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網壇,完美是不可能的事。
在職業生涯1526 場單打對決中,我贏得了近80% 的比賽,但這些比賽中,我只拿下其中54% 的分數。換句話說,即使是排名頂尖的選手,拿下的得分也只是一半多一點。
當你平均每兩球就會掉一分,你得學會不執著于每一球。雙發失誤了,只是掉一分。上網擊球卻被打穿,也是一分。就算上了十大好球,也是一分。
當你為一分奮戰,在當下那確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但當那分過了就是過了。這個心態很關鍵,因為這可以解放你,完全為下一分投入。
不管你在人生中打的是哪一場比賽,有時你會失掉一分、一場比賽、一個賽季,或一份工作。就像過山車,跌宕起伏。低落時,你自然會懷疑自己。順帶一提,你的對手也在自我懷疑。
但負面能量是一種被浪費的能量。對我來說,懂得克服逆境的大師,最有冠軍相。
世界最強之所以最強,不是因為每一分都贏,而是他們知道自己會一次又一次地輸,但學會與之共處。
(摘自《天下》2024年第6期)

清代有位名叫華巖的畫家,他一生雖然創作過許多畫作,但沒有太大的名氣,許多畫作賣不出去,日子過得窮困潦倒。
和許多畫家一樣,華巖也喜歡畫虎。古人一般稱老虎為“山君”,即“山大王”之意,畫師們都力爭把虎的勇猛霸氣畫出來。然而有一天,華巖在創作一幅老虎的畫作時,出人意料地將“山大王”畫成了一只“病貓”。
在華巖的這幅畫作中,只見老虎弓著腰,沮喪地夾著尾巴,一臉生無可戀的委屈神情??催^此畫的人都被這只“病老虎”逗得哈哈大笑。有人譏笑華巖,說他真正做到了“畫虎不成反類犬”。
面對眾人的嘲笑,華巖表現得異常淡定,也沒做過多的解釋。直到有一天,一名專門畫虎的行家無意中看到華巖的這幅作品,大為驚訝——仔細看,畫中的老虎正驚恐未定又忙不迭地使勁用爪子抓撓著自己。再留意觀察老虎的眼睛,它正翻起白眼,用余光察看令人膽戰的危險是否還在眼前。
那么,畫中的老虎為何如此害怕呢?秘密就在畫的右上角——這里藏著一只個頭很大的野蜂,它正撲棱著翅膀對老虎做攻擊狀!觀察到這個細節,就會明白:此時此刻,“山大王”的的確確變成了膽小怕事的“病貓”,因為它奈何得了山中百獸,卻對眼前這只小小的野蜂束手無策。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正是這幅畫作的出彩之筆。明白這一點后,眾人終于被華巖卓爾不凡的畫功折服了。這幅畫作便是后來流傳千古的《蜂虎圖》。
古往今來,畫虎之人數不勝數,《蜂虎圖》脫穎而出,全靠畫家“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曲為伸”。它不以華麗威猛為榮,單以深藏不露的質樸細節取勝。有時,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是這樣。
(摘自《環球人物》202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