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化與體育運動的結合是時代發展的訴求。本文采用觀察、文獻研究、邏輯分析等方法,通過分析當前全民健身過程中常用的數字化技術分析數字化技術應用于全民健身領域后對該領域產生的積極影響。研究發現:1.當前應用于體育的數字化技術主要包括大數據分析技術、VR技術、物聯網技術;2.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凸顯出全民健身的科學+時尚、便捷+高效、愉悅+社交的新特點;3.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將為涵蓋家庭體育、學校體育、社區體育在內的全民健身各個領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全民健身;特點;發展機遇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健康中國戰略下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家校體育的共生發展研究》,L21BTY008。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要廣泛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體育活動,不斷提升群眾體育參與度,加快體育強國建設。與此同時,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不斷凸顯,數字化已迅速滲透到社會各個發展領域。在體育領域,《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021-2025)》已經確切指出,“支持大力全面開展智能健身新途徑,線上賽事的舉辦等數字化新型運動”[1]。同期,國家發布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中又再次強調,推進科技在更多戶外健身運動情景的實際應用,并同時發掘研究智能駕駛、騎行等技術應用,打造運動智能線上與現實結合并行發展的運動新模式[2]。數字化技術在全民健身中的應用將賦予全民健身新的發展內涵。
二、數字化技術在全民健身中的應用
(一)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
大數據技術是指用于處理、存儲和分析海量數據的一系列技術和工具。它的核心目標是從龐大的數據集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用來參考進而支持決策的制定、業務的優化和趨勢預測、分析等應用。大數據技術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和分析等環節[3]。在體育健身活動中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預先識別出體育活動風險,做出科學的運動風險評估,從而給予相應的對策。對于初步接觸健身運動的人而言,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即可實現傷害預防與監測,同時,通過數字化分析可以得出身體各部分機能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性健身方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總之,大數據技術在體育行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VR技術的應用
VR技術(Virtual?Reality)即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通過計算機生成的仿真環境,給用戶提供沉浸式的感官體驗。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健身教學傳授模式,通過VR教學,學生更能沉浸體驗學習過程。由于VR技術的支持,健身運動者可以不必再親臨運動健身的現場,只需適合場地,佩戴VR設備就會對體育場所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即可沉浸體驗運動過程。同時通過VR技術的虛擬指導、建設虛擬的運動場景,可以實現安全地進行體育教學指導與體育活動[5]。因此VR技術支持的體育活動項目男女皆受益,數字化全民健身的渠道也得以。
(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是指借助信息傳感設備的服務,按照既定的協議規則,將所有物品和網絡相連,達到物與物之間能進行信息交互的效果,從而能達到智能識別信號、精準定位、實時監管等功能的實現[6]。通過物聯網技術信息交互的方式,運動健身群體可以收集自身運動的體征數據,進而完善和調整健身方案。例如:配有內置攝像頭的訓練專用頭盔能讓健身教練實時全面監測正在運動中的健身者的身體機能各項指標。另外,目前流行的智能手表、手環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實時心率監測、睡眠監測、溫度等各項指標的監測反饋,通過這些反饋,健身者可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及運動計劃。物聯網可以實現“線上線下”資源信息的有機結合,開發一個集體育信息識別、組織、整合、管理與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健身運動智慧平臺[7],進而為健身運動更好地服務,提升全民健身效果。
三、數字化技術應用凸顯全民健身的新特點
(一)科學+時尚
