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檔案行政復議的制度實踐與路徑優化

2024-11-26 00:00:00張健王筱盈
檔案與建設 2024年10期

摘 要:通過對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后的1200起案件樣本的討論發現,行政復議作為與行政訴訟相比肩的化解檔案行政爭議的法律渠道,在促進檔案主管部門依法行政、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維護公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檔案行政復議制度仍存在作為化解爭議主渠道的作用有待提升、監督與糾錯作用有限,以及檔案館的角色定位有待明確、檔案開放申請人纏訟現象較為嚴重等問題。未來應當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為契機,多措并舉,不斷完善檔案行政復議制度,充分發揮檔案行政復議制度在化解檔案行政爭議中的作用。

關鍵詞:檔案行政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檔案主管部門;權利救濟;監督

分類號:D922.16

The System Practice and Path Optimization of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Zhang Jian1, Wang Xiaoying2

( 1. School of Law,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2. School of Law,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Abstract: Through a sample discussion of 1,200 cas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99, it was found that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s a legal channel for resolving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in comparison with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lawful administration of archival authorities, substantially resolving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and safeguard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so on. However, the current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as a main channel for resolving disputes, still needs to be enhanced in its functions, and its roles of supervis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are limited. Moreover, the role of the archives needs to be clearly defined, and the problem of repeated malicious litigations made by applicants asking to open up the achieve(s) is relatively seriou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ta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ly revised Administrative Review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opportunity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review syste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review system in solving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Keywords: Archival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chiv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Right Relief; Supervision

2023年9月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新《行政復議法》”),新《行政復議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行政復議法》的修訂從明確行政復議原則出發,完善了行政復議申請、受理、審理及做出決定等程序,并強化了行政復議監督體系,有助于更好地發揮行政復議在化解行政爭議中的作用。[1]

在檔案領域,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一道,在法律層面共同構成檔案行政救濟的“兩翼”,拓寬了公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渠道。行政訴訟有明顯的“民告官”特點,而檔案行政復議的優勢在于其簡易的程序以及較短的時間周期,可以提高效率從而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然而,學術界既有研究大多圍繞行政復議體制及其改革對檔案行政管理工作的影響[2-3]、某一特定地區的檔案行政復議工作實踐展開[4-5],而關于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研究較少。文章以中國裁判文書網、政府網站收錄的1999年《行政復議法》頒布實施以來的1200起案件為樣本進行討論,全面考察二十余年來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變遷,歸納實踐中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同時,由于新《行政復議法》的頒布與實施將對檔案行政復議產生重要影響,本文也將對新《行政復議法》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解讀,分析相關規定對檔案行政復議制度帶來的影響。

1 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意義

1.1 強化檔案主管部門內部監督與自我糾錯能力

行政復議是反映法治政府建設質量的“晴雨表”,是行政法治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倒逼檔案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助推器”,對于推進檔案主管部門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義。就執法而言,依法治檔的關鍵是檔案主管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行政,這不僅需要從外部利用行政訴訟等機制對檔案主管部門進行監督,也需要從行政系統內部對其進行規范。行政復議正是行政系統內部對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做出相應決定的一種行政活動。《行政復議法》確立的制度框架有利于上級機關或者本機關充分發揮自我監督與自我糾錯的作用,通過對個案中檔案主管部門依法行政情況的審查和評價,對檔案主管部門依法行政進行監督,督促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時,通過履行行政復議職責,在對下級檔案主管部門依法行政進行監督的同時,也能不斷自省,不斷提高自身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1.2 有效預防與實質性化解檔案行政爭議

行政復議作為一種解決行政爭議的法定途徑,在解決檔案行政爭議的過程中比訴訟專業性更強。檔案行政復議制度是檔案主管部門內部層級的監督制度,如果下級檔案主管部門做出的行政行為存在錯誤,行政復議機關作為上級行政機關有權依法進行糾正,及時把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進而從源頭上預防并減少檔案行政爭議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檔案行政復議制度實現了檔案行政爭議在法治軌道上得以化解的目標,這對于實質性化解檔案行政爭議、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1.3 保障公民合法利用檔案與尋求救濟的權利

