒們嘗試自我解讀、層層推理與猜想,這大大激發了幼兒們參與猜謎挑戰的積極性。

思維導圖助力推理猜想
謎面設計好了,怎樣猜謎呢?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就讓幼兒們猜,他們確實有點懵。那如何引導幼兒們看圖讀圖、推理猜想呢?我們一步步來實施。
首先看圖說圖——看到了什么?如,看到圖2這張思維導圖謎面,老師會和幼兒們聊圖上有什么,幼兒們會說出圖上有樹、果實、紅色珠子。當幼兒們說出圖標形象時,他們就會鏈接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想各個圖標之間的關系。其次,推理猜想——“?”就是讓我們想一想、猜一猜:什么東西具有這三個特征呢?樹、果實、紅色珠子,幼兒們就會猜想到“石榴”。這樣看圖推理猜想的學習方式非常有趣,幼兒們經常會討論思考,最后推理驗證答案??梢?,思維導圖的運用能讓猜謎活動更加有趣。當然,猜謎游戲可以兩兩合作、小組合作玩起來,比如你說我猜、挑戰猜謎小達人等。思維導圖助力猜謎語,幼兒們尤為感興趣。
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讓幼兒們獲得了設計謎面、推理猜想的許多經驗。那如何將思維導圖靈活運用到猜謎活動中,以發揮幼兒們的主動性,鼓勵他們在猜猜玩玩中大膽思考、勇于創造呢?下面我以傳統元宵節活動為例,向大家介紹思維導圖是如何助力元宵猜燈謎活動的。

以往的猜燈謎是老師或家長說燈謎,讓幼兒們去猜……當傳統節日慶典活動遇上疫情、當家長無法現場參與、當幼兒們不認識謎面漢字……我們的節日活動就該讓幼兒們來參與策劃。我們敏感抓住兒童的生活經驗,放權讓幼兒們大膽嘗試:燈謎由中大班幼兒根據他們熟悉的交通工具、水果、植物、動物、家用電器、不同職業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繪畫設計并寫上序號(見表1)。
然后,師幼合作將琳瑯滿目的謎面和燈籠懸掛起來。謎底需要幼兒看思維導圖進行層層推理才能答對,我們提供猜謎小達人記錄卡,鼓勵幼兒們記下猜出的謎面序號,統計猜對的謎底數量,幼兒們將獲得兌換獎品和摸盲盒的機會。把猜謎活動交給幼兒們去準備、去實施,或年級組行動、或大帶小參與,教師則做好輔助和材料提供等工作就好——元宵猜謎游戲于傳統中又玩出了智慧與創新。
思維導圖助力游戲回想
親歷猜謎活動之后,幼兒們用思維導圖表征出了他們參加元宵節活動的故事。
瑋瑋運用圓圈思維導圖說:“元宵節我們過得真開心,和小伙伴做燈籠、掛燈籠、吃湯圓;謎面也是我自己設計的,我把謎面掛到燈籠下面,這樣大家就可以看著上面的圖猜謎了;我帶著弟弟妹妹們猜燈謎,猜對了好多謎語,還兌換了我喜歡吃的糖果,最后我們還拉了兔燈和小伙伴一起溜兔燈……真有趣!”(見圖3)

溪溪運用氣泡圖按元宵節流程做上序號,她說:“元宵節我們先做燈籠,然后掛燈籠,設計邀請函,送邀請函到中班邀請弟弟妹妹們參與猜謎活動;我們先猜燈謎,比一比誰猜的謎語多、換的糖果多,我得到了三塊糖果,然后帶弟弟妹妹們猜燈謎,我講給他們聽,和他們一起猜燈謎,最后我和小伙伴們一起溜兔燈?!?/p>
思維導圖助力猜謎活動更有趣,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只有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去思考:追隨幼兒的腳步,支持幼兒的想法,放手讓幼兒們去體驗、去實踐,才是真正的放手游戲,幼兒們才是游戲的真正主人,進而游戲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