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著雙拐的俞岱維以孱弱之身,闖出了一條創業成功路。
創業之前做過職校老師,大學期間從開設機織毛衣店開始,誠信經營,厚積薄發,此后又加盟了德國卡柏洗衣連鎖及美國柯達數碼影像……拄著雙拐的俞岱維以孱弱之身,闖出了一條創業成功路。
達者兼善。創業以來,俞岱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累計納稅幾十萬元,并向社會捐款十多萬元。身為南京棲霞區政協委員、棲霞區殘聯副理事長、仙林商會會長的她,2022年又整合資源,匯聚商會內和社會各界慈善力量,創立服務殘疾人的潤殘平臺,帶領殘疾朋友共同致富。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2024年一個秋日的午后,筆者來到卡柏洗衣連鎖店,潔白的前臺、兩側透亮的玻璃墻給人清新高雅的感覺,玻璃展柜上擺放著“南京市殘疾人創業示范基地”和“南京市AAAA級品牌洗衣連鎖示范店”榮譽獎牌。
洗衣設備間里,干洗機、濕洗機、烘干機、人像燙衣機等專業設備正在智能化運作。頭頂上盤旋著U形輸送架,清洗整燙好的衣物有條不紊地上架。店員們正戴著白手套,仔細地進行質檢、包裝,最后打上標簽完成整個干洗流程。俞岱維介紹,這里是總店,共有10名員工,其中兩名是殘疾人,仙林還有兩家分店。
“吸納殘疾人就業,是因為殘疾人不好找工作,這也是我當初辭去職校老師轉而創業的初衷。”回首往事,俞岱維無限感慨,“能有今天的成就,勤奮努力是根本,更重要的是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和發展的好時機!”
原籍上海的俞岱維跟隨做地質勘探工作的父母來到南京,在這座文韻氤氳的城市讀完高中,按規定要回上海參加高考的她,因小兒麻痹后遺癥體檢不合格,無緣高考。后來她自學成才,通過公開招聘成了一所職業學校的編外老師。
身邊的同事因擔憂將來在職位晉升方面處于劣勢,紛紛加入自考大軍,想方設法拿下本科或更高的學歷。俞岱維本來就不甘心,高中成績優異的她因為身體殘疾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所以愿望更為迫切。為了能夠圓自己的大學夢,她決定辭職,全力復習。
此時,已經成為媽媽的俞岱維,克服了孩子小、自己腿腳不便的困難,毅然決然地報考了金陵職大財經系,并順利通過了考試。大學期間,她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也通過報紙和電視關注大學生就業,尤其是殘疾人就業堪憂的狀況讓她感同身受。
有一次,俞岱維和同學去毛衣店加工毛衣,被店里那臺毛線針織機深深吸引了。織一件毛衣3元錢,如果加上售賣毛線的差價可以有5元了,盤算之后俞岱維想嘗試開一家這樣的小店,將來既不用擔心就業問題,說不定還能幫助一些殘友就業。雷厲風行的她,此后每天課余都到這家店無償打工,認真學習繞線、編織、縫合,甚至幫師傅做飯、打掃。
自助者人助之。俞岱維的吃苦耐勞和勤奮好學打動了師傅,師傅不但將技藝傾囊相授,還幫她買回了創業的第一臺設備——毛衣編織機。就是用這臺300元買來的機器,俞岱維開啟了創業之路。善于創新的她,除了熟練應用師傅教的技藝,還在簡單的上下針基礎上研發出麻花針、元寶針、鏤空針、立體針等工藝,產品包含套頭衫、開衫、套裙、連衣裙、兒童套裝、圍巾帽等,不到一年時間就把家庭小作坊開成了臨街商鋪。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她熱情負責的服務態度和精湛新穎的編織技藝,使得這間小店靠著口口相傳贏得越來越多的客戶,看似普通的小買賣給她掙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傾心傾力助殘解困
俞岱維的毛衣編織生意蒸蒸日上,而她忙于畢業論文,時間和精力有限,遂決定聘任員工。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愿意幫人撐傘。她聘請的第一名員工是身有殘疾的女孩。像師傅當初教自己一樣,她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和獨立研發的技藝一并教給這名員工。
有人問俞岱維:“你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她笑著回答:“我不怕,我希望她學會手藝將來開自己的店,為殘友和家庭困難的人多提供一些就業機會。”