相較于行政訴訟,簡便、經濟和快捷是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優勢所在。同時,在審查標準上,行政復議制度審理強度更大、審查范圍更廣。隨著法治中國的全面推進,檔案行政復議制度更多地為公眾所了解、所掌握、所信賴,并被公眾主動運用于檔案行政爭議的解決過程中,日益成為社會公眾表達其利益訴求的重要渠道。不少地方的復議機關積極采取舉措提升復議便捷度、降低行政復議成本,使檔案行政復議成為比信訪更具法律效力,比訴訟更高效、便民、經濟的渠道,有利于全面保護公眾權益。

2 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實踐圖景

2.1 復議案件數量穩步增長,檔案行政復議制度作用凸顯

《行政復議法》實施二十余年來,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選擇行政復議這一途徑解決爭議,檔案行政復議案件不斷增多,檔案行政復議案件數量從2000年的4起上升到2022年的76起。檔案行政復議制度在公眾層面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不斷提升,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制度優勢不斷顯現。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隨著公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提高,公眾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的意愿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公眾對不利于自己的行政行為提出異議,尋求救濟;二是過去的二十余年,土地、農牧林水、建設規劃等檔案領域執法案件不斷增多,尤其是土地、林木、草原等權屬糾紛與公眾切身利益聯系緊密,行政復議作為政府監督部門的有效手段,必然得到更多公眾的使用;三是行政復議制度的權威性與便利性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不少地方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了行政復議窗口,為公眾提供更為便捷的申請方式,能夠更加公正、合理地處理行政復議案件;四是律師或相關團隊通過行政復議的途徑幫助當事人解決檔案行政糾紛,各地探索出了較為成熟的訴訟服務模式,也在客觀上推動了檔案行政復議案件數量的增加。

2.2 復議案件所涉事項出現變化,強制命令類行為占比降低

案件所涉及的事項即因何種行政行為引發的行政復議案件。二十多年來,檔案行政復議案件的事項類型涉及諸多種類的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等,不過,這期間的案件所涉事項類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自2000年至2009年,傳統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單方命令性行政行為以及行政不作為等案件始終在檔案行政復議案件事項類型中占據較大比例,其中,行政處罰爭議最多。但2010年以后,行政強制和行政許可類案件數量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而信息公開、政府不作為等方面的案件數量逐漸增多。其中,信息公開類案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成為行政復議案件中最高的一個類型。這與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施行有一定的關系,民眾有了申請獲取信息權利的同時,相關爭議也不斷增多。伴隨著給付行政時代的到來,政府管理方式更加多樣化,老百姓也更加青睞于選擇行政復議這一高效又低成本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知情權與財產權。

從動態變化趨勢來看,傳統的行政處罰型行政行為案件占比不斷下降,而政府信息公開和舉報投訴處理類檔案行政復議案件持續增長,在2022年的案件數量上分別位列第一、二位。檔案行政復議案件所涉及的事項,在傳統的行政處罰型行政行為基礎上逐漸衍生出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投訴以及行政不作為等事項類型。由此可見,檔案主管部門逐漸從社會具體事務的直接管理者轉變為公民個人權益的給付者,鑒于社會公眾在行政管理中的角色逐漸由被動的被管理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檔案主管部門所要保護的公民的權利范圍也不斷拓展,愈加需要注重保護公民的隱私權、知情權。

2.3 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糾紛呈攀升態勢

樣本案例中,2021年,全國范圍內共有49件檔案信息公開類行政復議案件,占同時期檔案行政復議數量的81.7%。該類案件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行政復議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的數次修訂為檔案行政復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檔案主管部門的檔案信息公開力度不斷增強,檔案信息復議的案件數量也隨之增多;二是相關工作人員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理解不透,困惑較多,糾紛隨之增加;三是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本身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和解釋性空間,各級檔案主管部門遇到復雜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時,在合法地應對和處理上存在不少困難;四是當事人通過申請信息公開進行維權的意識逐漸增強,主要是先提起行政復議、訴訟收集證據,再跟進及開始第二輪復議、訴訟。

