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風(fēng)靡一時,在世界范圍內(nèi)刮起了一股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旋風(fēng),也令當(dāng)時還是記者的他躋身世界最知名作家的行列。他是怎么寫出這部曠世名作的呢?
1965年7月的一個周末,馬爾克斯準(zhǔn)備帶一家人到墨西哥阿卡波可度假。他開著車,還沒開出多遠(yuǎn),突然,一個句子仿佛從天庭降落到他腦海中:“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yuǎn)的下午。”他的身體仿佛被電擊中了一般,他立即把車停在路邊,轉(zhuǎn)頭往墨西哥城的方向開去。他的家人很失望,因為度假取消了。多年之后,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憶道,回家后的第二天,他就坐在打字機前,“這次我18個月都沒有起身”。
一開始他并不很清楚自己要寫什么,直到寫完小說中帆船在叢林間被尋獲的段落時,他還不清楚這部小說要走向何方。不過這個段落也成了分水嶺,之后,他就完全沉浸在這個故事的寫作中了:一個叫布恩迪亞的家族在19世紀(jì)來到哥倫比亞一個名為馬貢多的地方,在那里他們經(jīng)歷了哥倫比亞百年的歷史。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部小說,他辭掉了自己在廣告公司的工作。那段時間,馬爾克斯的生活按部就班:一早送兩個兒子上學(xué),八點半前就坐在書桌前,一直寫到大約下午兩點半小孩放學(xué)回家。
馬爾克斯稱自己的工作室為“黑手黨的洞穴”。這個房間十尺乘八尺見方,連接一間小浴室,一扇門及窗戶通往外面的庭院。房間里有沙發(fā)、電暖爐、幾個柜子,一張非常小而簡單的桌子,上面放著打字機。他的孩子記得父親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神神秘秘的,只有吃飯時間才會出現(xiàn),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時總是心不在焉。
如果這部小說不成功,他就一無所有了。當(dāng)時他們欠了房東八個月的房租,房東答應(yīng)等到1966年9 月,即他預(yù)計小說寫完的時候。后來到日期的時候,他真的湊了一筆錢給房東。在此之前,馬爾克斯開著他的那輛白色歐寶汽車到了塔古巴亞典當(dāng)行,把車當(dāng)了換來一筆家用。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馬爾克斯當(dāng)時確實下了一個很大的賭注。幸好,他的妻子梅塞德斯非常支持他,成了他堅強的后盾。但是早在1966 年年初,他們家的存款就已經(jīng)用完了。賣車的錢用完后,梅塞德斯不得不開始典當(dāng)起其他物品:電視、冰箱、收音機、珠寶。
不過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家的“四大法寶”也沒有賣掉,它們是:吹風(fēng)機、食物調(diào)理機以及馬爾克斯的電暖爐和錄音機。前兩樣是妻子梅塞德斯的底線,而沒有電暖爐和錄音機馬爾克斯就活不下去。他不能忍受沒有音樂的日子,巴赫、德彪西和披頭士是他的最愛,是他寫作時放松心情的最佳伴侶。
某種意義上,馬爾克斯確實不用擔(dān)心自己會賭輸。這本書還沒完成,經(jīng)過媒體的報道,《百年孤獨》已經(jīng)成為拉美文壇最受關(guān)注的小說。
在給他的好友門多薩的信中,馬爾克斯說:“實際上,《百年孤獨》是我第一本嘗試寫的小說,在我十七歲的時候,當(dāng)時的書名是《家》。我寫了一陣子就放棄了,因為對當(dāng)時的我而言實在太沉重。從那之后,這個故事就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不去,我試著在心里觀照,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描述,我可以告訴你,第一個句子和我二十年前所寫的一樣,連標(biāo)點符號都差不多。”當(dāng)一個題目始終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最終“爆炸”的那天,無論如何,他都“必須在打字機前坐下來”。
(摘自《新民周刊》2024年第15期,朱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