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在俄羅斯喀山舉行。這是金磚歷史性擴員后舉行的首次峰會。
2001年,高盛公司分析師奧尼爾研究認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將決定21世紀的世界發展方向,于是將它們的英文國名首字母組合成BRIC,意為“磚”。在中文名稱里加上“金”,表達這一機制的寶貴價值。2006年,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立。2011年,南非加入,BRIC變成BRICS。到2023年,奧尼爾的預測成為現實——根據英國一家咨詢公司的數據,由五國組成的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31.5%。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參與金磚合作,“大金磚合作”時代開啟。
金磚歷史性擴員后,更多國家正叩響金磚大門。面對30多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的愿望,本次喀山峰會達成共識,邀請新一批國家成為金磚伙伴國。這標志著金磚合作機制建設邁上新臺階,影響力和感召力越來越大。
世界好奇,金磚魅力從何而來?首先,金磚合作機制代表了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演變調整的前進方向。“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成為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當前全球治理體系滯后,“全球南方”代表性和發言權未得到充分體現。如今,金磚國家基本覆蓋了“全球南方”主要區域,成為“全球南方”第一方陣,是塑造國際格局的重要力量。
第二,金磚合作機制與具有保護主義、排他性色彩的西方政治、軍事或經濟同盟形成了鮮明對比。金磚合作機制超越了政治和軍事結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結伴不結盟的新關系;超越了以意識形態劃線的老思維,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進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老觀念,實踐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新理念。
第三,金磚合作機制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留下了鮮明的中國印記。從2014年提出金磚精神,到2017年提出“金磚+”合作模式,再到2022年推動金磚擴員進程……習近平主席出席了歷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親力親為推動金磚合作實現大發展、展現大作為。
在中國和金磚伙伴的推動下,不斷成熟壯大的金磚成色更足、陣容更強、聲音更響,必將進一步為實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注入強大動能。
編輯 毛予菲/美編 苑立榮/編審 張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