從樣本總量來看,檔案信息公開案件的數量占到檔案行政復議案件總量的近八成,其所涉及的領域廣泛,但是主要集中在土地、房屋征補、政府公文、歷史信息和城鄉規劃五個領域。這五個關乎民生的重點領域的檔案行政復議案件數量又占據了檔案信息公開案件總數的79.9%。以下對案件數量較多的前三個領域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土地檔案信息資源是解決土地資源使用糾紛的重要參考依據。尤其在城鎮化的背景下,舊城區大量改造改建,幾乎每個環節都涉及土地檔案信息。例如,張某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從××市城鄉規劃局獲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張某戶征地紅線圖》復印件后,認為“紅線圖”與提交的申請材料顯示的并非同一塊土地,所獲材料系偽造,便向××市檔案局提交《查處申請書》,市檔案局在核實后告知申請人無誤。張某不服,向××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得到了維持行政行為的決定。[6]第二,房產檔案信息是界定和保護房地產權屬的重要信息資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登記身份信息混亂,檔案沒有實現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管理,使得在房屋拆遷領域引發的檔案行政復議案件數量較多。例如,王某認為××區房地一中心存在偽造魏家胡同×號房產檔案的違法行為,向××區檔案局舉報。該檔案局做出了未有證明××區房地一中心存在其舉報的違法行為的答復。王某不服,向市檔案局提起復議申請,市檔案局做出了維持行政行為的決定,此后該案當事人申訴至最高人民法 院。[7]第三,政府公文類檔案信息在有效聽取社會意見、接受公眾監督與維護公文嚴肅權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政府信息公開責任主體之間存在推諉現象,各部門間信息共享效率低等問題對于民主行政和互動性行政目標的實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例如,田某、吳某、孫某三人分別在××市××區擁有合法房屋,為核實有關部門對其房屋進行騰退的合法性,向××區人民政府申請公開“××市××區綠化隔離地區建設指揮部”具體職能、設立機關以及該指揮部人員編制及組成情況等政府信息。××區人民政府告知其文件已移交檔案館后,三人又向檔案局郵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被告知該文件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制作保存,建議其向××區信息公開綜合服務窗口咨詢,三人不服,向市檔案局提起行政復議,但是復議結果維持了原來的行政行為。[8]通過上述對案件類型較為集中的前三個領域的分析可知,雖然檔案信息公開的相關權利人有通過行政復議的方式尋求救濟的權利,但是大多得到了復議維持的結果,可見相對人的實體訴求并未能得到實質性解決。

2.4 復議(訴訟)結論:絕大多數檔案主管部門行為合法無過錯

在1200個檔案行政復議案件中,不乏經過復議后又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從復議的決定與判決的結果來看,絕大多數檔案主管部門的行為合法無過錯。具體表現為:1143起案件的復議(訴訟)結果呈現為不予受理復議申請/駁回復議/駁回訴訟請求、維持原行政行為/判決,占案件總數的95.2%。可以說,在行政復議或者訴訟中,大多數檔案主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且程序合法適當,無明顯過錯。在57起檔案主管部門有過錯的復議(訴訟)案件中,有36起屬于程序性過錯,主要包括作出的答復決定超過法定期限,或者答復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另外21起為實質性過錯,表現為應當公開被申請的信息卻不公開,或者事實不清、答復不當等。比如,康某訴××市人民政府、××市檔案局一案[案號:(2017)渝0103行初45號],原告前后兩次以郵寄的方式向被告市檔案局申請公開由其保管的原告祖父信函,但被告市檔案局收到原告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后未依法向原告作出政府信息公開答復。原告向被告市政府提起行政復議申請,要求確認被告市檔案局拒不履責的行為違法并責令被告市檔案局履職。但是,被告市政府沒有調查,沒有查明基本事實,直接駁回了原告的復議申請。法院認為被告市檔案局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的職責應予以確認違法,相應地,被告市政府作出的《駁回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書》亦應予以撤銷。

3 檔案行政復議存在的問題

從實踐來看,檔案行政復議制度在社會公眾層面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不斷提升,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制度優勢不斷顯現,但是現實中也存在不少問題。

3.1 檔案行政復議制度作為化解爭議主渠道的作用有待提升

檔案行政爭議日益增多與行政復議受案數量徘徊不前存在較為突出的矛盾。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公信力有待提高,行政復議作為解決爭議主渠道的地位還需進一步穩固。這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檔案行政復議工作宣傳的力度和深度不夠,社會知曉率不高,部分行政相對人不知復議、不會復議,仍然習慣通過上訪或訴訟途徑來解決爭議,影響了行政復議化解檔案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的充分發揮。二是檔案行政復議剛性還不夠強。推進“以案治本”的覆蓋面還不夠廣、落地性不夠強,一些檔案主管部門對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不到位,對相關改進執法的意見建議落實反饋不夠及時。

