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衛生態村位于崇明區豎新鎮,擁有“上海農家樂發源地”和“前衛·海上花島”國家AAAA級景區等優勢文旅資源。前衛村人大代表聯系點自2021年成立以來,有效依托本村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在創建平臺載體、整合優勢資源、用好民主協商上下功夫,打造聚集企群意愿、聚合人大代表力量、服務鄉村旅游事業發展的“橋頭堡”。
建言寶地群眾常來常新
前衛村僅有500余常住人口,是個“人口小村”,但作為鄉村旅游事業的一方熱土,社會治理涉及的內容紛繁復雜。僅就參與主體而言,就包含了景區企業、本地農家樂業主和村集體等多方面。“今天是企業來反映夏季限電的問題,明天是游客來反映景區停車管理問題,后天又是農家樂老板來反映擺攤占道經營的問題,各類糾紛的協調處置難度可一點不小。”村干部如是反映。
因此,基于居住片區狹小和老齡人口集中等村情,前衛村打造了以人大代表聯系點為樞紐,集若干覆蓋景區、農家樂、村民居住片區的“民意收集站”為一體的工作體系。通過“多方收集—訴求分流—分層辦理—終端反饋”,收集村域內各方意見建議和各類訴求,并推動逐項辦理反饋。
聯系點建成運行后,成了村民們茶余飯后的閑暇去處、游客和企業工作人員各抒己見的建言寶地。“只有真正貼近群眾,才能聽到群眾的心聲,讓‘群眾常來、實事常辦、站點常新’真正付諸實踐。”聯系點負責人龔丹說。
履職陣地實現融合共享
聯系點作用不止于聯絡,近年來,聯系點抓住“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項目建設契機,立足涉旅矛盾糾紛治理現狀,將景區驛站、鄉賢理事會、“石榴籽”糾紛調解工作室等功能進行遷移整合,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服務基層治理的“一網格一平臺一會議”工作機制。
在鎮、村支持下,聯系點探索網格化管理嵌入社情民意歸集機制,并吸收“石榴籽”工作室的糾紛調解職能,助力提升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化解力。同時,為更有效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制定每季度開展“1+1+1”三方聯席會議的工作機制,讓人大代表、農家樂代表、企業代表三方“面對面”,圍繞經營問題、利益協調和政策訴求等主題開展集中座談,進一步暢通社情民意表達和反映渠道,在資源聚合中真正實現人大代表履職陣地的“空間共享、功能融合、人員聚合”。
民主協商賦能鄉村治理
聯系點借助“民主協商”這把金鑰匙,發動各方共商“公家事”、共解“大家事”。針對線上、線下收集的“進村道路修繕” “村史館建設”等問題,聯系點搭臺,各方唱戲,調動群眾參與鄉村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有效解決鄉村治理難題,也充分維護各方的利益。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原先的“破損進村水泥路”變身“生態發展樣板路”,村史館也被打造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博物館”,記錄前衛村建村50多年來的奮斗歷程。
2024年,豎新鎮入選全國首批“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試驗項目,前衛村成為重點創建村居之一。在區、鎮人大代表小組的主持下,聯系點多次邀請鄉賢、網格長、村民群眾等多方參與、討論和協商,廣泛傾聽涉及群眾利益的建設事項意見,對于村民關心的“村容村貌提升” “增加變壓器分流” “口袋公園建設”以及景區企業關切的“弱電入地工程”等民生實事項目開展充分的需求調研,并形成專項調研報告,助力民生實事項目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努力將“鄉村生活圈”打造成為“百姓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