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羽毛球發球機因其可控的球速、方向與弧度等特點,逐漸成為提高訓練效率的重要工具。然而,在我國,受經濟成本和羽毛球質量要求的限制,其普及度仍然較低。本文著重分析了發球機在優化訓練效率、增強針對性以及節約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同時提出了不同水平運動員在訓練中科學應用發球機的具體策略。研究指出,發球機可用于初學者基本動作的練習,高水平運動員的體能突破訓練,以及結合實戰情境的多球訓練,可以提升訓練效果。今后研究應關注發球機與教練員喂球方式的有效結合,以及不同類型發球機在不同訓練階段的應用優化。
關鍵詞:羽毛球 發球機 技術提升 訓練效率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2-129-3-XWJ
羽毛球運動在全球愈發流行,運動員提升技術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傳統訓練中,教練喂球耗費大量時間,影響了訓練效率與針對性。羽毛球發球機則以精確控制球速、方向和弧度的優勢,為訓練帶來新的可能,提供了更高效的輔助方式。本文將探討羽毛球發球機在技術提升中的作用及優化方法,旨在為教練和運動員提供科學的訓練方案,提升效率和效果。
除了提升效率,發球機還能針對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制定訓練計劃,節省人力成本。本文也會探討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發球機,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通過對發球機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與優化的深入研究,期望為羽毛球運動的科學化訓練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推動羽毛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1、羽毛球發球機的使用現狀
近年來,我國羽毛球運動蓬勃發展,不僅專業運動員需要不斷訓練以提高球技,業余愛好者也渴望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這導致羽毛球發球機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然而,在一些球館中,發球機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原因在于購買和使用發球機均需承擔一定的經濟成本。確實,羽毛球發球機在訓練中的應用給羽毛球訓練帶來了顯著的優勢。發球機的精確度和穩定性,尤其在落點控制和發球頻率方面,能夠確保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此外,發球機可以長時間、穩定地工作,避免了教練員體力下降對訓練質量的影響。盡管設備初始成本較高,但從長期來看,發球機的投入能夠為運動員提供更加系統化、高強度的訓練,有助于提升技術,是非常有價值的訓練輔助工具。
2、羽毛球發球機的優勢
羽毛球訓練時,發球機簡直是個提升技術水平的小助手,效率也提高了。一方面,它能精確調整球的速度、方向和弧度,讓不同水平的運動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另一方面,它還能幫助大家更快地掌握技術要點。此外,發球機還能滿足運動員高強度、復雜球路的訓練需求,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訓練效果。對于追求突破的運動員而言,發球機無疑是自我提升的得力工具。
2.1、提升訓練效率與針對性
對于羽毛球初學者而言,技術掌握的基礎在于規范動作與反復有效的練習。初學者往往難以獨立控制球的落點,因此在缺乏教練的情況下,練習變得困難。發球機能夠精確控制球的落點與高度,使得初學者即使單獨練習也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對于不同水平的運動員,發球機能夠根據不同的訓練需求,精確調節球速、方向、弧度等,從而滿足不同強度的訓練要求,顯著提升訓練效率。此外,發球機可設定特定的球路,以實現羽毛球戰術訓練,展現了其訓練的針對性。發球機一旦設定好球路,便能自動連續發球,長時間維持訓練,從而大幅提高訓練效率和針對性。
2.2、節約人力資源與成本
在羽毛球訓練中,教練的主要職責是指導和糾正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但同時教練還需負責喂球任務。長時間的喂球會消耗教練的體力與精力,導致喂球質量下降,進而影響對運動員的指導質量。使用發球機代替人工喂球,可以節省教練的體力與精力,使其能更專注于運動員技術動作的指導,從而在節約人力資源的同時提高訓練效果。
對于羽毛球專業隊和培訓機構而言,陪練員同樣不可或缺。不同水平階段的運動員對陪練員的要求各異,初學者需要陪練員將球控制在易接位置以固定正確動作,而隨著訓練者水平的提升,對陪練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優秀的陪練員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訓練效果。發球機的使用可以減少對陪練員的依賴,同時發球機發出的球路穩定,可設置多樣化,避免了因陪練員水平參差不齊而導致運動員進步緩慢的問題,從而節約了人力資源和相關開支。