3.2 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監督與糾錯作用有限

從理論上說,行政復議是非常重要的行政執法監督環節,但是不少案件在經過了行政復議后,又進入了訴訟程序。就樣本案件而言,以下三種情形值得注意:第一,檔案行政復議發生在行政行為之后,即便發現具體行政行為存在錯誤,出于避免行政風險或維護檔案主管部門形象的考量,復議機關甚至會忽視對該行為的糾正,簡單交代訴權,把當事人推向訴訟。第二,個別檔案主管部門作為行政復議被申請人在收到復議答復通知后,消極懈怠的態度明顯,對爭議行政行為不加調查,簡單答復,應付復議辦案人員;或者不愿與復議申請人進行溝通,寧愿被復議機關糾錯也不愿意調解,沒有把復議工作擺正位置,造成爭議解決難度增大。第三,按照以前《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復議機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對有關組織和人員進行調查,所以復議機關在審理復議案件時多數只作書面審查,而沒有真正到實地對檔案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調查,復議流程流于形式,這導致基本事實都沒有弄清楚,就更談不上發現錯漏和糾正了。

此外,檔案行政復議機關獨立性不足。目前,我國檔案行政復議案件的數量并不多,其中一個因素便與檔案行政復議機關的依附性有關。在處理具體案件時,這種組織結構通常導致復議機關與被申請人之間缺乏必要的獨立性,從而影響到裁決的公正性。[9]當復議機關的某些內部部門負責審理與自己隸屬的行政機構相關的案件時,其弊端尤為明顯,這不僅損害了檔案行政復議的權威性,也削弱了公眾對整個復議制度的信任度。此外,檔案行政復議機關在組織架構和法律規范方面都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由于其附屬地位,復議機關往往難以擺脫上級部門的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復議過程中的獨立性;另一方面,現行的制度設計未能充分考慮到復議機關在處理復雜案件時的實際需求,導致復議機關在面對一些復雜情況時難免“力不從心”,檔案行政復議的糾錯、保護、監督功能發揮受限,便民之法的公正性難免受到申請人的質疑,有悖于立法者的初衷。

3.3 檔案館的角色定位有待明確

機構改革后,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整體要求,檔案局館的職能落實在公民檔案權利救濟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角色混亂現象。[10]根據《檔案法》第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檔案局是負責檔案監督管理工作的行政機關,其作為檔案行政訴訟案件適格被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一直以來,檔案館是否具有行政主體地位仍是一個存在爭議的熱點問題。實踐中,檔案館多以被申請人的角色出現,申請人提起行政復議的緣由多為不服檔案館做出的“未查詢到相關信息、不由本館接收和保管,故無法向申請人提供該信息”等回復。比如,××省檔案館作為集中保存、管理檔案的事業單位,在履行公共服務職能過程中的行為不屬于行政行為,姜某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關于受理條件的規定,××省檔案館不是適格的被申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姜某的行政復議申請被駁回。[11]正如本案顯示的,絕大多數情況下,檔案館基本不會被復議機關認定為適格的被申請人。申請人在尋求救濟時將檔案館作為被申請人,是其出于不正確的認知做出的判斷,其后果則是檔案館被當成了適格的替代品。即在檔案行政復議案件中,適格的被申請人可能是檔案局,可能是移交檔案的檔案形成者,亦可能是檔案館隸屬的同級政府。由此,在局館分設的檔案管理體制下,當申請人向復議機關提出權利救濟時,檔案館“代位”成為了被申請人,復議主體的錯亂導致申請人的救濟訴求無法得到滿足。

3.4 檔案開放申請人纏訟現象較為嚴重

在我國檔案開放步伐加快、開放范圍不斷擴大的同時,檔案開放的申請人只需提供有效的證明材料,既可向檔案主管部門提出開放檔案的請求。檔案開放申請的低門檻設置在實現為民服務效能的同時,也導致部分當事人曲解檔案開放的意義,甚至惡意濫訴纏訟。具言之,應當根據個案考察當事人是否具有提出復議的利益以及實質要件,挖掘有關檔案信息公開引起的檔案復議的具體內容以及隱藏在其背后的真正訴求。若當事人反復申請信息公開,并不斷提起復議的目的在于發泄情緒、引起社會關注或謀取某種不正當利益,應當取消其申請復議的權利。此外,當事人是否有提起復議的必要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能夠判斷該當事人是否存在纏訟行為。如果可以通過諸如申請信息公開等形式解決訴求,或者明知該申請不屬于應當受理的范疇,當事人仍然選擇反復纏擾檔案部門,顯然缺乏提起復議的必要性。以范某與××市檔案局、××市人民政府一案[案號:(2020)蘇04行終161號]為例,范某明知“市政府讓其向市檔案局管理的事業單位申請”,仍選擇向市檔案局多次申請公開相關文件,并提起復議和訴訟,而非向××市檔案館查詢相關信息。由此見得,范某并非為了獲取該文件信息,而是濫用訴訟和復議權利,故而導致紛爭出現,屬于出于個人利益而占用司法資源的典型案例,我們需要對此類現象進行規制。

