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以“兩個結合”為指導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兩個結合”不僅充分體現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自信、守正創新和開放包容中,而且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準備了思想前提,夯實了歷史根基,提供了方法指導,明確了方向和目標任務。
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兩個結合”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實踐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堅持“兩個結合”,特別是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第二個結合”,對于持續豐富并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兩個結合”的提出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提出及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邏輯,是探究其對后者形成重大意義的前提。從“兩個結合”中可尋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臨問題的科學回答。
(一)“第一個結合”的探索
近代中國因落后被西方列強侵略,數次陷入亡國滅種險境。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后,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找到“救國”出路,創建中國共產黨。但如何結合國情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難題。毛澤東最早意識到要結合中國實際,到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第一個結合”才有基礎。延安時期,毛澤東撰寫《實踐論》《矛盾論》,論述“第一個結合”的歷史必然性。1938年,他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第一個結合”正式提出。1945年,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成為“第一個結合”的光輝典范。
(二)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的飛躍
自“第一個結合”提出,其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中已顯現“第二個結合”的雛形。毛澤東在革命戰爭時期重視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其話語表達具民族特色,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提出“第二次結合”的新問題,即如何進一步結合中國實際。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正確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小康社會”發展目標,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寶貴財富,“第一個結合”的深入推動了“第二個結合”的發展,二者相互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兩個結合”的科學論斷,并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明其內涵和實踐意義,賦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生機活力。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內涵邏輯
2023年10月,全國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的理論總結,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拓展。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有其內在邏輯: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歷史根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人民至上,具有價值導向;闡釋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實現民族復興和建設文化強國的實踐中形成;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指引,遵循辯證唯物論。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守正與創新,守“四項基本原則”和文化主體性,同時引領時代;認為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契合,從契合到結合;倡導包容與互鑒,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具有全球視野。
二“、兩個結合”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體現
(一)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自信中體現
堅定“四個自信”的核心是堅定文化自信,它是國家、民族發展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文化建設,強調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貢獻。他提出“兩個結合”論斷,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找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文化自信的底氣。堅定文化自信需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結合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鞏固文化主體性。這包括把握文化主動、增強文化自覺、鞏固文化認同,而“兩個結合”正是實現這些的關鍵,體現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了精神上的獨立自主。
(二)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守正創新中體現
“兩個結合”蘊含守正創新精神,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是守正創新的過程。第一個結合堅守并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第二個結合則堅守并創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傳統。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堅守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基礎上,開拓創新,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它深刻體現守正創新,堅持文化理論、方向和傳統,同時敏銳把握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守正”與“創新”相輔相成,推動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賦予文化創新寬廣空間,實現方法上的自力更生。
(三)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開放包容中體現
“兩個結合”蘊含開放包容精神。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均具寬廣視野,前者著眼全人類解放,后者向往“天下大同”。在推動“兩個結合”中,開放包容理念讓兩者相互融合。習近平指出,自信文明會包容、借鑒不同文明。當前,文化交融成趨勢,習近平文化思想秉持開放包容,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這體現在:科學把握人類文明大勢,推動世界文明交流對話,塑造新形態,為世界文明進步作貢獻;尊重和深化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共同進步;基于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闡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豐富和發展理論,推動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兩個結合”中的開放包容精神,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實現思想開疆拓土。
三、“兩個結合”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大意義
“兩個結合”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意義重大。
(一)“兩個結合”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準備了思想前提
中國共產黨重視思想解放,推動事業發展。“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是新的思想解放,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提供思想前提。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兩個結合”為根本方法,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新文化使命認識,煥發出思想解放的偉力。
(二)“兩個結合”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夯實了歷史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文化根基,“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賦予中華文化主體性更大凝聚力與引領力,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夯實歷史根基,也是其發展的內在動力。文化主體性是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的基礎,堅守“魂脈”和“根脈”是文化發展創新的前提。“兩個結合”統一兩者,形成有機統一的習近平文化思想。
(三)“兩個結合”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方法指導
“兩個結合”提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即將其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激活其時代偉力。這種結合要求挖掘傳統文化精華,融合創新,適應新時代要求。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于“兩個結合”的啟迪,強調賡續文脈,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準確把握文化傳承規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豐富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
(四)“兩個結合”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明確了方向和目標任務
走自己的路是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結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兩個結合”為指引,堅持走自己的文化道路,使馬克思主義更具中國特色,明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方向和目標任務。習近平文化思想體現了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其目標任務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代中國需不斷推進“兩個結合”,豐富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