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討標準化操作流程在終末期腎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收治的360例ESRD腹膜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8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實驗組采用標準化操作流程的護理方式進行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疾病不確定感[采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A)]、腎功能指標[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自我管理能力、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干預后,實驗組BUN、Scr指標水平及MUIS-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自我管理能力中飲食情況、運動情況、日常液體及離子攝入、狀態及情緒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標準化操作流程可以降低ESRD腹膜透析患者疾病不確定感,改善腎功能指標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標準化操作流程;終末期腎病;腹膜透析;自我管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20.008"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20-0030-04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dur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Li Xiaojing,Liu Lu,Zheng Yuan,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dur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Methods:A total of 360 ESRD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admitted from June 1,2021 to June 1,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18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dure was adop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uncertainty in illness(MUIS-A),renal function indexes(BUN and Scr),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levels of BUN and Scr levels,MUIS-A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1).The diet,exercise,daily intake of liquid and ion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1).The emotion manag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1).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1).Conclusion:The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dure can reduce the uncertainty in illness of ESRD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improve the level of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and the ability of self-management,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dure;End-stage renal disease;Peritoneal dialysis;Self-management ability
終末期腎病(ESRD)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腎臟疾病,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腎臟移植和透析。其中,腹膜透析作為一種重要的腎臟替代療法[1],因其操作簡便、對心血管系統影響小、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逐漸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腹膜透析治療涉及復雜的操作流程和嚴格的無菌技術,對于需要終身依賴透析治療,特別是主要依賴院外透析的患者來說,這無疑增加了對他們管理和照護的復雜性,因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到透析效果和生存質量[2]。ESRD管理需要一種全面、系統且高效的護理模式來保障患者的生存質量。近年來,標準化操作流程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逐漸在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護理中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對于提高透析效果、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護理中,標準化操作流程護理模式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由于腹膜透析治療涉及復雜的操作流程和嚴格的無菌技術,任何操作不當都可能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尤其是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腎臟功能已近乎完全喪失,必須借助腎臟移植手術或長期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療方式,以代替衰竭的腎臟功能[3-4]。因此,通過標準化操作流程的引入,可以確保每一名護理人員都能夠遵循相同的操作步驟和質量標準,從而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患者的生存質量。基于此,本研究選取360例終末期腎病腹膜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標準化操作流程在終末期腎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構建及推廣應用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360例ESRD腹膜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內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者;②行腹膜透析者;③患者意識清晰,具有基本的語言溝通能力;④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內容詳細了解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②處于妊娠或哺乳期;③伴有其他嚴重疾病或重要器官合并癥;④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80例。實驗組男105例(58.33%)、女75例(41.67%),年齡(57.32±4.29)歲;透析時間:3~12個月40例(22.22%),13~24個月95例(52.78%),>24個月45例(25.00%);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5例(58.33%),高中/中專35例(19.44%),大專/本科40例(22.22%);病因:慢性腎小球腎炎75例(41.67%),腎病綜合征25例(13.89%),糖尿病腎病25例(13.89%),高血壓性腎病15例(8.33%),其他40例(22.22%)。對照組男95例(52.78%)、女85例(47.22%),年齡(57.24±4.33)歲;透析時間:3~12個月35例(19.44%),13~24個月90例(50.00%),>24個月55例(30.56%);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0例(50.00%),高中/中專45例(25.00%),大專/本科45例(50.00%);病因:慢性腎小球腎炎85例(47.22%),腎病綜合征20例(11.11%),糖尿病腎病20例(11.11%),高血壓性腎病20例(11.11%),其他35例(19.44%)。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透析時間、受教育程度、病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進行干預,包括心理護理、飲食、安全護理,腹膜透析管道護理及腹膜透析常見問題的處理。評估患者基本情況,解答疾病相關疑問,并進行心理疏導。發放健康宣傳手冊,提供同伴教育。實驗組采用標準化操作流程的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包括。①成立標準化操作流程護理小組:小組由1名資深組長和5名專業成員構成,包括腎內科醫師、心理咨詢師及專科護士。組長要求臨床經驗>30年,為成員提供統一的培訓和指導,確保護理操作的規范性;腎內科醫師則負責制訂治療方案,提供專業建議;心理咨詢師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專科護士協助執行護理操作。整個團隊緊密協作,確保患者接收到高效、專業的護理服務。②完善標準化操作流程管理標準:參照國外及國內血液透析相關管理規則,并結合醫院實際,優化和完善包括患者接診、透析器沖洗、上下機操作、穿刺置管、血透治療、手衛生、安全管理等全套工作流程,這些舉措旨在確保每名護理人員都能遵循統一、高效的操作規范。患者除簽署血透知情同意書,還要簽署創傷治療同意書、風險治療方案治療同意書。