4 以新《行政復議法》實施為契機,完善檔案行政復議制度

4.1 多措并舉發揮檔案行政復議化解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以新《行政復議法》頒布實施為契機,加大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宣傳力度,對應當公開的行政復議工作內容,及時向社會公眾進行公開,尤其是行政復議受理途徑、受理程序及決定文書等;積極通過普法宣傳,提高檔案行政復議參與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廣度與深度,擴大社會公眾對行政復議的熟悉程度。二要提高檔案行政復議制度的監督剛性。推動行政復議監督效能充分延伸,以有效舉措強化行政復議決定的執行,避免公眾“贏了案子得不到實惠”。持續推進“以案治本”,綜合運用各類手段將問題和壓力溯源傳導給檔案主管部門和一線執法人員,通過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的方式督促改進工作。三要加強檔案行政復議合意型機制建設。加強各類調解銜接聯動,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探索和規范調解類型與方式,開展行政復議案件全過程調解,促進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四要進一步提升各級檔案主管部門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對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執法人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進行依法行政方面的系統培訓,提升其法律素養,增強其厲行法治、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切實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意識,真正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產生。

4.2 推進檔案行政復議制度改革

第一,完善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方式。首先,完善行政復議告知告示程序,凡是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均發出受理通知書予以告知;凡是不予受理的,均出具正式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書,并告示復議申請人的相關訴訟救濟權。其次,全面推行聽證、質證等方式審理案件,規范行政復議證據審查制度,加強實地調查力度,及時通知復議申請人查閱相關案卷材料,保證復議結果公平公正。再次,推行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對于新類型案件以及事實認定存在爭議、法律適用存在分歧、社會影響較大等疑難復雜的案件,案件承辦人必須集體討論,經集體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后,方可做出復議決定,以此提高行政復議的辦案質量和效率。最后,從講清“法理、事理、情理、文理”角度完善行政復議決定書說理內容,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行政復議決定書,在政府法制信息網向社會公開。

第二,增強檔案行政復議機關的獨立性。全國范圍內的檔案行政復議案件的數量較少,這與復議機關的組織設置和運作模式有關。雖然現有的復議機關能夠應對目前的工作量,但為了確保這些機構能夠更加高效和公正地處理案件,有必要增強它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盡管不需要從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中獨立出一個新的部門,但需要對現有復議機關進行改革,以確保它們在行使職權時能夠做到客觀、中立,并有效地發揮監督、救濟和解決爭議的功能。[12]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其上級管理部門應當考慮適當放權,減少政府部門和檔案主管部門對復議過程的潛在影響,降低復議機關對行政行為裁決者的依賴,從而避免“程序空轉”和“暗箱操作”等現象。

4.3 明確檔案館的角色定位

對于檔案館的行政主體資格認定,現行法律法規雖沒有明確規定,但新修訂的《檔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檔案法實施條例》”)均對檔案管理機構關于向社會開放檔案、提供檔案的法定職責進行了規定。具體來講,《檔案法》規定了綜合檔案館擁有開放審核權,《檔案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賦予了國家檔案館對于檔案開放范圍的決定權。《檔案法實施條例》在三十四條中還將提供利用檔案的決定權賦予國家檔案館。這些權力均與公民的檔案利用權的實現直接掛鉤,所以,其權力在運行過程中也理應受到監督和制約。

