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障學生的體育教學是一個特殊的教育過程,由于身體條件、智力、體力等的特殊性,智障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諸多安全問題,這也是體育老師無法逃避的一個重大問題。由于造成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原因比較復雜,本文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及結合對智障學生長期體育教學的實踐,對智障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原因進行整理分析,并提出預防策略,促進智障學生健康成長,同時,達到特殊學校安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
關鍵詞:智障學生;體育教學;安全事故;防范策略
一、引言
2016年教育部頒布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運動與保健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智障學生的體育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運動與保健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保護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開發潛能,促進功能康復和補償,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目標的一般性課程[1]。智障學生的體育教學是一個特殊的教育教學過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其教學對象是有智力障礙的學生。智障學生由于智力上的不足,導致他們在身體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容易造成在體育教學中稍有不慎,極易發生摔傷、擦傷、碰傷等運動損傷,有時還會發生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甚至危及學生生命。
近年來,隨著隨班就讀工作的大力推廣和實施,特殊學校智障學生程度越來越重,中重度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智障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也呈現發生概率高、事故類型多、原因復雜等特點。智障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僅會給學生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還會給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對體育運動的抗拒和恐懼,這不但影響到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還使體育老師的教學手段受到限制和約束,束縛了體育教學的進行,對智障學生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造成影響[2]。因此如何正確對待并處理體育課堂中的安全事故,如何通過預防來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從事智障學生體育教學的一線體育教師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智障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
(一)智障學生自身的原因
1.自身疾病
智障學生多數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如:癲癇、心臟病、哮喘等,但這些疾病的發生是不定時、沒有規律可言的,學生自身和體育老師都無法知曉或控制疾病的發生,很多學生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身疾病的情況,當身體出現不適時也無法及時告知老師。在體育教學中,一旦運動強度稍大,就很容易誘發疾病的復發,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身體機能缺陷
智障學生由于智力上的障礙導致他們在身體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認知水平低、語言理解能力差、反應遲鈍,注意力渙散,在體育課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明白體育教師的指令和要求,導致不按規則和要求進行學練,甚至時常錯誤的做出一些超出自身運動能力的行為[3],就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如:投擲壘球教學中反應速度太慢的學生無法按教師節奏進行投擲練習,腦癱學生跑步沖向終點時較難控制自身的速度和平衡導致摔倒等。
3.身體素質較差
在體育教學中智障學生不能根據自身身體素質的實際能力來進行動作的學練,很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如:腿部力量不足的學生進行短距離跑的沖刺階段就很容易發生摔傷或扭傷,手部力量不足的學生在進行舉握重物練習時就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重量來鍛煉,否則很容易出現重物脫手或握不住導致砸傷自己和旁邊的同學。
4.安全及自我保護意識缺乏
多數智障學生缺乏運動安全意識及有關運動安全避險的知識和方法,由于能力的限制不能主動對事物或事情進行安全評判,不會主動規避危險行為的發生。如:部分學生投籃入筐時不會有意識地躲避反彈回來的來球等。
5.情緒起伏較大
多數智障學生的情緒控制和管理能力較差且喜怒無常,上一分鐘還開心地在跟隨教師進行運動技術動作的學練,下一分鐘就可能大哭大叫,擾亂課堂秩序,破壞體育器材,甚至出現動手打鬧,自傷甚至傷害其他同學的行為且情緒平復能力較差。
(二)體育教師的原因
1.對智障學生個體的健康狀況了解不到位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了解智障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必須全面掌握他們個人的疾病史,特別要了解清楚是否患有癲癇、心臟病等不適合劇烈運動的疾病。智障學生的類型多,發病原因復雜,個體差異大,認真對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做好相應調查,做到對每個智障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一清二楚,特別是對于有特殊疾病史的學生。同時,也要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特別是劇烈運動對患病學生健康的危害性,避免運動負荷超出智障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增強智障學生的安全保護意識,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2.體育課常規教育松懈
有些體育教師認為智障學生受身體條件的種種限制,體育課運動強度一般較小,在課前不進行準備活動或者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就直接進行跑、跳、投等技術動作的教學和練習,導致在教學中小事故不斷。對于一些有潛在危險的活動項目,在上課時若不能及時給予智障學生必要的保護與幫助,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發生。
3.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強
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過硬,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動作示范不準確,組織教學不謹慎,難易銜接不恰當等也會造成的教學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投擲課組織混亂,有器材砸傷學生;迎面接力時老師沒有強調如何進行交接棒,極易發生學生碰撞等。
4.沒有掌握智障學生常見疾病和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對于智障學生易發的癲癇、心臟病、哮喘等常見疾病的處理,體育教育應定期進行相關疾病應對方法的培訓,以便在疾病發生之時對學生進行及時處理。同時,體育教師還應掌握必要的常見的一些救護方法,當學生受到輕微摔傷、碰傷時,要懂得消毒、包扎的方法;當學生發生骨折、暈倒、出血時,體育教師要掌握止血固定、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等救護技術;遇到重大傷害事故時要臨危不亂,立即撥打校醫和急救電話,并及時通知學校領導和家長,做好智障學生的救助工作,這樣才能在遇到問題時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或治療,減少和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4]。
(三)環境的原因
1.場地因素