一邊上學一邊經營毛衣編織店,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三年的大學時光對于俞岱維來說仿佛爬過了三座大山。風雨之后終見彩虹,2000年6月,俞岱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大學本科學歷。
不久,作為創業成功的個體業主,俞岱維被邀請到棲霞區工商局參加民營企業代表大會。其間,她和各行各業的企業家進行交流。會后,俞岱維潛意識中無法熄滅的拓荒精神再次爆發。她熱血沸騰,當即找到工商局局長講述自己的未來計劃:“開設涵蓋照相、洗衣、辦公用品、鮮花禮品的綜合性服務公司,給殘友和困難下崗職工家庭提供就業崗位。”局長被眼前這個心懷善念、勇于開拓、身殘志堅的女性打動,鼓勵和幫助她把公司做大做強,為區內的殘疾人和困難家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就業崗位。于是,俞岱維創辦的南京喬黛服務有限公司開始轉向了品牌經營之路——加盟美國柯達數碼影像和德國卡柏洗衣連鎖。
國際化的品牌和服務要求崗位細分,俞岱維在店里安置了16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其中殘疾人4名。當年,俞岱維還被棲霞區工商局推薦為首批個體私營經濟代表參政議政。
俞岱維在大學期間接觸過基礎的企業管理知識,但對國際化的服務理念知之甚少。為了彌補短板,她除了定期帶領員工參加品牌方的技術人員培訓之外,還報名參加南京師范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商學院的創業培訓。這些培訓拓寬了俞岱維的眼界,提升了公司的服務水平。目前,俞岱維已擁有1家專業兒童攝影生活館和3家洗衣連鎖店,會員近2萬名,簽約企業30余家。
服務社會重任在肩
俞岱維已經連續擔任了五屆棲霞區政協委員,還擔任南京市、棲霞區殘聯副主席。重任在肩的她,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在實際生活和經營中注意觀察社情民意,將發現的問題寫入政協會議的信息和提案中。20多年來,她共寫信息和提案100多份,多次獲得棲霞區“參政議政積極分子”和“優秀提案”等榮譽。
當了解到下崗失業人員和一些殘疾人的生活比較困難時,俞岱維積極向相關部門建言獻策,從政策層面解決這些人群的就業問題,還主動聯系市內、區內企業幫助他們就業。業余時間,她參加由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舉辦的SYB創業師資培訓班。獲得創業講師資格證書后,她聯合區內高校、街道、社區,開設以殘疾人和貧困家庭為主體的創業就業課程,免費授課,累計培訓學員近萬名。
對于愿意從事攝影、打字復印、連鎖洗衣等服務的創業者,俞岱維除了提供免費服務,還向學員發布最新的市場信息,熱心解答技術咨詢。如今,經俞岱維培訓的學員中,已經創業的有近百名。
2016年11月,在棲霞區委統戰部的指導下,俞岱維擔任南京市仙林街道商會會長。上任以來,她利用自身影響力,積極幫助會員企業對接資源,先后組織活動近百場,原本默默無聞的商會已發展了80名會員,擁有160平方米陣地,同時成立了黨支部,用黨建引領商會企業發展。現在的俞岱維正帶領工作人員迎接2024年度南京市“四好商會”的評選。
繁忙的工作之余,俞岱維時刻關注殘疾人的健康事業。她了解到有一種利好殘疾朋友的防滑產品,此項專利防滑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她帶領專業技術人員考察后,第一時間將專利技術推薦到棲霞區殘聯,還牽頭成立以南京潤殘新材料有限公司為主體的潤殘平臺,匯聚科研力量,加大研發力度,讓產品更加成熟和全面。目前,經過推廣,棲霞區已經實現了該產品在持證殘疾人家庭的全覆蓋,同時帶動了聾啞殘友創業、就業。項目還從棲霞區殘疾人數字化孵化基地被推廣到北京、張家港、西安等全國十幾座城市的殘聯。
俞岱維堅信,堅持可以成就自我,執著可以成就夢想。正是這種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使她在事業上取得了讓人敬佩的成績。
(編輯 謝云鳳 8733214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