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滾燙》《出走的決心》《喬妍的心事》……今年以來,電影市場涌現一批聚焦女性角色、呈現女性成長的作品,不僅收獲票房和口碑的成功,也引起業界對女性題材作品的關注與探討。
“她題材”電影因何崛起?觀眾喜歡怎樣的“她題材”電影作品?創作有何密碼?展望未來,“她題材”電影如何繼續探索女性視角、講述女性故事、展現女性力量?近日,多位業內人士接受《綜藝報》采訪,共同探討國產女性題材電影的創作理念、發展趨勢。
女性題材電影涌現
“不可能所有路都封著,山路、野路,總有路。”今年中秋節期間,一部講述傳統女性走出家庭“牢籠”,追求自由、尋找自我的電影《出走的決心》,讓不少女性觀眾對生命有了更加遼闊的想象。該片豆瓣開分8.6分,截至目前已漲至9.0分,登上近十年國產女性題材電影評分第一的寶座,收獲眾多好評與認可。
《出走的決心》由尹麗川執導,阿美、尹麗川編劇,詠梅、姜武、吳倩、張本煜等主演。影片根據鄭州50歲自駕游阿姨蘇敏真人故事改編,講述一位50歲的普通女性勇敢出走,獨自追尋夢想的故事。影片中的李紅是中國傳統女性典型代表,作為媽媽、外婆,她操勞半生,掙扎于壓抑的家庭和瑣碎的生活。最終,她決心不再等待,駕車出走,為自己而活。
影片采用女性視角敘事,是“她力量”在影視文化作品中崛起的生動寫照。在女性主創的細膩筆觸下,該片女主形象塑造立體多元、飽滿深刻。正如電影片名,“出走的決心”展現了女性的另一種人生解法,鼓勵年輕人不受性別角色限制,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今年以來,還有許多影片聚焦不同年齡、職業、背景的女性,講述她們的故事,同時對女性生存境遇等議題進行廣泛而深刻的探討。
“人生就像是一場拳擊比賽,只有不斷揮拳出擊,才能不被打倒。”今年春節檔,賈玲執導的《熱辣滾燙》獨攬近35億元票房,截至目前仍是本年度票房榜冠軍。賈玲飾演的杜樂瑩,從“混吃等死”的“肥宅”到重新掌握人生控制權的獨立女性,戲里戲外都上演著動人的勵志故事。影片傳遞的“你只活一次”的積極人生態度,也激勵許多女性,勇于面對困境,勇敢追求夢想。
此外,今年中秋檔,由康博執導,肖央、宋佳主演的《祝你幸福!》,以女性視角直面婚姻、生育痛點。10月26日上映的《喬妍的心事》,在懸疑的故事氛圍中深度剖析和呈現女性困境。
待映片單也有不少女性題材影片。11月22日上映的《愛情神話》平行篇——《好東西》,由邵藝輝編劇、執導,宋佳、鐘楚曦、曾慕梅、章宇等主演。影片講述兩個性格迥異的女性彼此慰藉、共同成長的故事。正如影片宣傳語——“整點新東西,說點新話題”,影片以敏銳的女性視角,呈現當代都市男女生活群像。
由賈樟柯執導,趙濤、李竺斌主演的《風流一代》同樣于11月22日上映。電影講述女主角巧巧從千禧年開始,跨越21年的情感歷程。趙濤飾演的巧巧,從青年走向中年,其情感、思想變化暗合女性意識覺醒的時代進程。
馬麗主演的電影《水餃皇后》計劃年內上映。該片改編自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女士的真實經歷,講述獨自帶著兩個女兒的她,流落香港街頭、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賈玲與張小斐主演,聚焦女性互助的影片《轉念花開》也即將與觀眾見面。
“她市場”增長 助推女性電影發展
“女性電影不僅僅是女性拍的電影或女性題材電影,它更應該是一種女性意識的體現。”導演李少紅在探討女性電影概念時曾表示。貓眼娛樂市場分析師賴力認為,女性電影受歡迎,在一定程度上與當今社會女性意識崛起、女性議題的高熱度有關。“她時代”,女性需求、女性表達、女性審美正逐漸影響文化市場的方向,“她題材”折射女性意識的覺醒及女性社會價值的提升。“她題材其實是世界范圍的創作大趨勢,不單單體現在電影這一種藝術門類上,在各類藝術作品中都有體現。”