體育課一般都在戶外進行,這就需要特定的運動場所,且課前需檢查運動場所是否平整、干凈、衛生、無雜物,如:在短距離跑教學時需檢查跑道上是否有影響學生跑步的其他物品存在,是否會對跑步訓練的進行造成不便,杜絕由于場地原因導致的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基礎硬件設施上保證智障學生進行運動時的安全。
2.天氣因素
教師應根據天氣、氣候情況及時調整體育課場地和教學內容,雨雪天不適合在戶外進行體育課,可把場地及時轉移到室內,濕滑的地面對于智障學生來說滑倒、摔跤的發生頻率較高,特別是對于行動不便的腦癱學生來說行走都有摔倒的危險,更不用說運動了。如果太陽太大也要及時注意轉移到陰涼地方,防止學生曬傷和中暑的發生。
3.運動器材因素
課前教師應對所需的運動器材進行安全性和牢固性的檢查,同時還應注意器材布置的合理性,要適合所教智障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如:雙腳跳過障礙物時若障礙物的設置太難,超過智障學生的能力,就極容易導致學生摔跤,一定要根據學生能力水平,設置不同高度的障礙去匹配相應能力學生。目前智力障礙學生體育課堂中所使用的運動器材都是一般通用性的體育器材,部分器材其實并不是很適宜智障學生使用,使用時存在諸多不安全性,缺少適合智力障礙學生使用的專用器材,建議體育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制或改良教學器材,加大專用器材的開發。課前還需檢查學生的著裝是否有利于跑、跳、投等動作的練習。禁止學生穿拖鞋、皮鞋、裙子上體育課,不準把鋒利尖銳物品、首飾等帶入體育課堂。
4.周邊環境
在平常的教學中發現對于智障學生來說,嘈雜吵鬧的環境易引起學生焦躁不安,情緒失控等狀況的發生,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運動極容易發生安全事故[5],如:在場地附近如果有持續電鉆聲時,學生往往極容易發脾氣導致出現哭喊、大叫,甚至產生攻擊性行為。
三、智障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防范策略
(一)落實學校體育安全工作責任制
科學規范的安全工作責任制是有效管理安全工作的基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為避免造成管理與監督不到位,引發許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體育課安全管理條例》,使責任具體化、制度科學化、內容規范化,每位體育教師都應按照條例嚴格執行,同時,學校對體育安全的管理工作要落實到人,定時、定期檢查安全狀況,使各項安全制度、措施落到實處,從理論與規則上保障智障學生的安全。
(二)認真備課,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符合智障學生的能力水平
智障學生體育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不能照搬普校體育教材的內容,也不能所有學生都按照一個標準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授。為避免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生,體育老師的課前準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智障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低于普校正常學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針對每一位程度、能力、認知都不一樣的學生進行詳細的具體的授課內容的準備,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要考慮學生是否可操作?是否安全?完成度如何?教學目標是否能達成等一系列因素,一切脫離學生實際情況和能力的教學內容都不應該放進課堂。在備課中,還要充分設想智障學生在每一個運動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對一些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地方,要預先設計好解決辦法。同時,對于智障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體育老師還應根據學生的程度和能力做適當的簡化或難度調整,盡量適合智障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分層教學,讓不同程度智障學生學有所獲
一個智力障礙班級的學生按智力障礙程度一般可分為輕度、中度、(極)重度,不同程度學生可圍繞一個教學主題進行分層教學,每個層次學生的要求和目標各不相同,這樣才能避免在教學中讓學生去完成超出他能力范圍的任務而導致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如:在雙腳連續跳的學習過程中,對于輕度學生怎樣教授和講解,才能達到學會連續跳的目標,對中度學生怎樣分解動作要領讓其明白如何簡化甚至降低難度去習得這一動作技能的學習,對重度學生或者行動不便的腦癱學生如何在教學中輔助他們參與到動作的學習中,使其也能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并學有所獲,這是體育教師必須考慮的,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詳細的分層安排。
(四)學會如何應對體育課中智障學生出現的異常行為問題
在智障學生的體育課教學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學生疾病的突然發作,見到喜歡的人和物異常激動興奮,聽到嘈雜聲發脾氣或情緒失控,見到不喜歡的人或物產生攻擊性行為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智障學生的異常行為,很多智障學生是沒有言語的,不會表達或者表達不清楚,這就導致根本無法從他們的語言獲取相關信息,只能靠體育老師留心觀察,所以在體育課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師都應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以便及時做出相應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6]。
(五)建立健全智障學生健康資料檔案
學校要定期組織智障學生進行體檢,對體檢中出現的情況做好記錄,每學期期末對智障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習情況進行測試和評估,以體檢結果和運動評估(測試)報告的形式作為智障學生建立健康檔案的資料來源,從而為體育老師甚至其他各學科老師了解其身體健康狀況和運動能力創造條件和依據,也為以后新接手的體育教師提供重要的信息來源,有效避免每學年新接手體育教師對智障學生健康及運動信息了解的空白。
四、結語
總之,智障學生的體育教學要始終把智障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對智障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傷害事故的發生雖在所難免,但只要體育教師了解和明晰智障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產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起來,采用正確、合理、科學的方法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不同程度的智障學生提供最合適的體育教學,就能更好地促進特殊學校智障學生體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瑾,黃建中.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運動與保健課程標準解讀[J].現代特殊教育,2018,7:13—16.
[2]張仙萍,余建軍.體育課堂教學安全事故產生的因素以及解決對策的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5,5(7):134—135.
[3]楊勇,楊波.培智學校體育課突發事件應對[J].現代特殊教育,2013,3:47—49.
[4]王斐.如何有效預防體育教學中意外事故的發生[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4.
[5]佟小玲.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及相關防范措施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3,8,155—157.
[6]李應紅.談特殊學校體育教學中智障學生安全事故的預防[J].科技信息,2009,31:197.
[7]孫金龍.小學體育課傷害事故的預防[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9):111—113.
[8]陳楚偉.探析中小學校體育安全問題[J].當代體育科技,2014,4(5):83—85.
[9]王之春,李濤.中輕度智力障礙學生體育運動特征及干預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6,12(22):164—168.
[10]許云豐.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對策探究[J].時代教育,2015,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