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陽縣黃河北大堤以北,為黃河故道。自遠古至明代,這里黃河決口泛濫數十次,朝為桑田,暮為溝壑,形成了河洼地、鹽堿地,呈現瘦、鹽、冷、板、浸的特點,土地貧瘠,莊稼歉收,一棵棵樹木就像一個個先天不足、營養不良的孩子,很不容易成活。
一代又一代原陽林業人恨不得把自己當作一棵樹,為這片土地添一點兒綠色。
薛玉富,就是這其中的一棵樹,一棵瘦瘦的“柳樹”。
薛玉富的瘦,和他的身世有關。他是原武鎮小村人。父親在他八九歲時就因病去世,母親領著他們姐弟三人艱難度日,干癟的乳房根本養不活他們,只有到處找嬸子大娘的乳汁喂養,薛玉富雖然餓得皮包骨頭,但畢竟活了下來。
就像田埂上的一棵柔弱的小樹苗,他吸吮著陽光和水分,掙扎著成長。1979年,薛玉富高中畢業。在當時人才缺乏的年代,薛玉富的家鄉也缺少綠色,他到原陽縣稻改重點鄉鎮、鹽堿化嚴重的原武鎮工作。在鎮林業所,他整天在田間地頭,和一草一木在一起,跟農民一起交談,了解各種樹木的性格。因為是稻區,水位較高,一般的樹,如楊樹、桐樹、槐樹等,長期受水浸,很難栽種成活。他了解到鄉親們種不成樹的苦惱,決心培育出一種能適應稻區的土壤,而且生長快、能夠成材、幫民致富的樹種。
1994年,薛玉富調到原陽縣林業局工作。他鉆圖書館,泡書店,從古籍到當代書籍,在大堆的資料中尋找著那一種樹種。那種理想中的樹無數次出現在夢中,但醒來后,又倍感失望。1998年,薛玉富加入中國共產黨。兩年后,就任原陽縣苗圃場場長、黨支部書記,后來又任原陽縣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和新鄉市沿黃林木良種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職位高了,但他的身子仍然放得很低,整天和職工一起在苗圃里勞動,尋找、培育那夢中的樹木。
為了尋找理想的樹種,薛玉富上內蒙,到山西,去安徽……爬高山,越沙漠,蹚河流……餓了就啃口干饅頭,渴了就喝口溝里的水。歷經無數次艱難困苦,他終于尋到了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柳樹樹種,把它帶到了家鄉。
二
要想讓外來樹種在家鄉扎下根,活下來,而且要活好,關鍵是看其能否適應原陽的自然條件。薛玉富帶著職工跑遍了全縣所有種柳樹的地方,剪柳條,砍樹枝,插扦培育,馴化。在種植培育過程中,他不顧自己體弱有病,打畦,除草,澆水,什么活兒都干,腿被劃傷過,人暈倒過,但他吃點兒藥后,就繼續干。
瘦樹橫天暗勁發。經過近十年的精心選育、馴化,2008年,一種適宜灘區、山區、鹽堿地區和水稻種植區生長的柳樹新品種終于誕生了。十年辛苦,終于有了結果,薛玉富有了孩子降生一樣的快樂。
這種柳樹,不但抗鹽堿,抗風沙,而且長勢快,幼苗7個月生長高度即可達4米高,單株單行留苗一年零七個月,直徑可達到11厘米。
這種柳樹不像一般柳樹那樣無主干,發斜枝,而是主干中直,打破了“柳樹不成材”的種植傳統。
薛玉富把這種柳樹新品種命名為“原柳1號”,河南省林科所一位領導帶領一批專家來原陽調研,對該樹木品種連豎大拇指,并將此柳樹品種起名為“豫新柳”,又經省林木審定委員會審定成功。
“豫新柳”,一個美麗響亮而且特別有寓意的名字,從此不脛而走,叫響了原陽、新鄉、河南甚至全國。
長勢快、木質優、能成材,這不正是農民創收致富的優良樹種嗎?為了讓更多的群眾認識到栽種“豫新柳”比種糧食更能增加收入,薛玉富把自己種的20畝“豫新柳”,每行隔一棵挖出一棵,共挖出5萬多棵,每棵可截11厘米長的種條13根,無償地送給場里的職工和農民栽種,并且自掏腰包印制大量宣傳資料,發放到村民手中。
薛玉富經常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教授村民種植“豫新柳”的技術,因為勞累過度,他幾次暈倒在地里。
農民們種植的“豫新柳”長勢旺盛,薛玉富卻越來越瘦。
三
2020年,薛玉富退休,他回到家鄉原武鎮小村。本該養老的他閑不住,租了70畝荒地,繼續培育優質樹種。
他注冊成立公司,引進項目,吸引村民入股,年終讓村民參與分紅。他把引進的美洲黑楊拿出來5畝3萬多棵樹苗,每棵截成18根,共54萬根種條,以及桃樹苗、柳樹苗等,都無償讓村民種植。
親戚朋友說他傻,他笑著說:“我叫玉富,就得與群眾一起富。”
“數樹新開翠影齊”,夏日的陽光下,薛玉富的苗圃基地里,“豫新柳”、美洲黑楊、楸樹、桃樹等樹種一行行、一排排,綻綠吐翠。薛玉富穿行其中,摸摸這棵,拍拍那棵,如同親朋老友一樣熟識。
薛玉富和柳樹站在一起,瘦削的身子就像一棵柳樹。一聊起來,他的話就像柳葉一樣稠,都是和柳樹的故事,都是他如何帶領群眾致富的夢想。
他介紹說,原來培育的“豫新柳”枝條都是向上生長的,現在培育的“豫新柳”的枝條卻能夠向下生長,如垂柳一樣。這樣,“豫新柳”不僅能夠長大成材,還能成為道路兩旁的觀賞樹。
瘦瘦的“豫新柳”走出了小村,在原陽、在平原示范區,在新鄉市等許多市縣的道路兩旁,展現著她的身姿。
薛玉富培育的柳樹也引起了中醫專家的注意,原陽縣醫院中醫科主任趙文軒找到薛玉富,商討如何利用柳樹治療疾病。經趙大夫一介紹,原來,柳樹的全身都可作中藥材,《唐本草》《本草綱目》《古今錄驗方》中都有記載,柳絮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柳葉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效;柳枝為中醫接骨妙藥,用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柳根用水煎服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柳皮用水煎服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柳樹不只用于中醫,西藥阿司匹林的發明就源于柳樹,它的學名叫乙酰水楊酸。自己種的柳樹還能夠救助病人,減少病患痛苦,這使薛玉富激動不已,當即表示與趙大夫合作。
薛玉富的心中在規劃著一張藍圖,利用苗圃基地一方面幫助村民種樹增收,一方面把苗圃建成大中小學生的研學實踐基地,開展勞動課實踐,發展林業文化旅游,以第三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夕陽西下,黃河故道。薛玉富消瘦的身影,慢慢幻化為一棵柳樹,樹干挺拔,枝條婀娜多姿。
責任編輯/孫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