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討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對重癥肺炎患兒的影響。方法:將2022年5月1日~2023年5月1日92例重癥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實施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前收治的46例重癥肺炎患兒納入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實施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后收治的46例重癥肺炎患兒納入觀察組,接受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退熱時間、止咳時間、氣促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免疫功能指標,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免疫功能指標高于干預前(P<0.05,P<0.01),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P<0.01)。結論:重癥肺炎患兒住院期間接受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可改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肺部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重癥肺炎;患兒;羅伊適應模式理論;肺功能;免疫功能;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20.032"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20-0110-03
肺炎是一種呼吸道疾病,屬于兒科常見病,是肺泡、肺間質、終末氣道等部位引發的炎癥,具有起病急、進展快等特點。重癥肺炎患兒治療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且患兒年齡偏小,依從性差,加之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存在偏差,進而影響治療效果[1]。通過護理干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兒及家屬的依從性,但常規護理干預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導致護理效果欠佳[2]。羅伊適應模式是國內護理研究的熱點,強調人的適應機制、適應過程以及適應方式,其將患者作為適應系統,有效彌補了常規護理的不足[3]。本文主要探究重癥肺炎患兒接受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對臨床癥狀以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2022年5月1日~2023年5月1日92例重癥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均診斷為重癥肺炎。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4]相關診斷標準,經由臨床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均確診為重癥肺炎;家屬對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方法知曉,自愿參與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者;合并其他嚴重呼吸系統疾病者;嚴重營養不良者。實施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前收治的46例重癥肺炎患兒納入對照組,男22例、女24例,年齡1~7(4.37±0.29)歲;體質量指數19~24(22.39±0.54);病程2~14(6.48±1.05)d。實施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后收治的46例重癥肺炎患兒納入觀察組,男20例、女26例,年齡1~8(4.46±0.31)歲;體質量指數19~25(22.43±0.52);病程3~15(6.97±1.02)d。兩組患兒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兒對癥治療,包括抗生素治療、止咳、平喘、吸氧、祛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酸堿平衡;嚴密監測患兒體溫、呼吸等指標;護理人員將肺炎相關知識向家屬講明,囑其保持患兒用品清潔,為患兒提供清淡可口的食物;告知家屬嚴格遵醫囑用藥,禁止隨意增減藥量。干預至患兒出院。
1.2.2" 觀察組" 接受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一級評估:根據患兒適應反應情況進行評估,評估患兒是否存在不適,評估維度包括生理、情感、社交受限以及角色適應,并判斷其是否為適應性反應和無效反應。二級評估:對刺激來源進行深入評估,包括主要刺激、相關刺激以及剩余刺激,其中主要刺激包括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意識變化以及痰液黏稠所致的呼吸道阻塞、低氧血癥等,相關刺激包括環境、體能消耗等,剩余刺激包括生活習慣等。診斷:對患者適應狀態進行評估,分析無效反應產生的原因,逐步推斷護理問題,進一步確定護理診斷,根據反應的影響程度進行次序劃分,排列第一位的是威脅最大的護理診斷。目標制訂:陳述患者經過護理干預之后應該實現的行為目標,根據評估結果和診斷結果制訂全方位的護理目標,促使患者適應水平提升。①生理功能:針對患兒存在的咳痰、肺通氣不足、氣體交換受損、低氧血癥、呼吸機輔助呼吸等問題進行護理。a.護理人員對患兒實施霧化吸入治療,以改善臨床癥狀,根據患兒年齡適當叩背,以輔助排痰;囑家屬按時按量給予患兒使用化痰藥物,護理人員遵醫囑對患兒實施持續低流量吸氧護理,密切關注咳痰情況;同時關注意識狀態及血氣分析值等指標,針對有必要進行體位引流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患兒,在其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情況下,可實施操作,期間確保氣管導管妥善固定。b.呼吸機參數確保正確,采用一次性加溫加濕器,保持氣道溫度和濕度,加溫加濕器3 d更換1次,及時給予患者氣管內吸痰護理;若持續治療,則保持患兒頭高位,避免出現誤吸,將集水杯放置在最低位置,定期更換,并一同更換管路。c.年齡條件適宜時,指導患兒進行腹式呼吸訓練以及縮唇呼吸,增強呼吸肌耐力以及呼吸肌肌力。d.指導家屬為患兒提供清淡飲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根據患兒身體狀況設定適宜的運動時間,同時指導家屬適度按摩患兒腹部,促進腸胃蠕動。e.維持患兒機體水電解質平衡,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對患兒口腔進行清潔護理,避免細菌下移引發肺部感染。為患兒提供潔凈、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期消毒;囑家屬與患兒接觸前后均消毒雙手,盡量減少感染源。②自我概念:患兒受到疾病癥狀、治療儀器設備的影響,易出現煩躁、不安的情緒,需給予患兒適當安撫,播放兒歌、動畫片,緩解其不良情緒,同時可給予物質獎勵,如卡片、獎狀、小玩具等,激發患兒積極配合治療。③相互依賴:隨著治療時間延長,可能會出現孤獨、抵觸、不配合治療和護理的情況,可通過講故事增強患兒興趣,也可以通過色彩鮮明的圖片吸引、轉移患兒注意力;鼓勵同病房患兒一起玩耍、交流,減輕孤獨感;護理人員可將疾病治療和護理的重點耐心講給家屬,并及時答疑解惑,緩解其不良情緒。④角色功能:護理人員參加禮儀培訓,與患兒和家屬溝通時,需儀表整潔、舉止得當、積極、熱情、面帶微笑,確保患兒和家屬感受到良好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采用得體、恰當的語言拉進醫護人員和患兒之間的情感距離,使患兒產生親切感,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干預。