隨著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不斷深入,健身科學化將越來越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全民健身領域由于科學化的不足或缺失,導致的運動損傷問題日漸突出,或見諸報端,或出現在學術研究領域,或就時時發生于身邊。中國青年報題為《每天一萬步,健身還是傷身?》一文中提及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的朱敬先醫生說:“其實這種鍛煉方式并沒有經過科學實驗的驗證,并不適合大眾用來指導日常健身。”這一方面說明沒有科學化健身指導的“健身”,其實質是傷身;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健身過程要避免運動損傷必須科學化,健身的科學化是全民健身質量的保證。數字化健身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其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技術的過程中,結合健身鍛煉人員自身狀況以及自身想要達到的具體體育目標,因人而異地制定出更具個性化的運動方案。此外,隨著參與者的身體特征的變化,通過實時監測及時調整運動健身方案,使健身過程更加科學化。另外,數字化技術代表著社會的進步和創新,帶動著社會步入數字化互聯新時代,這是世界范疇內發展的時尚潮流。數字化技術與全民健身的融合,是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的風向標,引領著全民健身新的發展方向。
(二)便捷+高效
目前,全民健身事業的開展推行還存在許多阻礙問題,有主體能動性消極、健身技術受限、健身時間不充裕等問題,也存在客觀健身鍛煉場地設施條件不具備、天氣突發狀況變化等不可控因素導致無法進行健身的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們在休閑時的體育健身觀念和行為,進而阻礙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運動技術的缺乏是制約部分人健身參與的重要因素,數字化教學方式以其快速、精準、新穎的傳播途徑以及對時空的跨越與地域界線突破的優勢,高效地補償了傳統體育健身教學模式的部分缺陷,在現代數字化健身教學中得以應用[8]。因此,直播運動教學、錄播課等其他類型的新式教學方式,通過與數字化的互相交融,受到了熱愛運動健身的民眾一致好評[9]。數字化健身運動還可以弱化健身活動所需硬性條件的障礙,尤其是VR技術的運用為全民健身提供了便捷的條件,與此同時以其新穎的方式激發了部分健身者的健身熱情,開創了全民健身運動的全新體驗全新模式。
(三)愉悅+社交
數字化VR運動是電子游戲的拓展,其特點是在游戲里融入了運動的元素,極具娛樂性和互動性。參與VR運動者主要憑借其肢體的活動與特定VR設備互動,根據操作提示完成豐富多彩的體育健身技術動作,VR運動能給其使用者帶來鍛煉效果兼備游戲娛樂的多重體驗。從內容上看,數字化運動形式豐富,而且還配備各式各樣的娛樂健身的界面,另外還能隨時進行內容更新,進而讓健身者產生多樣化的運動體驗,解決了以往健身運動單一的問題;從形式上看,數字化運動不僅能進行個體健身鍛煉,而且還能在家人的陪同下共同運動,進而促進親密關系,也能跟遠隔千里的朋友們進行實時的遠程互動交流,這種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全民進行體育運動鍛煉的熱情,積極推進了健身運動事業的開展。[10]數字化健身運動兼具社交屬性,以別樣方式引領全民數字健身熱潮。很多地區利用運動App、線上公眾號等方式組織云挑戰、線上健身運動比賽、線上馬拉松比賽[9],“全民健身+互聯網”的線上比賽形式也收獲了群眾青睞,健身前的信息查詢與交流、健身中的屏幕互動、健身后的成果分享等,無不折射出社交的影子,社交媒介對健身的全過程滲透為青年拓展了新的社交渠道[11]。
四、數字化賦予全民健身新的發展機遇
(一)數字化帶動家庭體育的發展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是實施全民健身活動的基本單元。家庭體育是以家庭成員為活動對象,為了達到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家庭和睦與社會穩定發展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動。[12]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往往因忙于學習和工作,因而會經常忽視健身或進行家庭活動來促進感情。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可以給家庭體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一方面,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可以為家庭體育提供更多的運動技術支持,提高健身的科學化水平,豐富健身娛樂、親子互動活動內容;另一方面,以數字化形式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為家庭體育的實現提供了極大便利,全家人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還增強了彼此間的互動,青少年一代憑借年齡優勢和對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可以將數字化技術通過親子形式普及給年長者,通過數字技術搭建了兩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間的互動橋梁。研究表明,家庭中的體育鍛煉行為也存在代際傳遞效應,表現出子女與父母鍛煉行為趨于一致的現象。[13]家庭體育中長輩可以為子女樹立運動健身的榜樣,帶動青少年兒童積極參與健身活動,促進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二)數字化技術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青少年是實施全民健身活動的重點人群,學校體育的服務對象是青少年,因此學校體育是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重要領域。