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一個“南有兔子警官,北有女子鐵騎隊”的視頻在網上火了,不少網友表示,被視頻中的北京女鐵騎陳穎圈了粉。
1.7米的身高,挺拔的身姿,再配上熒光綠鐵騎制服,執勤中的陳穎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很是引人注目。
對于自己的意外走紅,陳穎表示:“女鐵騎能被百姓關注,是因為身上這套熒光綠鐵騎制服賦予的人格魅力,它帶給大家安心的感覺,也證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是認可的。”
2023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開始籌建首支鐵騎女警隊伍。在交警一線崗位工作的陳穎得知后,立即報了名。
成為一名女鐵騎,首先要“馴服”摩托車。曾是警校優秀學員的陳穎,在練車時吃了不少的苦。
陳穎的座駕是“春風650”警用摩托車,車身重量近300公斤,再加上15公斤的騎行服和警務裝備,即使是成年男性,如果沒有掌握駕駛要領,也會發生重心不穩、人車一起摔倒的狀況。
剛練車時,陳穎每天要摔車數次,一天下來,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擦破、流血更是常事。
“女生嘛,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說心里不恐懼是假的,我內心也曾動搖過。可這份工作對我來說是全新領域,所以特別想要征服它。”
于是,陳穎忍著疼,咬著牙,加班加點地練車。為了更好地控制摩托車手把,身材偏瘦的陳穎專門給自己“開小灶”,多做體能訓練,增強身體核心力量。
漸漸地,隨著身體肌肉記憶的加強,陳穎的駕駛技術越來越嫻熟,摔車次數也逐漸變少,到現在幾乎不摔車了。
北京早晚高峰擁堵期間常有交通事故發生,鐵騎要穿過車流,及時趕到現場處理事故。當摩托車在車流中以低速(時速5公里以下)通過時,需要鐵騎克服車身重量,掌握好車把的舵性,還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是十分考驗技術的科目。
練習兩個月后,從最初的推車、扶車,到短距離騎行、緊急剎車,再到繞樁、急停、過窄橋等特技訓練,陳穎一次次突破自我、挑戰自我,終于“馴服”了摩托車,成為一名合格的女鐵騎。
“當時有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陳穎笑著說,“摔出來的傷,是我駕馭這輛車的勛章。”
做交警,是陳穎從學生時代就萌發的夢想。
有別于其他院校,警校的管理制度十分嚴格,早上6點要跑早操,晚上10點準時熄燈。
在學業上,警校學員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完成徒手翻高墻、穿越障礙板、實彈射擊訓練等科目。
“在警校的4年,每一天的經歷都在刷新我的認知,鍛煉我的心智,更讓我在日后有了突破新挑戰的勇氣。”
2020年,從警校畢業的陳穎,終于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藍色制服,成為北京交警隊伍中的一員。
陳穎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是在路面執勤,主要負責疏導交通和糾正交通違法行為。
第一次上崗,陳穎在馬路上執勤3個小時,換崗時發現胳膊酸到抬不起來;第一次被人問路,從來不緊張的她會渾身冒汗;第一次執法,當事人對她喊:“你個小姑娘做做內勤得了,在大街上跟我們大老爺們兒較什么勁!”委屈的淚水在她眼眶里打轉。
想起自己的表現,陳穎不服輸的勁兒又上來了。不執勤的時候,她不放過向老交警學習的機會;執勤結束后,她會自我總結當天的執勤表現;休息時,她會騎著自行車在轄區熟悉環境,把轄區周邊的建筑、店鋪、車站、胡同都牢記于心。
2022年7月,陳穎調崗至朝陽交通支隊雙橋大隊執法小分隊。
那里位于北京東五環,城鄉接合部多、工地多,路況復雜,貨運車違法超載、機動車涂改遮擋號牌等情況時有發生,執法難度較大,也讓陳穎對交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在雙橋轄區工作期間,陳穎在全局女警執法排名中名列第一。她還被評為“2022年度首都交警時代先鋒”,2024年被評為第十一屆北京公安“杰出青年衛士”。
“沒想過會得第一名。榮譽和表彰讓我發現,只要認真工作,是會被看見、被認可的,這也督促我在日后更加認真對待工作。”陳穎說。
今年7月,女鐵騎隊伍“上新”,來了5名新警員。為幫助新人盡快進入工作狀態,陳穎等人當起了老師,一對一傳授執法經驗。
于是,24歲的竇雨洋成了陳穎的大徒弟。
在竇雨洋看來,陳穎之所以會越來越“出圈”,和其身上的反差感密不可分。
一旦進入工作狀態,陳穎就開啟“女漢子”模式,干活麻利,雷厲風行,遇到不配合的當事人,該出手時就出手,這也是竇雨洋最欽佩陳穎的地方。
有一次,陳穎在處理一起交通違法時,男司機很不配合,一下車就對她講難聽的話,還叫囂“你不懂,叫男交警來處理”。對此,陳穎盡量用平和的話語安撫對方的情緒。
怎知,男司機的態度越來越囂張,甚至拒絕接受處罰。陳穎就向對方羅列交通法規細則,“機關槍式”地細數違法可能造成的危害,對方瞬間啞口無言,最后接受了處罰。
還有一次,陳穎遇到一個沒禮讓斑馬線上行人的出租車司機。司機當時表現得很抗拒,陳穎說:“知道您很急,但開車遵守交通規則也是保障交通安全。如果今天站在斑馬線上的行人是您的家人,也遇到一個急著通過的司機,有多危險您比我更清楚。”
見司機的情緒變得緩和,陳穎又說:“我家里也有開出租車的,特別能理解您工作一天有多不容易,所以更不能因為著急一分鐘被罰了,那這一天的工作都白做了。作為首都司機,更應該講究禮數和規矩。我對您進行處罰之后,您和對班的同事也說一說,大家引以為戒,共同守護北京交通安全。”
這名司機事后告訴陳穎,聽到她提及家人時,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個畫面,后果確實不堪設想,所以被她的話觸動了。
陳穎說:“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人有不同的想法,這更需要我們靈活運用各種法條法規,用易于接受的口吻去溝通。”工作之余,她會多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視頻,反復揣摩。
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鐵騎行列,關于女鐵騎的“颯爽”故事也會越來越豐富,但她們守護大家的初心一直不會改變。
(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