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作為法治源頭,正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風向標。在改革開放的遼闊沃土上,法治的根系深入土壤,汲取著改革開放的養分,又反哺改革進程,結出豐碩果實。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廣東、海南等地結合地方實際,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持續優化制度供給,一部又一部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規,為改革開放和法治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上海:制度創新 優化營商環境先試先行
黃浦江畔,翠綠之間,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樓,不斷刷新著城市高度,延伸著浦東的天際線,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訴說著改革的故事。
2021年6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
“獲得中央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意味著要披荊斬棘勇闖‘深水區’,要承擔好為改革創新‘試制度、探新路’的責任?!鄙虾J腥舜蟪N瘯泵貢L、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閻銳說。
立法破除藩籬,瞄準“一業一證”改革為市場主體松綁。2021年9月,《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以下簡稱《“一業一證”規定》)出爐,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授權后,制定出臺的第一部浦東新區法規。據悉,該規定實施以來已累計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8100余張,有力促進了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健康發展。
創造性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推動構建以信用承諾為特色的“準營快車道”。《“一業一證”規定》第九條明確“支持浦東新區探索實行基于‘一業一證’改革的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2022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上海市浦東新區推進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改革若干規定》。該規定采用一次性告知涉及該行業經營的多項審批條件,對于信用良好的企業,只要自愿作出書面承諾,即可當場獲得食品經營等市場準營許可證,實現“證照銜接”,真正解決了“準入不準營”的難題。
改革持續助力,企業跑出“開業新速度”。國內某知名咖啡連鎖企業,從2018年至2022年在浦東開設門店130家,2023年全年在浦東采用市場準營承諾即入方式新開80多家。據了解,截至目前,改革已在飯店、便利店、咖啡店等22個行業全面推開,累計辦理行業準入許可2500余件。
如今,法治已經成為浦東新區一張閃亮名片。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和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堅持立法需求源自浦東、立法過程扎根浦東、立法效用發揮在浦東,推動了一批立法成果相繼出臺、落地實施。
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以來,浦東新區法規、管理措施、地方性法規浦東專章分別達到18部、26部和2部,浦東“立法試驗田”改革效能得到充分釋放,與浦東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支撐著浦東在引領區建設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廣東:勇立潮頭 續寫更多“春天故事”
大灣區,海韻濃;珠江水,流不息。
“要大膽闖、大膽試,開出一條新路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殷殷囑托。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5周年。廣東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中心大局履職盡責,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立法。近年來,廣東逐步完成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以及深汕特別合作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等功能區立法,大灣區立法開啟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向“更加具體細化、更具操作性”轉化的新階段。
聚焦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題主線和琴澳一體化發展目標,著力提升合作區的人氣、商氣、煙火氣。2023年1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這是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首部綜合性法規。
今年3月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迎來了正式封關運行的重大利好。順利封關,是橫琴收獲的璀璨果實。
合作是貫穿深汕發展的主題詞,共享是深汕發展的根本目的。自2018年12月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式掛牌成立以來,深汕發展駛入了快車道。短短幾年,農漁四鎮面貌一新,現代化產業新城崢嶸初露,田園都市和諧共生,山海連城鄉愁存續。
2023年9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全國率先出臺“飛出地”地方性法規——《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按舜瘟⒎▽⑸钲谌嬷鲗钌翘貏e合作區建設以來的改革經驗、管理模式進行了提煉。”參與此次立法部分環節的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誠表示。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效推進深汕特別合作區改革探索,為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經驗。
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世界,是南沙發展開放的重要關鍵詞。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接續發力,于今年1月19日通過了《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皸l例立足南沙建設發展、開放合作的實際需要,按照‘能放則放’的原則賦予南沙相關省、市管理權限。同時,積極爭取國家下放權限?!睆V東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偉忠介紹說。
據悉,今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還將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立法專項計劃(2024—2027年),系統推進大灣區立法工作,發揮人大主導作用,突出“小切口”立法,著力解決“一國兩制三法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問題,形成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立法創新成果,助推做實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
海南:放權賦能 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速換擋
椰風海韻煙波渺,長海天際似平橋。
有人愛這里的天,愛這里的海,愛這里的沙灘,但最令人著迷的,還是這里的“無限活力”。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肩負著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的歷史使命和政治使命。由順利開局、冉冉上升,到進展明顯、蓬勃興起,一幅瑰麗宏偉的時代畫卷在海南大地徐徐展開。
2021年6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海南自由貿易港法》)。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用好用足《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賦予的立法權限,堅持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精準有效銜接,統籌用好一般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法規和自由貿易港法規制定權,突出制度集成創新,做好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與中國特色、海南特色相銜接的制度設計,高效有序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焙D鲜∪舜蟪N瘯ㄖ乒ぷ魑瘑T會主任鄧云秀介紹說。
對接國際規則,助力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成為國際商事糾紛解決的“優選地”?!逗D献杂少Q易港法》提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立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完善國際商事糾紛案件集中審判機制,支持通過仲裁、調解等多種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推進,大量市場主體,特別是外國投資者的涌入,涉外民商事糾紛不斷增多。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多元化解糾紛機制的手段之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方式。今年5月,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若干規定》。該規定對接國際仲裁通行規則,著力提升仲裁對外開放和國際化水平,助力將海南省打造成為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
此外,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還高效有序推進自由貿易港法規體系建設,逐步搭建起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治的“四梁八柱”。制定免稅購物失信懲戒若干規定,防控打擊“套代購”等走私行為;率先制定公平競爭條例,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創新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審查機制,完善私人救濟機制和消費者保護;制定反消費欺詐規定,重點對短斤缺兩、強買強賣等14種典型的消費欺詐行為分類分檔設定處罰,改善市場環境……
據悉,自《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頒布實施以來,海南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和批準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128件,其中緊貼自由貿易港建設急需制定了31件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有力有序。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p>
回首過往,是改革“試驗田”建設欣欣向榮的縮影,也是中國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展望未來,改革開放任重道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繼續堅持立法與改革開放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確保每一項改革舉措都在法治的軌道上穩步推進,讓重大戰略實施更有底氣,讓改革更有穿透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