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及其衍生技術已然成了推動各領域工作方式變革的重要力量。在學校體育領域,VR技術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更多樣化的學習過程和更深刻的運動體驗,這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基于在線學習的模式,學生可以更自由地選擇自己愛好的項目進行學習,并自行合理安排時間。相關研究證實,在數字化體育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將乏味、單調、復雜的教學內容,通過虛擬現實互動、錄播課等方式進行展示,課后對每個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是現如今最受歡迎、教學效率最高的教學方式之一[5]。數字化技術為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機遇,在提高體育教師的管理效率和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體育課程中的關鍵點、重難點,提高了學習效率[14]。由此可見,數字化打破了傳統學校體育的發展時空,給當前學校體育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三)數字化技術推動社區體育的發展
社區體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形式。數字化技術可提供遠程在線比賽和線上健身指導,實時反饋運動評價等服務,僅僅需要配備智能運動設備就能解決運動場地不足、健身指導資源缺乏等健身問題,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健身指導和運動,因此可以為社區體育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完善,數字化技術將推動社區體育健身快速發展,例如:山東省德州的樂陵市為其部分社區裝配安置了“-dong在線”數字化健身器材,讓其居民可以不受天氣原因、運動場地的制約,在小塊場地上就可以體驗參與包括乒乓球、足球、籃球、健身操等40多種數字化智能運動項目。此外該市總共建立了全民健身智能數字化運動館63個,配置“-dong在線”數字化運動設備終端196套,普及涉及60個社區的2萬多名居民,掀起了當地居民的健身熱潮[15]。這種成功案例值得推廣,也真實驗證了數字化技術對社區體育發展的推動力量。在未來的社區體育活動中,數字化技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不斷推動我國的全民健身事業的健康發展。
五、結語
數字化技術在全民健身活動的應用是傳統健身方式上新的重大突破創新,是數字化時代的必然產物,代表著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方向,也必將改變著人們的傳統思維,要求人們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用新的視野去思考我國全民健身事業未來的發展道路。相信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也必然迎來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Z].國發〔2021〕(11號),2021-08-03.
[2]體育總局發展改革委等.《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的通知[Z].國發〔2021〕(11號),2022-10-25.
[3]大數據技術解析[OL].https://blog.csdn.net/VavzNvml/ article/details/133142670.
[4]楊林,崔性赫,惠嘯等.大數據技術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C].第七屆中國體能訓練科學大會論文集.2022:773-777.
[5]大數據在體育行業的應用.[OL].http://www.yl1001.com/ article/7671677916987596.htm.
[6]楊耿,蕭裕紅,黃惠怡等.VR在體育教學與活動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1(23):21-23.
[7]黃長清.智慧武漢[M].武漢:長江出版社,2012.
[8]朱蘭芳,陳曉峰.物聯網賦能智慧健身:價值、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2(08):58-64
[9]馬春澤,馮瑞.數字化賦能全民健身[N].山西日報,2023-04-18(010).
[10]陳志凌,孫娟,高穎博.我國數字化體育教學發展路徑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04):99-105.
[11]趙紅勛,劉秀娟.數字化語境下青年健身運動的社交媒介依賴分析[J].青年學報,2023(01):86-93
[12]楊文軒,陳琦主編.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第三版)
[13]楊坤,高天野.代際影響視角下家庭體育鍛煉行為的特征與機制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03):21-26
[14]李長峰,周冰.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28):77-80
[15]鄭東巖,趙光.不出門照樣運動健身,樂陵農村社區建起體感運動[EB/OL].[20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