在簽署同意書之前,護理小組人員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確保患者理解相關治療。③完善識別查對標準化操作流程:為了確保血液透析治療的安全性,我院進一步細化了識別查對標準化操作流程。在接收患者后,護士會迅速為患者實施編號管理,覆蓋病歷本、透析器、治療單等核心信息。在治療開始前,仔細核對患者的身份信息和透析器標識。同時,根據臨床醫生制訂的個性化治療計劃,精確調整透析器參數。這一過程中,兩名護士會進行交叉核對,確保所有設置準確無誤后,方可進行上機操作。上機后,再次進行嚴格的交叉核對,仔細檢查血管通路的每一個操作步驟,確保無遺漏或錯誤。④完善標準化操作流程質量管控:為了持續優化血液透析治療的管理流程并提高治療安全性,我院加強了質量管控措施。在血透治療室的日常運行中,由護士長領導的護理質量管控小組定期檢查護士的操作執行情況,重點關注疑難病例和治療難度大的患者,以確保他們接收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此外,每月組織專業知識培訓,包括血透治療的專業理論、操作技能實踐、院感防控等內容,以更新和提升護士的知識技能。同時,深入分析本院及其他醫院既往的風險事件和并發癥,找出問題所在,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并在后續工作中評估整改效果,以確保工作質量持續提升。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對兩組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腎功能指標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評估。①疾病不確定感:采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A)對兩組干預前后疾病不確定感進行評估,該量表共25個條目,采用5級計分法,總分25~125分,其中25~58分為低度不確定感、59~91分為中度不確定感、92~125分為高度不確定感,分數與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呈負相關。②腎功能指標:記錄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清晨時,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放置離心機中。離心機轉速為3500 r/min,離心半徑為10 cm,離心時間持續10 min,取上層清液放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樣本盤中,檢測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③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飲食情況、運動情況、日常液體及離子攝入、狀態及情緒管理4個項目,分別為5、5、9、6個條目,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④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心力衰竭、營養不良、腹膜炎及導管并發癥。總發生率(%)=并發癥總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統計數據錄入Excel 2010表格中,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MUIS-A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BUN、Scr指標水平比較" 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 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4。
3" 討論
導致ESRD的主要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導致的腎損害等。患者在疾病進程中,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心力衰竭、呼吸困難、情緒波動如煩躁不安及抑郁等神經系統相關的癥狀表現[5]。ESRD患者的腹膜透析治療是一個復雜且需要精細管理的過程。這一治療方式涉及多個環節,從患者的評估、透析的準備、透析操作的執行,到并發癥的預防和管理,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高度的專業性和精確性。因此對ESRD患者腹膜透析治療后的護理尤為重要。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護理模式也在不斷地進行轉變。傳統的護理模式更多關注疾病的治療,而現代的護理模式則更加注重患者的整體健康和生活質量[6-7]。然而,隨著ESRD病情的逐漸惡化,患者的腎臟功能及其過濾作用會不斷降低,導致體內毒素大量積聚。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標準化流程護理在腹膜透析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護理模式能夠全面覆蓋從患者評估、透析準備、透析操作、并發癥預防到患者教育等多個關鍵環節。通過制訂詳盡的操作指南和流程,能夠確保每一名護理人員都遵循統一的標準進行操作,從而大大提高護理工作的規范性和一致性,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MUIS-A評分低于參照組(P<0.01)。分析其原因:標準化流程護理作為一種系統的、規范的護理模式,能夠確保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療時得到一致、高效和安全的護理。通過標準化流程,護理人員在操作中的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導和規范,從而減少了操作中的不確定性和誤差,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BUN、Scr水平均低于參照組(P<0.01)。究其原因:BUN和Scr是評估腎功能的重要指標,其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腎臟排毒功能的狀況。標準化操作流程護理強調對腹膜透析治療的每一步操作進行精確控制,從而減少了操作中的誤差,提高了透析效率,有助于腎功能的恢復,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標準化操作流程護理還包括了對患者飲食、液體攝入、藥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導,這些措施有助于減輕腎臟負擔,促進腎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自我管理能力中飲食情況、運動情況、日常液體及離子攝入、狀態及情緒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分析其原因:標準化流程護理作為一種系統的護理模式,不僅關注患者的生理狀況,也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標準化流程護理中,護理人員會定期與患者進行溝通,提供疾病知識和透析治療的指導,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疾病認知和治療信心。此外,標準化流程護理還強調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照護能力的培養,并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分析其原因:標準化流程護理注重細節和規范性,能夠確保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療時得到一致、高效和安全的護理。通過明確的護理流程和規范的操作,減少了因操作不當或護理疏忽導致的并發癥風險。護理人員還會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透析方案,加強導管護理,預防感染的發生。同時,還會加強患者的營養支持,提供合理的飲食建議,以預防營養不良等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將標準化操作流程作為一種護理模式應用于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其推廣和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如護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患者的接受度等。未來,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加強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和推廣,以更好地服務于ESRD腹膜透析患者,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羅紀聰,趙景宏,王穎,等.基于遠程監控系統的自動化腹膜透析患者聯合照護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20,19(11):730-733.
[2]范煥新,焦艷,陳琳.流程優化對預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性低血壓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3):127-129.
[3]馮意環,劉笑清,董麗嫦.精益6σ管理DMAIC流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21):50-53.
[4]張蘭婷.流程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8):892-895.
[5]何彥芳,馬曉桃,劉蓉,等.跨理論模型結合動機性訪談對終末期腎病行腹膜透析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2):228-231.
[6]張慧,沈霞,趙蕊,等.全程照護模式在終末期腎病腹膜透析患兒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21,21(12):1881-1886.
[7]李德勤,曹竹如,童亞芳,等.終末期腎病聯合透析合并重癥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120-122.
本文編輯:姜立會" 2023-12-0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