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臺老冰箱一直結冰嚴重,冷凍抽屜一直拉不開,以前只是鏟鏟,但過幾天又不行了。這種活兒以前我都搶著干,幾個月前的一次鏟冰行動,剛好趕上我身體有些不適,晚飯后妻子就一個人開始認真地除冰,先是用鏟子,后用電吹風,再用熱毛巾熱敷在冰層上,一次次地周而復始,整整四個小時,最后冰層全部被鏟除了。當時妻子的手都被凍紅腫了,頭發散亂,可我覺得她極度認真的樣子真美,非常惹人愛。如今幾個月過去了,冷凍室的抽屜完好如初。由此可見,不論干什么,只要認真了,困難就能被解決掉。
認真就是一種態度,對于任何一件事從不馬虎,以嚴肅的態度或心情認真對待。其實,從古至今,關于認真的描述也不少,如《元史·王克敬傳》:“世俗喜言勿認真,此非名言。臨事不認真,豈盡忠之道乎?”明唐順之《與胡梅林總督書》之七:“弟今日認真干事,督將官,督有司,全賴朝廷委任。”都強調了認真做事的重要性。
我認識一個汽車銷售商,他每年賣出的汽車遠遠超過了其他同行。他是這樣講述自己的成功秘訣的:“有一件事許多人沒能做到,而我卻認真地做到了。我給每一位客戶都建立了銷售檔案,我相信銷售真正始于售后,并不是在貨物尚未出售之前。顧客沒有踏出店門的時候,我就已經寫好鳴謝惠顧的短札了。”他每月都會在微信上向客戶問好,節假日更是不例外,他自豪地說:“我給所有的顧客都建立了微信檔案,我會根據他們的性別、年齡、興趣及愛好的不同,分別給予不同的問候。”他通過這些認真細致的工作,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擁有了很多回頭客,很多顧客還介紹自己的親朋好友來他這里買車。應當強調,他的這種做法絕不是什么虛情假意的噱頭,而是一種責任感和高明的銷售技巧的自然流露,更是他認真地把事情做到極致的具體體現。而實際上,認真就是一種用心做好事情的態度。
相反,那些做起事來不認真的人,到頭來只會落得一場空。胡適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傳》。“差不多”先生一生不肯認真,最終,他的生命也被“不認真”給整沒了。胡適先生用這樣一個文學形象,諷刺了當時中國社會那些做事不認真的人,給世人敲了一記警鐘。
不知從何時起,浮躁、焦慮的心態籠罩在一些人的頭頂,他們中間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認真你就輸了。”記得《奇葩說》有一期的辯論主題是“認真我就輸了嗎”,反方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很在理:“你之所以相信‘認真’就輸了,是因為不愿面對,即使認真,依然有可能會輸的結果。你像個孩子一樣,用玩世不恭的態度掩飾心里的自卑和膽怯。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要丟掉熱情和真誠,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認真,成功終將屬于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認真你就輸了”?我認為,應該用《灌籃高手》中這樣一句話來解釋:“別逼我認真,因為一旦我認真了,你就輸了。”
認真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亦是一種習慣。天道酬勤,認真起來的你所向披靡、無往不利。很多時候,你認真起來的樣子真的很美。請認真對待你的工作,它是你最直接的底氣;請認真對待你的身體,那是你最寶貴的財富;請認真對待你的興趣愛好,它是你最有趣的生活調味品;請認真對待你的家人,那是“血濃于水”的親情。
人生在世,敬畏“認真”二字。你認真,不一定會贏,但你不認真,那一定會輸。
(編輯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