2.3、增強訓練效果與突破極限
相較于教練員發球,發球機發出的球更為穩定,能夠確保每次發球的角度、速度和力度保持一致,從而保證固定點位技術訓練的質量。而對于羽毛球訓練者來說,要想變得更強,就得學會接那些速度快、角度刁的球。發球機能發出比教練發球速度還快、更有力量的球,讓運動員慢慢習慣更難的球路,不得不提高自身接球技術,打破技術上的瓶頸。而且,發球機還能模擬出比賽中對手都接不住的快球和刁鉆角度,這樣訓練時就能面對更大的挑戰。習慣了這些,運動員在比賽時面對一般的球,就能輕松應對,表現得更好,從而贏得更多比賽。
2.4、適用性與靈活性
發球機能夠發射不同難度的球,從簡單到困難,從慢速到快速,適用于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初學者可以通過設置發球機發射固定點的球來進行原地技術練習,進一步提高擊球技術和動作穩定性。而高水平運動員則可設置發球機發射高強度球,以增加訓練強度。發球機適用于各種水平的運動員,展現出高度的靈活性。
3、羽毛球發球機的局限性
盡管發球機在羽毛球訓練中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作為機械設備,它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局限性。機械性能的不足、噪聲問題、發球模式的靈活性欠缺以及實戰模擬效果的缺乏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訓練效果。這些問題提醒我們,在充分利用發球機優勢的同時,也需適當考慮到它的不足,靈活搭配其他訓練方式,以確保整體訓練質量的提升。
3.1、機械性能局限
作為機械設備的一種,羽毛球發球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運行不暢和故障。用久了的發球機可能會卡殼,這樣會把訓練的節奏給打亂。如果訓練的時候機器出現故障了,不僅會打斷練習,而且某些機器的問題還可能讓羽毛球訓練效果變差,這就是羽毛球發球機的機械性能的局限性。
3.2、噪音問題及對球質量的高要求
羽毛球發球機工作時會產生噪音,可能影響運動員的注意力,擾亂訓練環境。而且,一旦設定,其發球的方向和力度固定,無法根據球的新舊和速度進行調節。因此,使用時需保證球的規格與新舊程度基本一致,否則會降低發球穩定性,影響訓練效果。
3.3、發球模式靈活性不足
發球機一旦設定好發球模式,便按照既定模式進行工作,無法根據訓練中的不同情況做出相應調整。運動員在訓練初期精力充沛,移動和反應速度較快,但隨著疲勞的累積,整體速度會下降,回球質量也會降低。然而,發球機無法根據運動員的體能狀況和回球情況靈活調整發球速度。發球機在為運動員提供發球練習時,僅限于固定的球路,無法在訓練過程中靈活轉換。
3.4、缺乏實戰模擬效果
在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通常利用對方回球不到位的機會進行進攻得分。盡管發球機可以發出多種落點的球,但仍然無法模擬實戰中對手回球不到位時出現的機會球。發球機的回球設置通常將球回至理想狀態,但在高水平的比賽中,得分往往源于抓住對方回球不到位的機會,失分也常因自身回球不到位而被對方利用。發球機的發球節奏相對固定,若運動員長期練習固定節奏的球路,其臨場應變能力可能得不到充分鍛煉,這可能導致運動員在比賽中遇到突發情況時無法作出適當調整,從而影響訓練的實戰模擬效果。
4、羽毛球發球機與教練員發球的差異
在羽毛球訓練中,發球機因其連續、穩定的發球功能,顯著提高了多球訓練的效率,然而也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局限性,特別是在互動性和個性化方面。本文從訓練互動、個性化和技術指導等方面深入分析發球機與教練員發球的差異,以期為合理使用發球機提供參考。
4.1、訓練互動性和情感激勵
使用發球機進行訓練時,運動員與機器之間缺乏互動,僅能被動接受球的落點和速度,導致訓練過程機械、缺乏變化,這樣的訓練氛圍可能影響運動員的積極性。相較之下,教練員的在場能為運動員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通過言語鼓勵和互動,幫助運動員保持高度的訓練專注度。教練的鼓勵不僅讓運動員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可,更能激發其主動性,讓其全身心投入訓練。
當訓練強度一大,運動員就容易累,心里也跟著緊張起來。這個時候教練就得幫忙處理問題,調整一下訓練節奏,或者給運動員們打氣加油。然而,這些發球機做不到。比如,當運動員老是出現失誤的時候,教練就得趕緊跟他們聊天溝通,使他們全身心放松一下,從而緩解技術上的緊張。從這些情況來看,發球機作為沒有“感情”的機器,它并不會觀察運動員的身心狀態及其好壞來調整自身,在鼓舞士氣和心理輔導方面更是無能為力。
4.2、個性化訓練與技術指導
發球機在訓練中設置的固定程序限制了其針對個體差異的調整能力。例如,在訓練力量較弱的初學者時,發球機無法根據其技術水平或體能狀態自動調整發球力度和速度。而教練員則能觀察到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并根據其體能狀態和當天的訓練表現,調整訓練強度,以達到個性化指導的目的。特別是在面對初學者時,教練員可以逐漸引導其適應發球的力度和速度,這不僅有助于運動員循序漸進地提高水平,也能避免他們因過度疲勞而影響訓練質量。
