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在大同市平城區西谷莊村東的試點玉米地里,一眼望去,整片的玉米植株密度高、生長整齊,秸稈上的玉米棒個個都勻稱粗壯,籽粒飽滿?!安丶Z于地,藏糧于技”。大同市平城區牢守糧食安全底線,積極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通過“北斗+智慧農業”支撐,大面積開展玉米單產提升試點。經專家測產,試點玉米平均單產達2481斤,較去年提升333斤,增幅達15.5%。單產提升明顯,試點取得成功。
喜訊一個接一個。10月30日,《科學導報》記者從大同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該局收到榮譽證書,《山西省大同市“北斗+智慧農業”支撐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解決方案》被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推介為2024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典型案例。
據了解,此案例位于西谷莊村東,試點面積1180畝,由大同雨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大同分公司、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共同承擔。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大同市農業農村局成立市區有關領導和農技人員組成的領導組,統籌協調,認真實8cbc0ce5a39a944e4e67dfda0aa1c0c1施。建設過程中,堅持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高產高效集成的工作思路,結合有機旱作農業節水滴灌、整建制單產提升以及玉米“噸糧田”創建等項目,打造千畝以上連片玉米“北斗+智慧農業”支撐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試驗點,探索出符合山西省大同市農業生產實際的“參北斗”支撐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模式。
在試點過程中,該項目推廣了智慧農業玉米生產指揮系統、管理系統、物聯網監測系統和農機監管系統,播種所用拖拉機新加裝了4臺國產北斗導航系統,新購置了多臺大功率播種機,試點田全部實現了高精度北斗導航無人播種作業,實行寬窄行種植,對玉米播種、覆膜、鋪滴灌一體化作業。
項目實施單位在田間管理期間,通過物聯網設備,實現智慧農業系統化管理,利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澆水4次、施肥3次、噴灑除草劑1次。同時,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省市區技術人員多次技術指導,植保技術人員堅持定期巡查,試點田未發生任何病蟲害,為確保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前播種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現在有了北斗導航,一臺農機一天能播80~100畝地,真是太方便了。”大同市雨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吉子平說,“北斗導航技術不僅播行直、效率高,還提高了玉米出苗率,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p>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為此,山西省全方位提升糧食綜合生產力,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山西行動”,圍繞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用更優的資源和投入實現更好的產出和效益,守住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