“她題材”電影受關注,也與近年“她經濟”走紅有關。QuestMobile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來,女性群體在移動互聯網中的占比持續提高至49.5%,截至2024年1月,女性用戶月活規模6.08億,同比增長1.9%,其中,90后占比最高,為19.4%,二線及以上城市用戶同比增長6.6%。總體上看,女性群體的消費能力持續提高。在使用習慣上,女性用戶對影視劇綜有廣泛興趣,在觀看之余還熱衷于討論、分享,體現較強的社交屬性。
在此基礎上,女性電影逐漸擁有更廣泛的觀眾群。根據貓眼研究院數據,截至10月30日,2024年電影市場中女性觀眾比例為52.8%。在愛情、家庭這兩個類別的院線電影中,女性觀眾明顯多于男性觀眾,愛情片男女比例46:54,家庭片男女比例為42.5:57.5。一些破圈的女性電影作品也擁有廣泛的女性觀眾基礎。據貓眼專業版數據,《熱辣滾燙》女性觀眾占比超過61%;《出走的決心》女性觀眾占比超過65%,且40歲以上觀眾占比超過25%。進口片《泳者之心》女性觀眾占比高達83%,該片根據歷史上首位橫渡英吉利海峽女泳者真實經歷改編,豆瓣評分9.0分。
賴力分析,觀眾對女性題材電影的期待,不僅僅停留在“大女主”的“爽文”敘事范疇,更希望看到人物的復雜性,故事是否觀照現實,能否引發共情,以及能否引發公眾對女性議題的關注。“從今年上映的一批女性題材電影中可以看到,許多女性角色在面對世俗偏見時勇敢抗爭,克服自身困境,最終實現自我成長,走上新的人生旅途。這樣的故事更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敘事創新 “她題材”呈現新風貌
與傳統大團圓結局不同,今年《出走的決心》《祝你幸福!》《熱辣滾燙》等影片在敘事上呈現“出走的完成”“拒絕和解”等新表達,展現國產電影女性敘事新面貌。
《出走的決心》被許多影迷評價為現實版“娜拉出走”。片中,忍受了25年糟糕婚姻的李紅最終選擇獨自一人踏上旅途,從此再未回頭。不久前,知名博主張踩鈴在評價該片時表示,“我非常感動,有了一部拒絕和解的女性電影。導演沒有用女性的善解人意,對家庭的貢獻、理解來收尾,因為拒絕和解,它才是一部真正女性視角的電影。”
《出走的決心》由導演尹麗川、編劇阿美、制片人伊莎等女性創作者共同打造。編劇阿美近日接受《綜藝報》采訪時介紹,幾位女性主創幾乎同時看中原型蘇敏的故事,產生把它搬上大銀幕的沖動。阿美認為,蘇敏的經歷特別典型,很多女性長輩或朋友都有類似經歷,但因為習慣而變得麻木。蘇敏出走的故事,更有鼓舞大眾的力量。主創還達成共識——不把它拍成一部公路片,而是更關注主角為什么出走、如何出走,以此展現女性普遍困境。
在分享劇本創作經驗時,阿美坦言,“故事主角設定為一位50歲的女性,這或許并不完全符合市場常規和主流觀眾偏好。”然而,電影上映后卻收獲極佳口碑,遠遠超出預期。阿美認為,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創作過程中真誠探討女性困境,融入女性真實生活體驗。
隨著女性題材電影不斷增多,如何塑造多元的女性角色,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對此,阿美認為,“創作應該基于生活真實感受,而非為了迎合某個抽象主題或時髦口號。我們應該忠于內心,塑造多樣化的女性角色,展現她們不同的人生境遇和選擇。”