教練員能夠及時發現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中的錯誤,并進行即時的示范和指導,這種個性化的技術指導對運動員的成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相比之下,發球機雖然在連續發球方面具備優勢,但無法提供針對性指導,運動員在接球和回球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可能會導致錯誤動作的習慣性養成。因此,教練員在提供個性化指導方面的優勢是發球機所難以替代的,特別是在運動員技術突破階段,教練員的個性化糾正和示范顯得尤為關鍵。
4.3、戰術意識與實戰應變能力培養
在打羽毛球雙打的時候,運動員就必須擁有敏捷的臨場反應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得靠教練員來培養。教練員和發球機不一樣,教練員能根據運動員的站位、跑動節奏和打球的水平來靈活調整球路。比如說,在雙打訓練中,教練員可以隨時改變發球的方向和力量,根據雙打運動員兩人的配合情況來調整,這樣便能游刃有余地鍛煉運動員們的反應速度和戰術意識。這種訓練方法更加接近于真實的比賽,也能夠幫助運動員迅速應對各種戰術情況。
4.4、發球機的科學應用策略
雖然發球機不是完美的,但它確實能幫我們練球。對于新手運動員來說,發球機可以提供穩定的球路和重復的發球,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掌握基本動作,讓擊球更穩。而且,用發球機練球可以連續不斷地打,這樣不僅能提高體力和反應速度。還能和教練員及時溝通調整,讓訓練效果更棒。
相較于高手來說,發球機的穩定性可以用來加強體能訓練。比如,可以讓發球機發不同角度和高度的球,這樣便能提高運動員的力量和精準度。再加上教練的實戰化訓練,運動員的技術和臨場反應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所以,把發球機和教練的喂球方法結合起來,會讓訓練效果更好。
5、結論
羽毛球發球機是訓練中重要的輔助設備,它能精確控制球速、方向和弧度,并穩定發球,為運動員提供個性化訓練,有效提高訓練效率。然而,發球機并非萬能,其單一性也限制了其在訓練中的全面應用。因此,科學合理地運用發球機,并結合教練員的指導和運動員自身的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
今后研究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不同類型發球機的功能特性比較研究,為不同訓練需求選擇合適的器材;(2)發球機與教練員喂球方式的有效結合,提升訓練的整體效果;(3)不同訓練階段(初學者、中高級運動員、高水平運動員)的發球機應用策略研究,針對不同階段的運動員制定更有效的訓練方案;(4)發球機在羽毛球戰術訓練中的應用研究,探索發球機在戰術訓練中的作用和優化策略;(5)發球機在羽毛球體能訓練中的應用研究,探討發球機在提高運動員體能方面的作用和優化策略。只有通過持續的研究和實踐,才能更好地優化發球機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推動羽毛球運動的科學化發展。最終,發球機將成為教練員和運動員提升羽毛球競技水平的重要工具,為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沛澤,周志輝,劉洪波.羽毛球發球機對提高羽毛球教學訓練效率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9).
[2]吳寬寧.多球-發球機在乒乓球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17).
[3]王鶴穎.多球訓練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5).
[4]陸曉桐.國內羽毛球多球訓練法的應用現狀分析[C]//中國班迪協會,澳門體能協會,廣東省體能協會.第十一屆中國體能訓練科學大會論文集(下).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2024.
[5]王搏.淺析發球機在乒乓球訓練中的利與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30).
[6]張子強,林昱希,祁憶青,等.基于FAHP層次分析法羽毛球輔助機器人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3,44(S1).
[7]彭澳,熊輝.羽毛球自動拾取機設計[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24年國際競技體育生物力學論壇暨第二十三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摘要集.湖北大學體育學院;湖北休閑體育發展研究中心,2024.
[8]王兆俠,常文青.兩種練習方案對兒童動作技能學習與空間預測能力的影響[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墻報交流(體能訓練分會)(二).洛陽師范學院;韓國國立群山大學,2023.
[9]趙潞瑋,艾麗欣.心理定向對羽毛球發球的影響:任務難度的調節作用[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墻報交流(運動心理分會)(二).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