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杜鳳琴出生于宜昌市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從小懂事的她,面對家鄉“門口兩條河,交通全靠腳,出門就爬坡,石頭比田多”的居住環境,杜鳳琴深知,唯有發奮讀書,才能走出大山。
2011年5月,本科畢業的杜鳳琴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蘆池灣小學支教一個月,在這短短的個把月時間里,她目睹了母校落后的窘境。實習期眨眼就結束了,臨別時,孩子們拿著自己制作的賀卡、紙飛機,簇擁在杜鳳琴身旁,一個個哭成了淚人:“杜老師你什么時候回來啊?我們好喜歡你給我們上課。”杜鳳琴也忍不住流下眼淚,面對孩子們,她感到自己有一種無法回避的責任。她沒敢告訴學生自己已經考上了研究生。不過最后,她還是向孩子們承諾:“明年我來不了,后年也來不了,但總有一天,我會回來的!”
2014年6月,杜鳳琴碩士畢業。2個月后,她通過湖北省農村義務教師招考,回到母校蘆池灣小學工作。彼時的蘆池灣小學條件十分艱苦,曾讓很多年輕教師打了退堂鼓,而杜鳳琴選擇6r9/a/Qckp3WEolS/WBN2Q==了迎難而上。這幾年,她臨危受命教過語文、數學、英語,也教過勞動、信技、音樂、體育,哪個學科有需要,她就教哪科。
2017年,前任校長被組織選派到駐村任第一書記,而誰來接任校長一職成了難題。篩來選去,最終教師們將目光投向了杜鳳琴。年紀輕輕的她沒有學校管理經驗,加上1.56米身高、40公斤體重的瘦弱身板,一時間,家長們議論紛紛。就連杜鳳琴自己也有些措手不及,“當領導讓我發言表態時我竟不自覺地哭了起來,許是激動,許是害怕,情緒很復雜。”
上任伊始,杜鳳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項目、拉贊助,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為此,靦腆文靜的她放下矜持,到鎮政府、教育局匯報學校面臨的問題,報告需要解決的困難。自杜鳳琴擔任校長以來,前后近千萬的項目落戶蘆池灣小學,學校改造工程就沒有停止過。學校先后建成了教師周轉宿舍、學生公共廁所、標準化塑膠運動場,以及陽光廚房,維修升級了學生宿舍、教室,重新配置了一體機、錄播室、IP廣播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校園圍墻上、走廊上,隨處可見快樂、自然、求真、務實主題的校園文化……
蘆池灣小學留守兒童較多。一次,杜鳳琴發現一女學生穿的棉襖袖子短了一大截,露出了秋衣,雙手凍得通紅,且生了凍瘡。她想把自己的衣服送給這位女學生,可衣服太大穿不了。于是,杜鳳琴便在青年教師微信群里發出了消息:誰家有11歲孩子的衣服穿不了的,拿出來送給這位同學吧。教師們馬上忙開了,一時間送了十多件衣服。此舉一下子打開了杜鳳琴思路,為讓更多孩子得到幫助,青年教師們一合計,決定開辦一個“愛心超市”,將所有募捐的衣物放在愛心超市里,哪個孩子需要可以隨時在愛心超市選取。隨著愛心超市影響的擴大,不僅衣物,就連體育用品、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也紛至沓來。后在九畹溪鎮團委的協助下,愛心超市搬進了30平方米的大房子,收到很多愛心人士的物資捐贈。
如今的蘆池灣小學,基礎設施完善、環境整潔幽雅、教師隊伍穩定。青年教師越來越多,為學校持續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師資保障。杜鳳琴用近十年時間的努力,讓蘆池灣小學從內到外得到了跨越式提升,校園的飛躍發展也讓她獲得成長,她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特崗教師、宜昌楷模、宜昌青年五四獎章、荊楚名師名家培養工程優秀青年教師等榮譽。吾心所向,即是光明。這是一位鄉村女兒對生養她的這片土地的承諾,是一位教師對學生的承諾,更是一位共產黨員對新時代的承諾。
(編輯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