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劉循子墨導演的長片首作《揚名立萬》不僅拿下9.26億元票房,還成功摘得第36屆百花獎最佳編劇獎,票房、口碑雙豐收。這部“劇本殺”風格的電影,以“層層反轉”俘獲不少影迷,令人頗為期待導演的新作。
如今,劉循子墨的第二部長片《勝券在握》終于上映。不同于《揚名立萬》的民國背景,新作將目光聚焦于現代職場及人工智能。《揚名立萬》編劇班底的全員回歸,讓《勝券在握》在故事編排上同樣充滿類型電影的“強情節”魅力。
影片講述科技公司奧傳司老員工白勝手握公司期權,卻遭惡意裁員,這令他難以應付父親留下的巨額欠債。為讓期權兌現,白勝不得已營造擁有“最新高端技術”AI項目的假象,從而重返公司。他在公司老總之一任總的支持下,于奧傳司內部創立“泡泡工廠”以開發AI技術。正當白勝以為自己可以瞞天過海時,監事周望高的出現打破計劃,等待他們的是一場更大的騙局……
影片故事基本都發生在科技公司大樓內,聯系《揚名立萬》故事發生于命案現場的別墅,可見劉循子墨的電影擁有“局限空間加復雜故事”的舞臺劇風格。《揚名立萬》在具有轟動效應的“三老命案”中嵌入一樁“花魁遇害案”,采用“案中案”結構;《勝券在握》則在人員架構復雜的科技大廠,設置一間架構相對簡單的技術工廠,同樣采用“內嵌”敘事。
《揚名立萬》事件發展及人物動機不斷反轉,最典型的是 “三老案”兇手齊樂山其實并非極惡兇徒,而是深藏鐵漢柔情;《勝券在握》延續這種藏匿式反轉風格,比如,觀眾會以為給AI人工配音的是女性角色方方,實際上卻是片中兩位戲份吃重的男性角色。
除了故事和結構,《勝券在握》還呈現角色情感和人生哲學上的魅力。比如,一向高冷的監事周望高在“泡泡工廠”度過人生中最輕松、愉悅的一個生日;白勝偷偷幫助懷有身孕的方方修改考勤記錄等。片中金句頻出,如公關強尼那句:“直到成功都沒有被戳破的謊言,叫預言。”
此外,劉循子墨的電影具有較強“迷影性”(電影中的電影,創作者對經典電影臺詞/橋段的致敬)。在《揚名立萬》中,觀眾可以看到《閃靈》《白夜行》等作品的影子,《勝券在握》則直接“致敬”周星馳《喜劇之王》的經典片段。“泡泡工廠”的慶功宴場景,導演還采用達·芬奇名畫《最后的晚餐》的構圖,寓意主角即將面臨的職業抉擇及人生“風暴”。
同《揚名立萬》一樣,《勝券在握》給出一個理想化結局,這讓影片所強調的積極精神在壓抑影像中突圍而出,如同一場對觀眾的真摯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