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據上海市紀委監委消息: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姜誠君在境外落網并被遣返回國。56歲的姜誠君是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7月底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逃逸式辭職”是一種帶病離職的形態,提前退休或辭職只是為了掩人耳目,企圖逃避黨紀國法的懲處。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和三次全會均提出,要堅決糾治“逃逸式辭職”。如今,“逃逸式辭職”治理再次提速!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今年1月29日披露,海通證券因其投行執業中的違規行為收到兩份罰單。海通證券及3名投行相關負責人被予以監管談話、監管警示等監管措施,其中姜誠君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7月18日,姜誠君出席公司“廉潔文化作品展”并致辭,一轉身竟辭職。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副院長呂洪民曾多次提出辭職請求,但始終未獲得批準。受愛人、兒子、外甥等親屬的委托,呂洪民違規干預多起案件。他在懺悔書中寫道:“我自己根本收不了手,怕被查處的恐懼告訴我,只有離開這個崗位才能讓我停止。”2021年4月,呂洪民因受賄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上述干部是因為害怕而辭職,還有一些干部是為了“撈錢”而辭職。
2016年3月,中國工商銀行某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在尚未正式離職時,經人牽線搭橋聯系上某集團董事長,并擔任該集團擬成立的金融租賃公司籌建組副組長,以便離職后繼續獲利。
2016年9月,51歲的重慶市九龍坡區原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廷憲申請提前退休。退休前,姜廷憲在工程承攬、工程款撥付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退休后,他將收受的大部分賄賂款用于經營重慶萬花谷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2022年4月,姜廷憲因涉嫌受賄、濫用職權犯罪,被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不管是提前布局、洗錢套現還是期權腐敗,都與行為人在職期間的權力相關,其本質就是在發揮權力余熱。”紀委監委相關辦案人員說。
7月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3家央企關于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分別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前兩家央企提到嚴肅查處靠企吃企問題時,強調要開展“逃逸式辭職”問題整治工作。中國移動提出“集中開展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問題專項整治,制定領導人員離職管理規定”。
自2022年4月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至少通報了10起“逃逸式辭職”的案例,集中發生于金融保險領域和金融監管機構。“除了金融系統,‘逃逸式辭職’也容易出現在大型央企、國企,以及上述系統的行政審批和監管部門。”某省紀委監委駐某金融機構紀檢監察組的相關負責同志說。
2022年,某省紀委監委駐應急管理廳紀檢監察組在辦案過程中發現,該省某下轄市級應急救援隊中有4名黨員干部辭職,辭職前在工程項目、設備采購等方面為商人提供不正當幫助。辭職時,4人中年齡最大的42歲,其他3人均不到40歲。其中1人辭職后去原單位管轄范圍內的企業任職,領取“顧問費”。
9月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制定了《南航集團防范“逃逸式辭職”管理辦法》。該辦法要求人力資源部門在收到員工書面辭職申請當日,將員工書面辭職申請抄送同級紀檢監察機構。同時列明不得辦理離職手續的5種情形:有問題線索正在研究處置方式;正在接受談話函詢、初步核實;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涉嫌違法犯罪,相關司法程序尚未終結;國家法律法規、黨規黨紀以及公司制度規定的其他情形。
在金融系統,中國銀行將6510名離行人員納入整治范圍,排查離職去向。已認定包括黨委管理干部在內的數十名干部涉及銀企“旋轉門”情況,責令限期解除與相關企業聘任關系、終止中行與相關企業業務合作。
在地方黨政系統,北京市紀委監委出臺《關于開展離職公職人員違法亂紀問題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全面開展專項整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發文稱,干部離崗離職后可以通過合規合法的方式發揮余熱,但要嚴格執行從業限制規定。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劃出“紅線”:一是不能違規接受原任職務管轄地區和業務范圍內或者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和中介機構等單位的聘用;二是不能違規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或者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活動;三是黨員領導干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后,不能違規擔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等職務。
“要想預防‘逃逸式辭職’,要把好事前、事后兩道關。”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
強化“事前”管理,通過廉政鑒定、離任審計等措施加強對離職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不讓問題干部“想走就走”。強化“事后”管理,明確離職黨員干部的“可為”與“不可為”,多方聯手形成監督合力,切斷其違規變現之路。
“還可以通過整合離崗公職人員及近親屬執業信息等數據資源,探索研發區域化離職人員違規從業篩查系統,利用大數據做好預警。”重慶市九龍坡區監委委員、案件審理室主任朱建明建議。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