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肩負著重大歷史使命,必須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團結奮斗的重要作用,將政治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客觀認識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科學謀劃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并運用“互聯網+”推動其系統性重塑、整體性提升,實現精準化、程序化、專業化,成為構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客觀需要。
國有企業3P思政工作模式的基本構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針對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要堅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主動擁抱“互聯網+”,創新工作機制、載體和內容,推動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化,使之更具親和力、感召力、凝聚力。
(一)“互聯網+”3P工作模式的內涵。“互聯網+”3P工作模式是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實施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化(Precise)”“程序化(Procedural)”和“專業化(Professional)”的一種工作模式。通過構建“1+3+5”即“一條主軸、三大基石、五項功能”模型,借助數據挖掘算法和機器學習模型,緊緊圍繞賦能國企思想政治工作這個主題,在員工需求側深度挖掘、精準對接,在服務供給側多元優化、快速響應,在工作機制上深度下沉,閉環管理、持續改進。
(二)“互聯網+”3P工作模式的架構。1.圍繞“一條主軸”,明確思政前行方向。以“互聯網+職工思政深度融合”為主軸,利用數據挖掘算法和機器學習模型為職工畫像,精準把握個人思想動態。運用數據挖掘算法中的關聯規則,找出職工學習不同思政主題的關聯性,為個性化教育提供依據。通過機器學習多分類算法劃分職工思想狀態類別,聚類分析職工思想傾向,制定針對性策略。運用回歸算法計算思想變化程度,評估教育效果。通過無監督學習算法發現潛在思想模式和趨勢,做出應對計劃。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思政資料和動態,用短視頻平臺制作有趣短視頻傳播知識,提高實效性和參與度。
2.夯實“三大基石”,筑牢思政工作根基。一是技術基石。持續優化企業網站思想政治工作界面設計,提升用戶交互體驗。運用“響應式”布局技術,提高網站自適應不同終端設備能力,增強思政學習內容的可及性。引入云計算和分布式存儲技術,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二是資源基石。深入挖掘黨的創新理論資源,通過視頻、音頻、圖文等多樣化形式,滿足員工個性化學習需求。密切關注行業政策法規、發展趨勢等信息,融入思政教育內容。運用知識圖譜技術,對各類資源進行系統化管理和關聯分析,向職工智能化、精準化推送。三是人才基石。培養一支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功底、具體互聯網思維、精通互聯網應用的復合型思政人才隊伍。全方位培養隊伍的思政能力、技術能力,提升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思政工作的能力。
3.錨定“五大功能”,構建思政工作體系。一是智慧學習功能。通過運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智慧型思政課堂,將抽象的思政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場景和互動體驗,讓職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學習和探索,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度。通過設置熱門話題討論區,開展互動式在線研討,引導職工發表觀點,思想政治專職工作者適時進行點評。引入智能學習助手,根據職工的學習進度和掌握程度,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復習計劃,幫助職工提高學習效率。二是主題引領功能。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線上主題活動,實現思政工作的定制化、多樣化。例如,開展“互聯網時代的紅色基因傳承”知識競賽,通過在線答題的方式,激發職工學習紅色文化的熱情。舉辦“我為企業發展獻一策”征文活動,鼓勵職工結合思政學習成果,為企業的發展提出創新性的建議和思路,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組織“最美思政學習之星”評選活動,根據職工的學習時長、參與活動情況、學習成果等指標,評選出一批表現優秀的職工進行表彰和宣傳。三是榜樣示范功能。在平臺上展示先進人物事跡,通過視頻訪談、事跡報道等形式,深入展示榜樣人物的成長歷程、工作經驗和思想感悟,讓職工更加直觀地感受榜樣的力量。運用社交網絡分析技術,挖掘榜樣人物在企業內部的影響力輻射網絡,分析他們的行為和言論對其他職工的影響路徑和程度。設置榜樣人物互動專區,暢通與員工交流溝通的渠道,進一步拉近榜樣與職工的距離,激發職工向榜樣學習的動力。四是互動交流功能。開辟交流社區,為員工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主題論壇。開展直播互動,邀請專家學者、企業領導、先進人物等進行在線講座和訪談,職工通過彈幕提問、點贊等方式與嘉賓進行互動交流。運用輿情監測技術,實時掌握交流社區的輿論動態,及時發現處理不良信息和錯誤言論,引導積極健康的交流氛圍。五是評估反饋功能。建立科學完善的思政教育評估體系,對職工在學習平臺上學習時長、課程點擊次數、參與活動情況、考試成績等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學習效果和參與度。收集職工的反饋意見,通過在線問卷調查、意見箱等方式,定期進行滾動調查,了解職工對思政教育內容、活動形式、平臺功能等方面的滿意度和改進建議。
國有企業3P思政工作模式的效果展望
(一)網絡統籌,牽引思政工作體系化。通過“互聯網+”賦能的國有企業3P思政工作模式,可以實現國有企業思政工作的全要素融入,實現體制機制、主體客體、供給需求等共同入網,打通總部與分部(子公司)、線上與線下的鏈路;可以實現國有企業思政工作的全媒體融合,豐富思政工作內容,拓展思政工作場景,提高思政工作的觸達率。總之,通過“互聯網+”整合思政工作,將促進其工作體系更加完備、效能進一步放大。
(二)數據鏈接,賦能思政工作精準化。大數據搭建起了國有企業與一線職工實時對話的“連心橋”,為深入了解員工的特點和需求提供了解決方案。在數據驅動思政工作的模式下,精準收集匯總、精準分析研判、精準疏導處置、精準追蹤落實和精準考核評價,將成為思政工作的常態。思政工作由工作向生活、由群體向個體、由單元向多元延伸,精準性、有效性將必然提升。
(三)整體提升,推動思政工作專業化。在打造“互聯網+”賦能的國有企業3P思政工作模式過程中,將牽引形成一批既具備扎實思政理論素質、又掌握互聯網運用的人才隊伍;將基于對員工思政工作需求的精準研判,有針對性地完善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心理健康等,形成專業化的工作內容;將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完善思政工作的精準定位、科學研判、快速響應、評估反饋、改進提升等一系列工作機制,打造專業化的工作方法。
(作者單位:武漢市武昌區煙草專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