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高職院校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半p師型”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技能,以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在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領域,教師不僅需要了解烹飪技術,還需要具備營養學、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培養一支既懂理論又精于實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顯得尤為重要?!盎洸藥煾怠贝髱煿ぷ魇易鳛閺V東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平臺,為培養烹飪專業“雙師型”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礎。以“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為研究載體,探索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路徑,以期為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借鑒。
相對于其他職業教育專業,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要求教師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因此,“雙師””教師培養在烹飪專業中顯得尤為重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作為一個典型的平臺,可以作為推廣和實施“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的理想場所。在推廣“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時,要深入分析當前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現狀并基于“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經驗,提出具體的培養路徑和方法,完善教師培養機制,為職業院校現代化教育師資培養提供可行的參考依據。
1.高職學校烹飪專業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性
“雙師型”教師不僅是傳授專業知識的教師,更是具備實踐能力和行業背景的專業人士,如工程師、烹調師、面點師、會計師等。這種復合型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職業教育體驗。烹飪專業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實踐技能的領域,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踐環節的重要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應對復雜的烹飪環境和多變的市場需求。因此,培養具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顯得尤為重要。
1.1 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是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
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烹飪專業尤為依賴實踐技能的掌握。在這一背景下,“雙師型”教師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效結合。通過案例教學、情境模擬等多種方式,“雙師型”教師能夠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掌握烹飪技巧。例如在講授某種烹飪技藝時,教師首先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通過現場演示,讓學生觀察每一個操作步驟。
1.2 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就業競爭力,促進烹飪行業的人才培養和發展
在現代職業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就業競爭力是關鍵目標,尤其在烹飪行業中更為顯著。第一,優質的學習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通過引入實踐導向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烹飪技能、菜肴創新和團隊合作等方面獲得實操經驗,從而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第二,學校應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技能需求,確保課程內容與市場接軌。
1.3 “雙師型”教師在職業素養和道德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職業教育的核心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在烹飪專業的教學中,“雙師型”教師能夠通過分享自身的工作經歷,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行業規范、職業要求及社會期望。這種經驗的傳授,不僅能使學生學習到具體的烹飪技能,還能使學生意識到作為一名從業者所需具備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比如,教師可以講述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如何應對客戶需求以及如何在團隊中合作,這些都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1.4 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培養能夠與行業接軌的教師隊伍
隨著職業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這一背景下,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與引進顯得尤為重要?!半p師型”教師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使得他們能夠將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實踐技能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這種方式,學校能夠顯著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培養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從而提高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此外,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在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和教學研究方面也能作出寶貴的貢獻。他們能夠將實際案例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這種實踐導向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使其在就業市場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1.5 對保護和傳承烹飪文化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推動國內外烹飪技藝的交流與發展
烹飪文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半p師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半p師型”教師可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指導,將地方特色菜肴和傳統烹飪方法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幫助他們理解每道菜背后的歷史和文化意義。這種傳承不僅使學生對烹飪產生更深的熱愛,也讓他們認識到傳統技藝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此外,“雙師型”教師在課程設計中能夠將現代烹飪技術與傳統技藝相結合,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與探索。
2.“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優勢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是廣東省政府為推動粵菜文化傳承和職業教育改革而設立的平臺,旨在通過大師引領、工作室主導的模式,促進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提升。通過“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學??梢耘c行業內頂級大師合作,為教師隊伍提供豐富的實踐資源和學習機會。
2.1 大師引領,提升實踐技能
“大師引領”是“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方式?!盎洸藥煾怠贝髱煿ぷ魇覅R集了多位在粵菜領域技藝精湛、經驗豐富的烹飪大師,這些大師不僅在烹飪技藝方面有獨到的造詣,還在餐飲管理和創新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參與大師工作室的學習和交流,教師能夠直接向行業頂尖人才學習,彌補自身在實踐技能方面的不足。例如教師在大師的指導下觀摩復雜菜肴的制作過程,學習創新菜品的設計思路,以及如何在實際操作中控制火候、調味等關鍵步驟。大師手把手教學和經驗傳授,能夠讓教師在短時間內掌握復雜的操作技巧和烹飪工藝。同時,大師在餐飲管理和創新方面的經驗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視角,使其在教學中能夠融入行業前沿的管理理念和創新思維,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實踐指導能力。