新銳女性導演邵藝輝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好東西》,延續前作《愛情神話》的女性視角,以幽默、輕盈的敘事,大膽犀利地展現成年人多樣態的愛情觀。該片講述愛逞強的單親媽媽王鐵梅和小葉意外成為鄰居,兩位女性面對生活中的舊創傷和新挑戰,彼此溫暖、互相慰藉。故事重點在于,已經“覺醒”的女人,遇到學習過性別議題的男人,逐漸產生一些新“困惑”和新“問題”。
邵藝輝介紹,很多女性題材作品通常會在故事結局傳遞“女性成長”“女性覺醒”等主旨,但在電影《好東西》中,覺醒是故事的起點。影片進一步探討一些更“前衛”的新話題:那些正在進步的、重新看待女性的男性,會得到女性的喜歡嗎?覺醒的女性還會戀愛腦嗎?沒有雌競的女性友誼應該是什么樣的?新時代女性如何教育自己的小孩?邵藝輝表示,影片對女性題材有一些新探索,希望觀眾看到女性更多新的、復雜的可能性。同時,影片關注女性互助與成長,鼓勵女性“有勇氣、有動力去追求真正的自由”。
創作瓶頸和挑戰
影視界素有“得女性觀眾者得天下”的說法。與其他題材相比,面向女性受眾的作品往往擁有更高熱度。不過,真正聚焦女性視角、探討女性困境的優質作品卻不多,可以說女性題材仍是一片尚待開發的藍海。
阿美直言,傳統意義上的電影,通常以男性視53f79c6b3d166f0a68fa0ff9c42282c21dd96281b42852142a1cea6e93a3a93b角為主體進行創作,這些作品中的女性通常作為男性角色的“附屬品”存在,在敘事上多服務于男性角色。“所謂女性電影,并非簡單地將主角從男性變為女性,而是指具有女性視角的電影,其核心往往是女性對困境的抗爭。”
“電影敘事主體的改變,仍面臨許多困難。”阿美談到,女性電影的受眾仍然是小眾精英群體,“女性電影能否成為主流,還需要女性意識的持續進步。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溫和的、逐漸變化的。”
阿美認為,當前觀眾需求、市場反饋及社會價值觀的變化,都在推動女性敘事成為影視創作的重要方向。越來越多作品開始從女性視角出發,講述女性故事,展現女性力量和智慧。“未來的影視創作中,女性和女性力量將不再僅僅作為客體存在,而是逐漸成為敘事主體。觀眾將會看到全新的男女關系,以及更加多元立體的女性形象。”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對此持相同觀點。她認為,中國女性電影的發展歷程是復雜且非線性的,過程中時有反復。戴錦華表示,女性導演的創作自由和主體性非常重要,不必為了證明女性也能做男性做的事而選擇某些宏大題材,應根據自己的藝術追求和創作理念來決定作品方向。
談及女性題材電影的困境和挑戰,賴力認為,一方面,女性電影和女性創作者數量仍然較少,應該培養并鼓勵更多女性進入電影行業。“女性力量的表達需要更多女性創作者參與,她們更了解女性面臨的現實困境和情感需求,更能創作出喚起廣大女性觀眾共鳴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目前女性電影多為中小體量的文藝片、劇情片,相較于傳統商業類型片受眾較為有限。在賴力看來,女性題材作品可以適當融合商業類型元素,用類型片創作包裹女性表達和女性意識,增強影片市場屬性。“目前國內女性題材影片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整體數量較少,偶有爆款作品誕生。隨著時代發展變化,未來,女性題材電影有望在數量、類型、品質和表達上邁入新階段,實現票房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