干預至患兒出院。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退熱時間、止咳時間、氣促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利用肺功能檢測儀對患兒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進行評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FVC。③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抽取患兒干預前后清晨靜脈血,離心后取上層血清,利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患兒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④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水腫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20.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指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見表4。
3" 討論
重癥肺炎的主要發病群體是幼兒,不僅病情進展迅速,且容易引發嚴重器質性疾病以及感染性休克,嚴重者可能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重癥肺炎的治療及護理必須高度重視[5]。通常情況下,臨床治療重癥肺炎以糾正缺氧癥狀、減輕炎性反應、緩解臨床癥狀為主要治療手段,同時采取針對性、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預防并發癥發生為主要原則[6-7]。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育完全,普遍存在疾病認知不足的現象,治療依從性相對偏低,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導致治療周期延長[8]。因此,在重癥肺炎患兒的治療過程中應重視護理干預,以改善臨床效果。
羅伊適應模式是對人的適應機制進行深入探討,同時探討人的適應方式和適應過程,該模式認為生命過程中需要不斷適應各種刺激,并對刺激做出有效反應,強調人是一個整體適應系統[9]。羅伊適應模式認為人對刺激的反應主要體現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相互依賴以及角色功能,當處于不良刺激中時,是通過生理調節和認知調節共同發揮作用[10]。通過實施護理干預可以將部分刺激消除,促使機體行為方式得以改變,實現促進適應性反應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肺功能指標、免疫功能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P<0.01);可見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升患兒肺功能,縮短患兒住院時間。許愛芳等[11]研究指出,將羅伊適應護理模式應用于重癥肺炎患兒中,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促使并發癥發生率降低。因羅伊適應護理對外部和內部刺激進行全面評估,確定主要刺激、相關刺激以及剩余刺激,及時有效地判斷出患兒的無效性反應并找出原因,促使護理干預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得以提升。此外,羅伊適應模式結合患兒多方面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社會需求),通過評估充分掌握其生理和心理狀態,對患兒的行為表示理解,幫助患兒適應醫院環境,提高治療和護理配合度,進而提升療效。
本次研究過程中,為重癥肺炎患兒提供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該護理模式是以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為護理理念,結合既往臨床護理經驗以及重癥肺炎患兒的具體需求,確定常見的護理問題,為臨床護理內容的確定提供參考依據,為并發癥的防治提供系統評估。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免疫功能指標高于干預前(P<0.05,P<0.01),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P<0.01);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在于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實施過程中,對患兒的臨床情況進行密切監測,不斷規范護理計劃并具體落實,對并發癥的發生起到積極預防作用,降低疾病所致的不適感,提升患兒身心舒適度和治療積極性,促進病情轉歸,改善患兒機體功能和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重癥肺炎患兒住院期間接受以羅伊適應模式理論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肺部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 考 文 獻
[1]" 駱媚芬,李娟,丁燕霞.綜合護理干預在兒童重癥腺病毒肺炎中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4):2614-2617.
[2]胡學琴,黃艾艾,李群,等.醫護與家屬協同護理模式在小兒肺炎干預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3):46-49.
[3]王興波.羅伊適應模式護理在心絞痛患者中的運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1):99-100.
[4]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2):97-107.
[5]錢麗香,高麗娟,謝櫻.專科護士為主導的個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兒重癥肺炎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1):124-126.
[6]董芫.個性化護理在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效果及滿意度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8):111-113.
[7]黃蓉,崔尚卿,陳培珍.預警機制聯合機械輔助排痰在新生兒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3):163-165.
[8]宋開花,楊春香.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中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7):105-107.
[9]曹麗,武小崗,白媛.基于羅伊適應模式的綜合護理干預對高熱驚厥患兒炎癥反應及腦神經相關因子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2,46(1):167-168.
[10]王旭,黃丹,南鶴.應用羅伊適應模式護理重癥肺炎患兒1例[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8):1429-1432.
[11]許愛芳,徐紅梅.羅伊適應護理模式在重癥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9):1690-1694.
本文編輯:趙" 雯" 2023-07-1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