檔案館的角色定位是以事權分離為基礎的,雖然在實踐中只有少數案件承認檔案館的行政主體資格,但從多數以檔案館為被告或者被申請人的案件中可以得知,檔案館已然成為影響當事人行權的直接主體,根據“實際影響權利義務說”,檔案館應當具有被申請人的資格。[13]但是,如果按照教義法的嚴格標準進行闡釋,新《檔案法》中將檔案局定義為行政主管部門,檔案館只是接受監督的行政相對人。這意味著雖然檔案館不是行政主體,卻做出了影響公民實際權益的法律行為。即檔案館承擔行政主體的職責,卻擁有事業機構的外觀,其履行著行政管理的職責,卻披有服務單位的外衣。如此,檔案館面臨著角色不明、職權模糊的現實困境。未來應當明確檔案館的角色定位,暢通當事人的救濟渠道。

4.4 提高當事人濫用訴訟權利的纏訟成本

在堅持“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指導方針的前提下,我國檔案開放、查閱便民化程度不斷提高,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制度的改革完善更是為申請人提供了權利救濟的途徑,但實踐中不乏同一當事人重復提起復議或者訴訟的情形,如此具有情緒宣泄性的行為是對司法資源的浪費,故提高纏訟成本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言之,檔案行政復議費用應由財政予以保障。檔案開放與信息公開關聯緊密,盡管2019年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辦印發的《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建立了收取信息處理費制度,但是需要繳納的費用與期待利益嚴重失衡,我國也并未規定濫訴纏訟的懲戒機制,亟待合理可行的舉措規范檔案濫訴纏訟現象。一方面,創新檔案行政復議濫訴的懲罰機制,針對勸阻未果,反復以訴訟、復議等方式惡意纏繞檔案部門,妨礙其履職的,不予受理其復議申請,從源頭避免司法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對于涉嫌濫訴且拒不悔改的人員,實行信用懲戒機制,嚴厲打擊濫訴纏訟現象。

4.5 積極調解,力求實質性化解檔案行政爭議

新《行政復議法》的一大亮點便是在法律上確認了調解這一解決爭議的重要途徑,并對調解書的制作與生效作出了明確規定,再次印證了復議調解制度符合公眾參與原則與利益衡量理論的要求。[14]此外,新《行政復議法》在立法方式上將調解范圍從正列舉條款明確為基本原則,這反映出發揮調解實質性化解爭議的立法意圖,實質上擴大了調解的適用范圍。即只要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規定,就可調解結案。相應地,檔案行政復議機關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偏不倚,充分尊重各方當事人的意見,尋求良好的社會效果;二是堅持不違反公共利益原則,國家授權給行政主體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檔案行政復議案件的調解不得以犧牲公共利益為前提。三是發揮各部門的合力,講清法理、情理,對部分案件調解停滯不前、當事人申請終止調解,或在調解協議生效前反悔的案件,應及時恢復審理,依法作出復議決定。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后期項目“社會治理法治化研究”(項目編號:23FTYB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貢獻說明

張健:提出選題、設計論文框架、修改論文;王筱盈:撰寫論文、修改論文,收集與處理資料,本文通訊作者。

注釋與參考文獻

[1]姜明安.建構和完善兼具解紛、救濟和監督優勢的行政復議制度[J].法學雜志,2023(4):20-32.

[2][13]馬秋影.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對檔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檔案學研究,2021(3):47-50.

[3]袁光.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檔案行政復議職責[J].檔案與建設,2002(9):25-26,33.

[4]馬秋影.北京市檔案行政復議北京市檔案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研究[J].北京檔案,2019(10):23-25.

[5]王惠,胡文苑.行政法視域下國家檔案館行政主體資格辨析——以胡某訴杭州市檔案館行政復議案為例[J].檔案學通訊,2019(6):35-41.

[6]參見(2018)閩08行終145號。

[7]參見(2016)最高法行申1722號。

[8]參見(2018)京02行初202號。

[9]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382-383.

[10]陳忠海,劉東斌,吳雁平.機構改革背景下檔案局館協同機制探討[J].檔案學通訊,2021(4):4-9.

[11]參見(2019)湘01行初599號。

[12]曹鎏,馮健.行政復議“雙被告”制度的困境與變革[J].中外法學,2019(5):1217-1233.

[14]王青斌.論行政復議調解的正當性及制度建構[J].法制與社會發展,2013(4):145-153.

(責任編輯:馮婧愷 張 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911亚洲精品|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www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色婷婷色丁香| 亚洲动漫h|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a色毛片免费视频|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导航在线|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免费黄色网|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女人一级毛片| a级免费视频| 久久性视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第八页|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精品| 成人午夜网址| 99精品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日本午夜网站|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国产精品v欧美|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综合色婷婷|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久久男人视频|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69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