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Homo Faber展覽將在威尼斯的喬治·西尼基金會(Giorgio Cini Foundation)盛大舉行。本次展覽以“生命之程”(The Journey of Life)為主題,致敬精湛工藝之美。江詩丹頓特邀盧浮宮家具制造工坊共同參展,禮贊修復藝術的雋永魅力,并藉此契機展現雙方工藝大師的精妙技藝。

江詩丹頓對修復藝術始終懷有深切敬意。品牌致力于打造經久不衰的時計作品,并承諾為自1755年創立以來制作的每一枚時計提供維護服務。無論是簡單的一次性檢修,亦或是將精密零件修復如初的全面整修,制表師均將直接影響時計的使用壽命。品牌致力于確保包括古董表款在內的時計作品均能世代相傳,保證將其經修復后,時計可恢復至與初始一致的狀態。因此,江詩丹頓擁有大量原裝零件庫存。如有缺失,修復工坊的制表師可根據品牌歷史傳承部門悉心保存的檔案資料,在古董機器上重新制作。檔案中涵蓋每一款時計的歷史技術資料,如設計稿、圖紙、使用說明等。


修復工藝在江詩丹頓工坊內已歷經近300年薪火傳承。如今,在即將舉行的當代藝術手工藝盛會Homo Faber展覽期間,修復藝術也將盡展其矚目魅力。本屆展會將在威尼斯圣喬治·馬焦雷島的喬治·西尼基金會(Cini Foundation)盛大啟幕,江詩丹頓將與盧浮宮藝術工坊攜手參展。雙方自2019年起締結正式合作伙伴關系。盧浮宮藝術工作坊致力于以最佳狀態呈現和保存館藏藝術臻作。每一間工坊均各具特色,彰顯出不同技藝的雋永魅力,其中部分精妙技藝可追溯至19世紀。展覽期間,盧浮宮家具制造工坊的修復大師們將于現場呈現一件古董展示柜的修復過程。此件桃花心木裝面橡木展示柜,由法國著名家具大師雅各布-德馬特(Jacob-Desmalter)創作于1822年,其上裝有鍍金銅質嵌花圖案。這一作品與同組另外三件展示柜采用相同設計,用于陳列法國皇室的寶石珍藏以及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的私人藏品,置于盧浮宮的珠寶廳中。與此同時,江詩丹頓的制表大師則展示了古董時計的修復工序?,F場陳列了多款江詩丹頓品牌典藏時計臻作,包括1985年的Lady Kalla珠寶腕表和1908年的吊墜表各一枚,以及兩枚歷史經典名作American美國1921腕表和一枚忠實再現其原作設計的2021年孤品時計,采用古董工具和傳統制表技藝打造而成。這一復雜的經典復刻項目,充分彰顯了江詩丹頓致力延續品牌制表積淀和傳統技藝的堅定承諾。