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響應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精神,嘗試探索理科專業軟件工程(游戲開發設計師)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高校游戲開發設計師專業特色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意義與高校游戲開發設計師專業方向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困境探討,提出相應改革措施,即注重游戲開發設計師專業方向與課程思政教育的關聯性、探索理論與實踐交互的教學模式、加強課程思政資源的投入。以“游戲策劃與角色場景設計”課程為研究對象展開實踐教學,得出的實踐結果表明課程思政的建設與探索措施可以促進軟件工程(游戲開發工程師)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全面發展。
隨著游戲產業的迅速發展,游戲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廣泛的文化現象。游戲目前在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游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它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游戲都能為他們帶來樂趣和放松。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游戲的形式和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興趣。游戲不僅僅是消磨時間的方式,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鍛煉思維、提高反應能力,甚至還能結交到更多的朋友。游戲如此重要,也使得游戲在開發過程中,游戲的策劃十分重要。游戲策劃作為游戲開發的重要環節,對于游戲的成功至關重要。在這個背景下,將思政教育融入游戲策劃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游戲策劃的原則和方法,提高游戲策劃的能力和水平。游戲開發類課程講授與實踐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科知識相結合,二者相互促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助于提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也是解決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孤島”困境及思政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兩張皮”現象的重要舉措。探索思政教育下游戲策劃與角色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對分課堂和項目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道德素養、職業素養和個人素養,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游戲策劃與角色場景設計》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屬于專業教育模塊,是面向軟件工程游戲開發工程師專業的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課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培養目標,圍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目標及育人目標。育人目標的指定主要來自兩方面的依據,一方面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領會精神,以及學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今年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關于工學類專業課程的建設要求。另一方面是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本門課程的課程目標及教學大綱。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考量,確定本門課程的育人目標與思政元素。每一章節的育人目標都是從課程目標中挖掘得出的。搜索身邊的思政素材,選擇恰當的思政元素案例融入知識講授環節,能夠很好地支撐課程目標及思政目標的達成。例如,在育人內容上,第一章游戲概述中,講游戲發展現狀時,展示權威公司發布的中國游戲行業評估報告截圖,讓學生從圖中直觀地看到我國的游戲行業在國內及國際上的地位,增強學生們的專業認同感。講到游戲類型時,展示中國戰隊兩次拿下《英雄聯盟》全球總冠軍的照片。向學生講解優秀的游戲項目所帶起的電子競技活動,不僅是單純的娛樂,還可為國爭光,這些游戲的開發者也會感到自豪,以此增強學生們的職業自豪感。講到游戲的影響時,播放央視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短片以客觀的角度講述了游戲的正反兩方面影響,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才是好的游戲?如何避免玩家沉迷游戲?第二章游戲策劃時,針對策劃游戲內容這部分知識,列舉美國公司發布的《新冠病毒大進擊》這款游戲,里面涉及歪曲事實的辱華內容,遭到華人玩家的堅決抵制。教師通過稱贊玩家的愛國舉動,剖析案例,堅定學生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通過這些反面案例提高學生們的思想道德覺悟,激發愛國情懷。講到游戲故事內容時,展示圖片,分析三國、武俠、仙俠這些中國獨創的游戲題材,通過創新將中國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鼓勵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故事。
教學方式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為了促成課程目標與思政育人目標的達成,課內教學主要通過案例分析、啟發討論、探究問題、任務驅動等方法,用好課堂主渠道,課外利用“互聯網+”的理念。通過網絡資源、網絡課程、微信、QQ等了解學生動態,提升育人效果。
育人成效的評價主要以課堂表現,平時以布置作業、課堂討論、項目匯報,期末以課程設計、問卷調查、師生座談多種形式進行育人效果的評價。
《游戲策劃與角色場景設計》課程通過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道德素養、職業素養和個人素養,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學生圍繞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民生安全等主題內容策劃的游戲項目,不僅得到了校內教師的認可,也在省級以上的賽事上屢獲佳績,有力地印證了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