2.2 校企合作,共享資源
校企合作是“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提升“雙師型”教師實戰能力的重要渠道。工作室通過與多家餐飲企業和行業協會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實地學習機會。教師借助大師工作室的平臺進入餐飲企業進行實踐,實地觀察和參與企業的日常運營,學習先進的餐飲技術和管理模式。依托企業提供的真實工作環境,教師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設備、創新菜品研發流程以及現代化的廚房管理系統,這些都是教師在傳統課堂和校內實訓基地中難以獲得的體驗。
2.3 實操培訓,促進技能認證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注重實操培訓,為“雙師型”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動手練習機會。工作室定期舉辦技能培訓和大師課,內容涵蓋傳統粵菜技藝、新興烹飪技術、創新菜品設計等多個方面,幫助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技能。通過這些培訓,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磨練技巧,鞏固所學知識,并將這些技能運用于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具實用性的指導。
2.4 雙向交流,增強創新能力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雙向交流機制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這種交流不僅僅是單向的學習,還實現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互通有無。教師在向企業學習實操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將學校的教學理念、科研成果帶入企業,實現產教融合。
3.基于“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的“雙師型”教師培養路徑
在高職院校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的“雙師型”教師培養過程中,“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作為校企協同的平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構建多元化的培養模式,工作室為“雙師型”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導。
3.1 構建校企協同的培養模式
“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以校企協同為核心,通過搭建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橋梁,構建起了一個高效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工作室與多家餐飲企業和行業協會合作,建立了定期的交流機制,邀請行業內的烹飪大師和企業專家到校授課,分享最新的行業動態、技術趨勢和管理經驗。同時,學校定期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讓教師在真實的行業環境中鍛煉自己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這樣的校企協同模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使教師能夠將企業中的實戰經驗帶入課堂,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還增強了他們對行業需求的理解,能夠助力學校培養出更具實戰能力的“雙師型”教師。
3.2 設立大師工作室實訓項目
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大師工作室設立了多樣化的實訓項目。這些項目緊扣教師的實際需求和能力提升方向。例如參與餐飲企業的新菜研發、營養配餐設計等,教師可以在項目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通過參與實際的研發和設計工作,教師能夠掌握新技術的應用,并學習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此外,工作室還設立了專項課題研究,鼓勵教師在項目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這些實訓項目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素材,也為他們的個人發展提供了實踐平臺,使教師能夠不斷創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3.3 優化培訓與認證機制
大師工作室在“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中注重優化培訓機制,通過設置分層次、分階段的培訓計劃,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對于初級教師,培訓側重于基礎技能和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對于經驗豐富的教師,則更注重前沿技術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時,工作室強化了實操培訓的比重,確保教師在培訓中能夠真正掌握核心技能。此外,工作室與職業技能認證機構合作,為教師提供技能認證的機會,并給予政策支持和激勵,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技能認證,提高職業競爭力。這樣的優化培訓與認證機制,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強有力的支持,推動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提升。
3.4 加強導師制與學徒制結合
在大師工作室的運行中,導師制與學徒制的結合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開辟了新的途徑。以烹飪大師為導師,教師作為學徒進行一對一的技能傳授和實戰指導,這種培養方式確保了技能傳承的深度和廣度。在學徒制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能夠深入學習大師的技藝和經驗,快速提升自身的實操能力和教學水平。同時,工作室將學徒制的成果作為教師考核和評價的重要依據,通過對學徒表現的評估,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這種導師與學徒緊密結合的培養模式,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實踐技能,還為其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方向。
3.5 建立動態反饋機制
為確保培養效果的持續強化,大師工作室建立了教師與大師、企業之間的動態反饋機制。通過定期評估培養效果,及時收集教師在培養過程中的反饋意見,工作室能夠迅速調整培養方案,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得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指導和支持。此外,工作室通過開展教師技能競賽、教學展示等活動,檢驗“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成果,并以此為契機促進教師不斷進步。這種動態反饋機制不僅保證了培養方案的有效性,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和相互學習的平臺,進一步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6 多元化發展,拓寬職業路徑
大師工作室通過提供多樣化的發展路徑,鼓勵教師進行多元化發展,如參與餐飲創業、跨界合作等,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工作室為教師提供的不僅是教學和技能的培養平臺,更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起點,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開拓更廣闊的職業路徑。
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核心目標,而這一任務的實現依賴于高水平、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雙師型”教師,不僅是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高職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通過構建校企協同的培養模式、設立實訓項目、優化培訓與認證機制、加強導師制與學徒制結合、建立動態反饋機制和提供多元化職業路徑等措施,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提供了全面支持。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實戰能力和創新思維,也增強了他們的職業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大師工作室的成功經驗為其他高職院校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未來,應繼續深化校企合作,優化培養機制,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基金項目
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項目(ZLGC202303);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課程思政示范團隊項目(KCSZ202310);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ZLGC202322);2021年度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引領專業發展的路徑研究(2021YZJG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