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塊3000 多年前的“請假條大合集”古埃及石板,再度被人提起并走紅。
這塊石板出土自埃及南部的代爾麥地那,距離著名的帝王谷不遠。這類被稱為“Ostracon”的石灰巖石板,類似當時的“記事本”,是記錄古埃及工匠生活的寶貴切片。這塊石板上用紅色和黑色的墨水,密密麻麻記錄了40位古埃及工匠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五花八門的請假理由。他們陸續請假的時間,是公元前1250年,距今已有將近3300年了。
比如,一位名叫Penduauu的工匠,在春天的第一個月的第14天請假,因為要“跟孔蘇喝酒”。工匠Hornefer 在冬天的第二個月連續請了4天假,理由都一樣,“和上司一起”。一起去干嗎呢?不重要,反正是跟著領導走的,領導知道我在干嘛。工匠的上司就是工匠首領,由法老親自任命,既負責管理工匠,也負責保障工匠的權益。
一位名叫Sawadjyt 的工匠除了“和上司一起”之外,還提供了兩個其他的請假理由:春天的第四個月第16 天(女兒流血);冬天的第一個月第14天(向神獻祭)。“向神獻祭”很容易理解,“女兒流血”呢?考古專家們判斷應該是指他的女兒來月經。在古代,女性的月經往往與一些習俗禁忌掛鉤,在法老陵寢中工作的人,想必也要遵守這類禁忌。
工匠Horemwia在冬天的第二個月第4天請假,因為要“ 釀造啤酒”;工匠Wadjmose在夏天的第四個月第6 天請假,因為要“建造他的房屋”;工匠Hehnekhu在夏天的第二個月第7 天和第8 天連續請假,因為要“包裹他的母親”——將去世母親的尸體制作成木乃伊;工匠Nakhtmin在冬天的第二個月第7 天請假,為了“給書吏找石頭”——沒錯,就是去找這種“Ostracon”石灰巖石板,提供給書吏當筆記本;和他一起去的還有工匠Pennub,因為他倆在同一天以同一個理由請了假。
說到這位Pennub,他或許是個擅長照護的熱心人:在春天的第三個月,從第21 天到第24 天,他連續4 天請假照看生病的伙伴Aapehti。Aapehti大約身體不太好,除了在春天的第三個月請了4 天病假之外,在春天的第四個月又斷斷續續請了4天病假。他春天的那場病好像病得還不輕,因為后面又看到另一個名叫Paherypedjet 的工匠也請假照顧了他4 天,和Pennub一起。可憐的Aapehti,他的請假記錄幾乎全是因為生病,冬天和夏天又請了3天病假,只有一次請假是因為要“向神獻祭”。
工匠Seba在春天的第四個月第17天請了假,因為“蝎子蜇了他”。在這塊石板記錄的數百條請假理由中,他這一條算是獨一份。
請假的記錄,不僅僅古埃及有。2024年2月開放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里,首次展出了一批甲骨,讓人們看到一位王室貴胄“子”通過占卜折射出的生活日常。業界多數學者認為,“子”是商王武丁和婦好的兒子。有一次“子”生病了,第一反應不是告假,而是占卜——“子其疫, 往學(這次的疾病是否嚴重,我是否能去上學)?”在現代學者眼中,這也可以算是一張3000多年前的“請假條”了。雖然我們不知道最后這位王子是否請假成功,但這份卜辭卻跨越漫長光陰,在今天的觀眾們心中激起共情。
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商王武丁在位時期劃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公元前1250年剛好是那塊古埃及工匠“請假條”所屬的時間。因此,很有可能,在很短的一段重疊時間里,為帝王修建陵墓的埃及工匠與勤奮學習的商朝王子,共同呼吸著那個世界的空氣。
(摘自“紅星新聞”,春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