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黨校事業;教育培訓;理論研究;從嚴治校
“為黨育才、為黨獻策”是黨校系統必須堅守和踐行的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黨校系統需要全面把握、深刻領悟、忠實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深化辦學治校規律,奮力譜寫黨校事業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一是加強理論教育。理論教育是黨校教學工作的根本所在。要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培訓。偉大的理論源自偉大的實踐,又對偉大的實踐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黨的理論教育要建立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的統一,要積極構建科學的理論教育學術框架,把理論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統一起來。既不能脫離歷史講理論,也不能脫離理論講歷史。黨校的理論教育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作為培訓的中心內容,積極創新理論教育的方法和路徑,綜合運用研討式、案例式、體驗式等各種教學方式,從習近平總書記講過的故事、引用的諺語、使用的典故入手,近距離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沉浸式體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教師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氣氛中進一步加深理解“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加強黨性教育。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正心修身明道的必修課,是一門共產黨員必須修好的“心學”,這就需要黨校肩負起錘煉領導干部黨性的“大熔爐”作用。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必須堅持好黨性原則,嚴格貫徹落實黨校工作條例規定,堅持把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作為學員學習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中堅持好黨性原則,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從而堅定偉大信仰。黨校是黨員干部加強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課堂,將紀法教育、警示教育等納入日常教學計劃,作為各類培訓班的必修課,全力推動紀法教育進課堂,切實增強黨員干部依紀依法履職能力,進一步夯實黨性根基、提升教育實效,推動黨的紀律規矩在黨員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落地。
三是加強能力培訓。學習理論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需要本事本領。本領高強、能力過硬是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黨校培訓要著力解決“本領恐慌”問題。干部有能力,干事就強力,早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于直面問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當前,要重點提升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看家本領,特別是在各種困難和問題面前,著力增強時刻準備迎接挑戰、攻堅克難、負重抗壓的能力。黨校在能力培訓方面要堅決破除坐而論道的思想。在科學優化課程設置外,黨校培訓更要辯證處理好知識和能力的關系。領導干部的能力是建立在知識掌握之上的,尤其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把握為基礎,把學好用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領導干部能力的重要體現。要學習好掌握好其中蘊含的方法論,方法論的學問是領導干部能力組成的重要內容,學好了方法論,建立起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從而提高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是深化理論研究,突出優勢特色。黨校作為黨的重要思想理論陣地,是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方面軍。教人者必先受教為先。作為黨校,必須主動作為,深化理論研究,聚焦突出問題,強化需求導向和實踐導向,積極為推進黨的理論創新作貢獻,形成研究優勢特色。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黨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獨特優勢,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觀點、行動綱領和科學體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形成一批有分量、有力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組織撰寫一批重點理論文章,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闡釋工作引向深入,為黨員干部學深悟透提供學理支撐。黨校系統可以結合實際,深挖地區紅色資源特性,根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形成研究優勢和特色品牌,聚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地方重要工作安排,推出系列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斷在理論創新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加強思想引領,細化理論宣傳。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是黨校的重要責任。黨校姓黨,黨校是黨的學校,是政治機關,理應把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放在首位,這是黨校天然職責,更是黨校作為“紅色學府”的具體體現。黨校是“喊看齊”的地方,黨校應自覺承擔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就要做學懂弄通做實的排頭兵,就要明確怎樣發聲、如何發聲。黨校教師要保持“布道者”的風骨和本色、保持“熔爐工”的堅守和執著,恪守職業道德和政治操守,善于“用學術講政治”,擅長“用學理分析問題”,傳授好、傳播好、傳承好、傳揚好黨的創新理論,始終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展現好形象。既要通過校內三尺講臺引導黨員干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又要走向社會大舞臺,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工廠學校,結合運用數字化手段,緊扣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增強信心、提振士氣,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是聚焦中心工作,優化智庫服務。為黨獻策是黨校擔當作為的體現。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要積極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和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建言咨政。黨校要上接天線、下鋪地線做好建言文章。一方面要眼光長遠,面向未來,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問題、民生問題、國際環境問題、黨建問題等,提出前瞻性、政策性、應用性研究。另一方面結合區域和地方實際,提出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好主意、好辦法,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要從大方面把握選題方向,要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選準選好題目。做深做實做細做好調查研究,要走出辦公室,走進基層,貼近老百姓,了解第一手材料,發現和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客觀全面分析存在問題,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
一是強化學習,塑造廉潔校風。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黨校總體工作目標之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改進作風建設,以“從嚴治黨”要求,在“主陣地”“主渠道”中構筑起黨風廉政建設戰略高地。堅持教育者以身作則,通過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組織生活,采取集中宣講、專題講座、個人自學等形式,持續開展廉潔文化教育活動。組織學員深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觀看警示教育片,在學習中校準思想偏差,檢視問題、規范行為。因地制宜打造廉潔文化陣地,利用文化墻、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宣傳和播放黨紀黨規知識、廉政標語、廉政警句,讓全體教職工和廣大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潔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二是從嚴治教,強化嚴謹教風。堅持嚴以治教,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于教學全過程。突出廉政教育,要將黨風廉政教育作為培訓專題,開發全面從嚴治黨教學模塊,嚴格落實課程準入制度,確保教學專題的政治性、規范性、科學性。依據干部崗位培訓規范,精心、科學地設計每期培訓班次和課程,切實加強廉潔從政教育、黨紀國法教育以及傳統美德教育等課程內容。充分利用黨校的陣地和資源優勢,豐富課程的實踐性和特色化,增強黨性教育說服力和感染力,使學員堅守紀律“底線”,堅決不碰“紅線”。積極開發廉政教育現場教學基地,通過現場教學,用革命傳統和Ztacaes+uowtnWhHEkOPSl7otBZOtfOC3TgPDiT+tpc=廉政建設的實際成果來教育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構筑起道德防線、紀律防線、法律防線,切實提高領導干部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強化奉獻意識、責任意識、勤廉意識。
三是強化管理,弘揚優良學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各級黨校要突出抓好學風建設。學風建設是黨校發展的靈魂,是做好干部教育工作的主線,是衡量干部培訓質量的尺度,也是建設一流黨校的重要砝碼。學無誠不立,端正黨校學風,就要發揚“沉靜好學”“學用一致”“理論聯系實際”等優良學風。有良好的學風做保證,黨員干部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提升精神境界,增強實干本領。堅持從嚴治學,落實落細學員管理制度,發揮中青班等主體班次學員臨時黨支部的職能。加強班主任、組織員的全程跟蹤管理,建立紀檢巡查制度,制定學員黨性分析工作方案,加強學員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全過程管理,使學員封閉式全身心沉浸式接受教育培訓,讓廣大學員切切實實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作者單位:中共湖州市南潯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